新闻中心

推进卓越进程争做三冠大学――党委中心组热情学习讨论楼阳生常委讲话

发布时间:2010-06-13浏览次数:1文章来源:三亚学院


会议现场  推进卓越发展,争做“三冠大学”是本次会议主题陆丹院长在会上展望学院未来十年发展财经、管理、外语、人文分院长发言理工、艺术、法学、旅业、公共基础分院院长发言      背景导读:6月8日,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省教育工委书记楼阳生视察三亚学院,楼阳生常委在参观了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观看了三亚学院学生自己创作的作品展览,并听取了学院党委书记、执行院长陆丹教授的介绍之后,对三亚学院的发展速度、规模、质量、特色给予高度肯定,对三亚学院现有的发展思路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很有信心。他希望三亚学院办成教育理念之冠、体制文化创新之冠以及实用性人才培养之冠的“三冠大学”。   6月10日,学院党委中心组在学院417会议室召开会议,传达楼阳生常委视察三亚学院的讲话和精神,学习《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三个纲要,热情讨论学院十年卓越发展规划。院党委成员、各分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各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进一步开拓国际化视野,走国际化道路办学”   会议上,学院党委书记、执行院长陆丹教授首先从全球视觉及国际目前的经济形势学习理解了中央“三个纲要”的文件精神,他说,“全球化给我们带来了知识、资金、信息管理的强大信息流,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成功的模本学习,但是西方的文化也随着这些强大的信息流渗透进来。因此,作为后发区域的大学,我们既要吸收西方先进的地方,也要把握好自己的方向,把握好自己的定位;第二,现在经济增长点转移到了东亚,但是经济创新以及高端的金融人才还在华尔街,还在西方,因此,我们必不可少要学习西方的经验和管理方式,而这些归根结底是教育要走国际化道路,办学应走国际化道路。” “做一个好学生、聪明的学生、勤奋的学生、智慧的学生”  结合楼阳生常委提出的“三冠大学”大学的要求,陆丹院长总结了办好大学的八个要素。一是要历史,二是要好的地理位置,三是要有好的投入机制和力度,四是好的理念和管理,五是学术以及影响力,六是教学质量,七是校园环境,八是有成长性和竞争力。这八大要素中,在历史和地理位置这两个要素上需要辩证地看待。   在传统的观念上,一个大学没有百年历史不能说是好大学,英美的许多名校都有着深厚的历史。但陆丹院长认为,“现在是知识全球化的时代,好的大学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成功的样本,因此,只要我们做一个好的学生,聪明的学生,勤奋的学生,智慧的学生,就可以走很多捷径。人家花几百年探索的经验,也许可以被我们几十年消化。”   对于地理位置,陆丹院长说,“过去许多好大学理所当然的都是在交通要冲上,交通要冲所拥有的信息流、高端人才流、资金流对办大学可以提供有力的支持。三亚学院虽然不在交通的要冲,但其身为国际旅游城市的特点,则具有成为信息要冲的强劲发展潜力。度假经济背后的会展经济有可能成为未来三亚发展的一个增长点。这将会成为三亚学院发展的有力智力支持。”   接下来,陆丹院长分别对学院的投入机制,校园建设和成长性做了规划。他说,在投入机制上,三亚学院要不断推进学术的发展;在校园建设上,三亚学院的办公学习场所要不断的人性化;在成长性上,三亚学院要成为创新型大学,始终保持理念,机制和适用性人才培养的创新。  “创新教育理念,让三亚学院走在前列”  三亚学院在五年的办学历程中,不断摸索,大胆尝试,确定了一系列创新的理念,学院在这一系列大胆创新理念的指导下阔步向前。   首先,三亚学院从建院伊始就将“让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定为学院使命,精准而坚定地确定了三亚学院育人为本的办学定位。当许多高校还沉迷在过去的体系评估之中不能自拔,荒废了育人为本的基本定位,疏远了学生的时候,三亚学院就已经将办学使命和工作的重心、兴奋点扎扎实实地放在育人上。