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以教育情怀为乐趣 提升教师素养 我校召开2016―2017学年教师大会

发布时间:2017-06-21浏览次数:2文章来源:三亚学院


6月18日下午,我校在书山馆大报告厅召开全体教师大会。会议系统回顾和梳理2016-2017学年学校各项工作情况,展现学校办学的卓越成绩和不断进步,用数据和图表呈现各学院的工作状态,反映各学院在学校全局发展中的位次与排序。党委书记、校长陆丹做主题讲话,党委副书记、学务长沈建勇,副校长、教务长洪艺敏,副校长刘晓鹰,副校长、人事长车怡,党委委员、工会主席贾朋社,校长助理顾斌、朱沁夫、隋姗姗出席会议各学院领导班子、校第二届党代会正式代表、全体教师共同参加此次会议。


AP0A0277的副本.jpg

2016―2017学年教师大会


党委书记、校长陆丹表示,繁忙而充实的一个学期即将过去,我们身处的时代发生很多变化。世界不会简单的生长,而是沿着理性的方式继续前进。三亚学院在参照国内外优秀大学经验的同时,也有了更多的有益探索。学校每一位教师在此工作、在此研究,在思考自身职业发展的同时也在品味生活,和学校的卓越发展形成了事实上的“命运共同体”。如何让这所大学更美好,让每一位教师找到自己梦想的实现通道,是三亚学院的永恒话题。在对过去一学工作的系统梳理回顾过程中,我们也能找到未来如何继续发力的方向。


陆丹表示,《USY办学纲要》等四个文件提出了“学生竞争力”战略核心,“以学生为中心、以进取者为标榜、以教育情怀为乐趣”三个战略支点。过去一学年里,学校设计整体框架,初步达成了教育思想的更新;未来,将就课题教学的标准进一步探索。学校制定激励机制,为教师提供发展方向、动力和标准;未来,将进一步鼓励教学创新。学校搭建系统,优化课程体系,探索了现行课程架构中的课程门类标准;未来,将实现未来课程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更严密衔接。同时,学校围绕教师发展技术标准、教师发展学术能力、教师发展平台和项目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


AP0A0223 (1)的副本.jpg

党委书记、校长陆丹讲话中


陆丹强调,学校下一阶段,将继续推广基于国际接轨的课程大纲,通过师生契约,破除学生课堂主动学习的技术壁垒;通过基于国际接轨的课程大纲中遴选的“课堂设计”,激发教师学习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着力知识创新;通过课堂对知识来源的分析,激发知识创新的兴趣、思维;通过激发学生知识创新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提升职业竞争力的方法和技术。


陆丹指出,课程体系中原来强调的循序渐进原则要让步给课程本身相对独立的原则――独立知识,方法,技术。这是大学实行选课制度的必要条件。或者说,大学选课制度为课程独立性和实用性提供了更好展现价值的平台。更进一步,学校将建立课程标准,共同基础课注重价值观的标准;通识核心课注重“价值观+理解知识创新的标准+思维方法”;专业基础课注重“知识创新+思维方法”;专业核心课注重“学习方法+谋生方法和技术”;综合实践课注重“应用技术和应用能力”以此为关键步骤,学校将不断推动教师和课堂形成环境响应力


陆丹强调,大学能够提供给莘莘学子的知识和技能,包括超功利、价值观、思维方式等“无用之学”,功利、学习、专业方法、谋生手段等“有用之法”,功利、专业技能、谋生能力等“能用之技”。“无用之学”和有用之法的衔接构成了大学生的学术力,即学习竞争力“有用之法”和能用之技的衔接构成了大学生的应用力,即入职竞争力。两者共同成为大学能够提供给学生的本科教育和本科生素养,从而真正成为学生的竞争力核心。


陆丹指出,学校战略核心培养学生竞争力,学生竞争力的背后关键是教师竞争力,为了促进教师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学校努力为全校教师搭建各类平台和项目。目前,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人事外事、党群等各类USY共享平台累计达54个,共享项目47个。陆丹鼓励教师主动关注、积极参与,进入到学校搭建的各类平台和项目中,提示自身的竞争力。平台和项目是个人发展的通道,是否身处其中,是教师竞争力的根本反映。


拼图.jpg

现场教师凝神关注数据图表


陆丹强调,随着学校的卓越办学,能够提供给教师的项目和平台会越来越多。同时,三亚学院主动适应网络时代的变化和挑战,减少会议和自上而下任务下达的数量,全校教师应主动关注OA办公系统、官网和官微,了解学校最新资讯,关注平台和项目的信息,积极参与,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会上,陆丹还就本学年图书馆资源利用率、小班教学、课程大纲、通识核心课与网络课、获奖情况、科研情况、职称晋级、校外培训项目等二级学院教师指标,报到率、创新创业项目、获奖情况、学位率和毕业率、就业率等二级学院学生指标做说明,用数据和图表呈现各学院的工作状态,反映各学院在学校全局发展中的位次与排序,整体反映出学校办学的卓越成绩和不断进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