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新突破!三亚学院学子荣获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三等奖!

发布时间:2025-11-20浏览次数:10文章来源:三亚学院


近日,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科院、中国工程院、全国学联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在南京大学圆满落幕。本届“挑战杯”竞赛吸引全国2700多所高校、300余万名大学生参赛,申报作品超过40万件,被誉为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



经过激烈角逐,三亚学院法学院(自贸港国际法学院)学生团队申报的参赛项目《法治赋能低空经济发展—基于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实证分析》荣获全国主体赛三等奖,实现学校在该赛事哲学社会科学类赛道上的全新突破!



申报项目紧扣国家“交通强国”战略与海南自贸港建设需求,聚焦低空经济发展中的“政策热、落地难”现实问题。团队通过构建“政策—法治—产业”三维分析框架,创新性地提出利用海南自贸港特殊立法权探索“沙盒监管”模式,并建立了低空经济法治指数(LEGI)评价体系,为地方立法与监管提供了科学工具。


在研究过程中,团队采用“定量+质性+比较”混合研究范式,系统梳理国内外低空经济政策法规,深入剖析三亚低空旅游等典型应用场景,有效回收1176份调查问卷,并对接三亚市航模无人机协会开展实地调研,确保了研究的扎实性和实证价值。



科教融汇,提升研究影响力


在竞赛成果基础上,团队进一步深化研究,在《财经理论研究》期刊上发表了《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法治保障——以海南自贸港为例》学术论文。文章系统探讨了低空经济政策与法律体系的协调路径,提出了构建“有限赋权”低空空域监管制度、建立权益保障机制等创新建议,为海南自贸港低空经济立法提供了理论支撑。



这一学术发表,使项目成果从竞赛层面延伸到学术研究领域,实现了“以赛促研、赛研结合”的良性循环,也为其他地区发展低空经济提供了可参考的法治方案。


过关斩将国赛突破,锤炼团队精神


这支由8名法学专业学生组成的团队,在法学院(自贸港国际法学院)姚轩鸽教授的指导下,经历了从校赛破格晋级省赛,从省赛一等奖到国赛获奖的完整历程。在近八个月的备赛期间,团队成员在备战法考、考研中持续打磨作品、完善论证,展现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追求卓越的学术精神。



在国赛申报的关键阶段,团队成员精益求精,师生一起连续通宵作战,在最后一刻完成作品的提质升级,最终凭借扎实的研究基础和出色的现场表现赢得评委认可,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践行“更好地走向社会”,彰显改革成果


此次获奖,是学校持续推进办学结构性调整改革、深化产教融合的生动体现。法学院(自贸港国际法学院)积极响应学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通过“项目制+实题实做”教学模式,将自贸港法治建设前沿问题融入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



未来,学校将继续完善第二课堂育人体系,鼓励更多学生深度参与课外科研创新实践,系统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国家及海南自贸港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文图来源法学院

一审一校|刘 悦

二审二校|雅 斌

三审三校|子 龙、今 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