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日前,三亚学院第二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了《USY办学纲要》、《USY卓越发展进取者行动指南――管理体系说明》、《USY卓越进程战略设计与行动》、《USY卓越发展――大学文化解析与发力》等四个办学纲领性文件,该系列文件将成为学校卓越发展进程中长期坚持的价值遵循和行动指南。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号召全体教职工加强学习、深刻领悟、自觉执行四个文件的重要指示,在全校范围内传播推广,凝聚最大共识。本网特开设《特别访谈录》专题,陆续刊发部分校领导、中层干部、教师代表的访谈实录,以期更精准地对接文件精神,开展各项工作,为学校卓越事业作出最大贡献。
校长助理隋姗姗
记者:您如何理解《USY办学纲要》等四个文件?
隋姗姗:这四个文件是在总结学校十二年办学历程、经验和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卓越发展战略,以国际领先理论模型为依托,并经过了多次、多层次征求意见修订而成。它们为我们呈现的是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是一次精神升华的“思想之旅”;它们是学校文化积累的“初步绽放”,是多方智慧精华的“集结荟萃”,更是学校未来发展的道路和方向指引,将为学校卓越之旅奠定有力的基础,提供强大的“精神食粮”。
记者:这四个文件对于教务工作有什么特殊意义?
隋姗姗:人才培养始终是大学最重要的基本功能,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而教务工作要围绕教学工作展开,为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保驾护航。这四个文件的出台,对于教务工作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文件中对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为学生的成才提供丰富和个性化的“产品”,服务学生的成长。教务工作正是为这些产品提供“包装”,中规中矩的包装固然可以保证产品的一般质量,而有创意、有创新、有品质、有品位的“精美包装”才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记者:办学纲要中“全程的教学环节聚力和全程收效”怎样解读?
隋姗姗:如上所述,在教学工作中要树立“产品”思维,根据学生需求,从新生入学至学生毕业离校,以学生成长轨迹为线索为学生提供“产品服务包”,建立学生需求平台和学生需求体系,使教学各环节全聚力、全促进于以学生为中心,提升工作品质。一是学生课业产品,包括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其中,专业教育为学生就业奠定基础,助学生实现就业起步;人文教育为学生人生提供发展后劲,助力学生提升加速。二是大学经历产品,为学生提供社会体验服务,帮助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三是人文关怀产品,关注学生“向上”成长,关注学生“向善”发展。从而,为每一个用脚选择三亚学院的学生提供“超值”的大学之旅,更好地走向社会。
记者:下一步,教务处将如何“持续优化教育教学环境”?
隋姗姗: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一是对学生,教务处将继续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推动学籍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如实行双学位、辅修制度,弹性学制,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等,为学生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提供多样化的体验和选择;一是对教师,近年来,教务处一直在推行小班教学、慕课混合式一体化教学、符合国际规范课程大纲、现代教育教学技术方法的应用等教学改革,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持续,这些平台已经也将继续为教师的发展和提高提供施展的舞台。
记者:怎样实施“高效率教务管理”和“贴心教务服务”?
隋姗姗:党委书记、校长陆丹教授曾为教务处提出“教务没有自己的公务,只有为教学服务”的座右铭,鼓励每一个教务人积极践行学校“管理即服务”的理念,致力于教务管理和服务工作,为广大师生提供“精致”的服务。而高效和贴心正是“精致”所要体现的两个要点。教务处一方面会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不断优化教务管理系统。同时,将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号、设立服务窗口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将设立“教务服务专员”与学院直接对接,为学院提供关于教务方面的各类服务,避免乱投医的情况。此外,还将设立各类项目、咨询等平台,整理各类教务服务手册,降低“沟通成本”,提高服务的精准度。
记者:教学工作的创新点体现在哪些方面?
隋姗姗:教学工作是实现学生竞争力这一战略核心的基础,其创新点主要体现在教学工作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创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创新以及管理方式创新等方面。其中,创新教学工作理念是先导,创新教学模式是抓手,创新教学内容是主体,创新教学方法是途径,创新管理方式是保障,各个方面相互促进,达成教学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
记者:您怎样理解“以进取者为标榜”的内涵?
隋姗姗:“进取者”是一种符号,甚或是一种信仰,一种烙印。他的价值源泉来源于大学的理想与追求。进取者所展现的是一幅美丽的画卷,通过这样一个“符号”,引起和传达的是如欢乐海洋般的体验和感受,以及在心灵上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记者:您如何理解“成为中国民办大学标杆”的战略愿景?
隋姗姗:学校经过十二年的建设和发展,在外延建设和内涵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进入卓越发展阶段,树立“成为中国民办大学标杆”的战略愿景,将为学校勾画一副令人期许的蓝图,提供不断进取的源源动力。学校鼓励每一位三亚学院人“以进取者为标榜”,三亚学院这位在民办高等教育之路上不断前行的“进取者”也将成为民办高校的“标榜”,当然这需要所有三亚学院人的不懈努力和进取。
系列报道:
【特别访谈录】“目标要看得到、摸得到,跳起来够得着”――党委副书记、学务长沈建勇
【特别访谈录】“成为中国民办大学标杆,是我们的一种责任,一种情怀” ――副校长刘晓鹰
【特别访谈录】“一打纲领不如一步行动,我们有无限向前推进的空间”――校长助理朱沁夫
【特别访谈录】“我们不是旁观者,应该都是身体力行者,每个人都要跟上学校发展的步伐”――校长助理顾斌
【特别访谈录】“成为卓越大学是所有三亚学院人共同的事业期许”――副校长、人事长车怡
【特别访谈录】“成为卓越大学是三亚学院人集体共识、现实目标和共同承诺”――党委委员、工会主席贾朋社
(编辑:徐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