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三亚学院第二场学科-专业-课程建设系列交流会在书山馆大报告厅举行,本次交流会以“教育教学创新 教育共同体打造 一流专业课程建设”为主题,分享学院及专业凝练方向、培育团队、打造平台等学科建设的经验做法。三亚学院执行校长刘开南,副校长朱沁夫、王丹、高一兰,各学院院长及班子成员,相关学院教师参加本次交流会。
各专业专业主任依次汇报学科专业建设情况
副校长王丹在致辞中表示,本次交流会搭建平台,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课程领域的老师因为拥有共同的称号“三亚学院的教师”,面对共同的学生“三亚学院的学生”,在此相互汲取养分,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有助于打破学科专业差异带来的教学藩篱,满足跨学科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诉求,进一步释放学科专业交叉带来的教育教学改革红利,从而滋养三亚学院健康的教育教学生态,推动USY教育者共同体的塑造与形成。
副校长王丹致辞
本次活动分为学院教学负责人汇报、专业负责人汇报、点评环节。各学院教学负责人及专业负责人围绕如何主动对接和有效衔接学校五大重点学科建设,就专业课程建设、招生就业、专业布局优化、专业群建设逻辑架构及路径、未来举措等充分交流。法学与社会学学院/自贸港国际法学院,健康产业管理学院/健康医学院、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理工学院和音乐学院参加此次汇报。
法学与社会学学院/自贸港国际法学院
法学与社会学学院副院长刘雅斌就学院整体情况进行汇报。法学与社会学学院服务国家、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和海南自贸港建设,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5+1+1学科建设体系为基础和依托,以建设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为目标和宗旨,围绕城市治理、现代服务业、康养产业,坚持稳步发展,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法律素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社会学专业主任李龙表示,在学校的支持下,社会学专业借社工“高枝”,抓住“五大学科建设”平台,突出城市治理现代化、社区与基层社会治理、新社会阶层与特定人群的服务与治理三个建设方向,不断对接行业及岗位,开展专业实习,打造专业名片。
健康产业管理学院/健康医学院
健康产业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李卉妍以“课程思政,系统思维,创新发展,命运共同”为题进行汇报,她从学科发展规划切入谈专业建设。康管学院在“课程思政、系统思维、品牌建设、特色制度”形成特色并不断创新,以开放性办学思维提供社会服务。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老师任慧琴从健康中国、美好新海南出发介绍专业发展的目标定位,汇报如何搭建“校内实验实训、校外岗位实习、项目实践”“三位一体”的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如何以“项目”方式广泛搭建“教与学”平台和“产教融合”平台,开展健康服务与管理项目的经验做法。
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
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院长杨涛对教育教学建设工作整体汇报。他表示,学院以工业互联网为核心,优化专业布局,外引内培,提升师资力量专业课程建设成果,构建校企融合、持续更新育人生态。同时,学院服务新基建需求,优化专业方向,运用信息技术,探索混合式教学,不断积累课程数字化资源。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副院长杨博雄表示,数据、算法、算力、知识、创新应用驱动是新一代人工智能五大因素,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立足信息技术,对接国家对人工智能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战略,围绕数据智能、工业智能、城市智能等广阔应用需求,聚焦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两大热点领域,推动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向“人工智能” 专业发展。
理工学院
理工学院副院长汪源以《专业-课程的数字化转型》为题对学院教学情况进汇报。“十四五”期间,理工学院将保持专业规模、深化专业内涵,不断提升学生竞争力,围绕汽车产业数字化重点学科研究领域,依托工业互联网产业学院及平台、新工科建设,以专业核心技术赋能数字化应用场景,拓展产学研用基地、新建专业特色实验室,不断优化专业布局、提升专业质量。通信工程专业主任丁学用介绍了通信工程专业数字化转型以海南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为切入点,围绕“5G、人工智能”等高新科技的发展趋势和汽车行业的发展前景,专业还与吉利集团、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等紧密开展“产学研用”一体化合作,形成“校企合作、注重实践、按需培养”的人才培养特色。
音乐学院
音乐学院院长助理王景泽以《教学创新 教育共同体打造 一流专业课程建设》为题汇报学院教学整体情况,分析专业招生就业现状及趋势,交流学科专业课程建设及措施。根据学校五大产业学科发展规划,学院重点建设旅游演艺产业学科、艺术康养产业学,通过课程建设等途径继续夯实原有的音乐表演和舞蹈编导两个专业,推进一流课程团队建设,启动新课程建设计划,推动课程建设的持续深入。音乐表演专业老师姜海超以“教研创演”一体化教育实践探索为题进行汇报,针对海南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现状,以探索・实践・构建应用型人才分类培养模式,搭建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就业的立体化平台,通过创设分类教学新观念,明确专业在音乐表演、音乐教育、艺术管理、艺术康养上的建设方向。
点评环节中,健康产业管理学院医学学部主任温春阳点评法学与社会学学院表示,法学与社会学学院在学科建设中持续发力,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海南自贸港建设需要,不断优化专业,课程建设有成果。希望法社学院继续以学生为中心,以教育成果为导向,持续优化,既保证人才培养的根本质量,又凝练专业育人的特色成果。
点评环节
法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刘夏蓓对康管学院的汇报进行点评,她表示,康管学院综合性、跨学科性强、专业应用型强。基于以上特点,康管学院需要系统整合资源,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海南自贸港建设,对标康养产业发展,以学生为中心地进行学科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刘夏蓓谈到,希望康管学院继续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横向对标,培养更多的专业突出的复合性人才。
理工学院院长周密点评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他表示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在十三五期间取得了很多丰硕的成果,学院的专业建设契合了国家的数字化转型和大数据趋势,这样的学科布局使专业建设有的放矢,也满足了社会的岗位需求,学院前瞻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深度融合去理解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和行业的转型,为理工类学院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发展路径借鉴。
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院长杨涛点评理工学院,他谈到理工学院关于资源数字化、案例数字化、过程数字化和考核数字化的相关论证,为学校实现数字化改造提供了可借鉴、可操作的路径和方法。理工学院在凝练学科方向,明确专业方向的基础上开展课程群建设,让课程建设更具有系统性,把学科和专业的建设融为了一体。
健康产业管理学院/健康医学院院长陈小勇点评音乐学院,他表示音乐学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注意社会需求,社会调研做的非常好。希望音乐学院在专业塔尖的压力下,还可以在和其他学院的学科交流中,找到新的发展领域,期待音乐和康管学院共同合作和开发出更多为社会贡献的好作品。
十四五期间,三亚学院科学谋划、统筹推进,从2021年到2025年将依次开展学科建设年、专业建设年、课程建设年、质量提升年和教育创新年等年度主题工作,深挖产教融合的基因特质,通过内涵建设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主动融入区域经济发展,不断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为三亚大学目标不懈进取!
(文图来源: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