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大梅瓶、手绘彩碟、原乡皮具、月亮灯等各式原创手工制品琳琅满目,目不暇接,这是艺术学院文创产品的集中展示……
调酒师像魔术师一样娴熟的调制出五颜六色的鸡尾酒,独具匠心设计的各式小甜点,带你走入国际酒店管理学院的冬日下午茶……
萨克斯音乐清新悠扬,弦乐团曲调大气磅礴,视频直播间紧锣密鼓,灯光、摄像一应俱全,这里是三亚学院首届“校园体验日”的活动现场,是一次走出课堂的“实践教学”,是一批三亚学院阳光学子的“独家制作”,是三亚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真题真做”。
三亚学院校园体验日
艺术学院“画廊经理制”
艺术学院文创产品展示
原乡手工皮具工作室、配饰设计工作室、东崖柴烧、手绘瓷器工作室、油画工作室、文化创意工作室、产品造型设计工作室等20余个艺术学院工作室带着原创手工制品走进我们的视线,每个工作室由专业老师指导,相关艺术设计的学生共同组成。本次校园体验日中,艺术学院的艺术、手工艺和现代工业三种类型工作室共展示近百件学生的手工制品,学生依托实验室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成果有机结合,直接把专业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用心学、动手做,“所学为所用”,真正实现课堂教学与实践的一体化。
“最初的设计思路并不是很清晰,甚至有些迷茫。但在泡工作室久了,没课的时候经常是八九个小时,慢慢开始有了灵感,有了自己的想法,有了自己的独创。”原乡手工皮具工作室学生负责人14级王泽宇讲道。
国际酒店管理学院“店长教学制”
国际酒店管理学院的“冬日下午茶”
从原料采购、制作、花艺、布场、USY摆盘,每个细节都是由学生独立完成,每个细节都有学生的独具匠心。因恰逢冬至,国际酒店管理学院在校园体验日活动中,以“冬日下午茶”为主题,中西相融,一比一仿真还原,设计了一场小型室内派对。
16级实习店长陈桐介绍说,“下午茶的工作比较琐碎,过程也很繁复,当‘店长’更是比较辛苦,要顾全方方面面,但特别有成就感和荣誉感。”据了解,在国际酒店管理学院的日常课堂教学中,专门开设插画课程、咖啡课程、调酒课程等特色教学,这些都实际运用到小型派对的各个环节中。因此,学生们懂技术、会操作、有创意,一场温馨暖人的下午茶活动就这样稳中有序的开展。
音乐学院“团长制”
音乐学院中西合璧音乐表演
在校园体验日中,音乐学院的专业展示分为国乐、弦乐、萨克斯独奏、中西合璧综合体验四个环节。在古筝和竹笛的曲调中,引导嘉宾和师生入场;弦乐部分由大提琴和小提琴组成,主要表现西洋乐的曲风,搭配冬日下午茶的气氛;萨克斯曲调轻松诙谐。
音乐学院院长助理朱翼宇介绍到,中西合璧的室内乐表演实际是目前音乐学院正在探索的一种教学模式,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训练等,旨在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除弦乐团外,音乐学院还实行了“舞蹈团长制”,由专业教师轮流担任团长,高年级经验丰富的学生任副团长,便于学生将课堂知识和重点,灵活运用到实践中,让学生积累更丰富的表演经验。
传媒与文化产业学院“制片人制”
传媒与文化产业学院现场采、录、播
零度创意工作室、数字校园漫游、动漫手绘工作是、星径达传媒工作室的作品构成了传媒与文化产业学院的校园体验日部分,现场直播、采录,学生们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专业性和实践性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展示。
党委书记、校长陆丹走进UCTV直播间,与学生共同分享了其在校园体验日的个人感受。陆丹表示,整场活动精彩纷呈、目不暇接,“一学院一制度”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初见成效,让人兴奋,让人欣慰。“我相信,我们的师生拥有无限潜力和热情,拥有无限创意和发挥的空间”,今天的三亚学院走到了重要的转折点,相信未来还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期望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不懈奋斗,再创造、再创新,再上新台阶。
党委书记、校长陆丹走进UCTV直播间
内涵建设是新时代高等教育重要指向,包含观念建设、制度建设、机制建设、文化建设、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科研建设等多个方面。如何让学生的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是检验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学校围绕“学生竞争力”战略核心,创新实践形式、提升实战水平、强化专业实践能力,以期通过校园体验日等文化活动提升品牌形象和品质建设。
合影留念
(文:大学生通讯社 龙婷)
(图:大学生通讯社 全一恒;印岭)
(视频:传媒与文化产业学院)
(编辑:徐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