这一准确的定位,使学院连续三年的一次就业率均保持在97%以上。   其次,创新张力管理理念,根据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条件,不同阶段所面临的任务和可行性确定工作重心。过去五年里,三亚学院不仅善于听取来自政府、企业以及业内专家的声音,同时也关注学生本身的思考,准确制定了三亚学院每一个阶段的目标,从而取得了实践的成功。   三是创新战略管理上的轴性思考。在这个思考中,作为行政的发动机和育人、科研、社会服务的“三个轮子”的协作运行学院一直把握的比较好。目前,在大学的相关文件、学术论文里还没有看到“轴性设计”这样的表述,这又是学院的一个超前点。   四是德育为先的理念。这一概念直到今年才清楚地出现在国家教育和发展纲要里,而我们早在四五年前就提出了健康人格的理念,并且在很多方面取得了成就。现在,我院的很多学生都具备阳光气质,就业过程中很多用人单位也都高度肯定阳光学子的直率、勇敢和坦诚。“阳光大学、阳光学子”概念的明确提出是学院在教育理念创新走在前列的又一次体现。   五是在学生培养上的创新理念。建立了学生培养的三大通道:一是对于面广量大、基础相当的学生,学院按照有效实用性高级人才方向进行培养;二是对于学习具有发散思维特征与特别专注执着于“知识性”的学生,专门开设三亚学院人才基地班,瞄准高学位、创新型方向进行专项培养;三是对于特别具有创意潜质和创业素养的学生,筹划千万元创业基金建设大学生创业基地特才特培。     六是人事工作的创新理念。包括相马和赛马的人才理念;合适人才的理念;重用人才的理念;团队人才理念;激励为主的全员进步同时骨干支撑理念和职业化事业价值定位。陆丹院长说,“过去五年,在这六个理念的指导下,三亚学院的全体员工积极努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实践证明,这六个理念的创新是正确的,但是在未来这依然要不断优化和创新。” “十年卓越发展 建设三冠大学”  三亚学院的快速发展,不仅是因为有创新的理念支持,还因为有明确的目标指引。陆丹院长在会上提出了三亚学院在未来十年的“卓越进程”中的发展目标并进行分析。   其一,在全国所有跟民办相关的1000多所的学校中,包括独立学院在内,三亚学院要排名全国前茅。其二,在全国的教学研究型学校中三亚学院要冲进前100名,要办成高水平、有特色的大学,在理念、制度、文化、人才培养上领先。其三是实现楼阳生常委提出的“三冠大学”的建设目标。   陆丹院长在会上对如何实现这三个目标做了详细的规划与解说。   陆丹院长说:“为了实现未来的三大目标:我们要把未来十年分为两个阶段,前五年是卓越进程的基础建构,后五年则是内涵建设与快速发展。”陆院长强调,为了实现内涵建设和跨越式发展的十年,一是要引进高水平人才,重点打造和建设一批重点学科,将其变成全国知名的专业;二要成立自己的研究院所,并将研究院所实体化,规范化,高水平高效益化。   陆丹院长强调,为了实现此目标,不仅要夯实基础,还需要继续创新。对于如何实现创新,三亚学院将在坚持政治策略和中央对接,办学方向与社会对接,办学路径与国际对接,办学基础与行规对接,人才培养与市场对接,学术科研与教学学科对接,重点学科与国家战略对接,社会服务与地方对接的九大分类差别定位下践行学院使命。   同时,陆丹院长提醒,发展过程中要确立和保证三个观念的正确方向:一是全局观。全局观是三亚学院的核心竞争力和核心价值,是三亚学院领先的理念,创新的制度和文化。全局观包括三亚学院的理念,制度,文化以及三大功能的定位,人才观和大学社区的理念。   二是改革观。高层次的改革必须理念领先,制度领先。要改革则必须要学习,通过学习先进样本,综合分析、思考,在试点的基础上扩大优秀经验。在这个问题上面一定要把握好常规的建设和超常规的建设发展的关系,要将扎实的基础建构和大胆的改革探索两者结合起来。   三是务实观。务实观首先是要学习。陆丹院长说:“三亚学院的学习文化中的第一条是学以为业,我们做学问的人,做育人工作的人,一定要学到老,活到老,才能把最新的观念、知识和技能带给学生。其次是要到位,要将学生工作落实到位,将学校的教育理念细化成具体的落实措施。第三是要渐进,不要求一步到位,不能一口气吃个胖子,要慢慢来。这就要求我们要有阶段性,全员性,不能只有几个人做,应要想到,每个细胞都有自己的作用。”   会上,各分院院长还分别就如何落实陆丹院长的讲话精神,联系分院的具体情况做了发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