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三亚学院翟明国院士工作站学术研讨会在书海馆二号贵宾厅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翟明国,三亚学院副校长朱沁夫,工作站研究人员杨波、任丙南、杨秀敏、骆娟、王宏信等参加此次活动。研讨期间,研究员就近期研究工作进展进行汇报分享探讨。翟明国院士表示,工作站将进一步凝练专业特色,力求成为海南生态治理领域的标杆品牌。
学术研讨会现场
研讨会伊始,杨波就工作站近三年运行及工作成果进行整体汇报。他表示,三亚学院翟明国院士工作站建站以来成果丰硕。三年来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总计15项,项目经费累计达200余万元;以翟明国院士工作站名义共发表相关学术论文25篇,其中SCI收录4篇,EI收录1篇;获得知识产权授权专利7个,其中发明专利1项;指导优秀学生参加“挑战杯”,“机器人大赛”等省级、国家级大赛并多次取得优秀成绩。
工作站成员分享汇报研究工作
会上,工作站研究员分别就各自研究进展进行汇报。杨波带来题为《海南岛水资源承载力初步研究结果》报告,对海南岛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科学分析,对水资源经济承载规模、人口承载规模进行研究预测。在《海南水环境中微量有机物的残留和分布特征》汇报中,任丙南就药物、个人护理品以及多环芳烃等新污染物对生态环境污染进行研究,通过定量分析有机物污染物对海南生态环境的影响,呼吁进一步加强对有机污染物的管理,提高全社会的普遍重视程度。
杨秀敏在题为《海南岛土地中和承载力评价研究》的汇报中,从土地综合承载力出发,定量定性分地研究土地、资源、生态、社会、经济等之间的关系,为海南保障土地高效、科学、合理开发应用提供依据。骆娟在题为《水生植物地下部去污能力研究》的汇报中,针对水生植物地下部,从根系―土壤―微生物、微生物参与的污染物代谢、植物根系吸收污染物等三方面展开研究,从根际微生态角度揭示热带地区城市湿地净化功能。
辛光红分享一种环境水质在线监测设备的创新设计,从整体设计、供电系统、数据可视化等方面进行汇报。王宏信在《忍冬科亚科水平的系统发育基因组学》汇报中,重点研究亚科间的发育系统等问题,介绍忍冬科亚科水平系统发育关系和演化历史,为园林植物开发和保护生物学提供理论依据。
听取工作站研究成果汇报后,翟明国院士表示,在三亚学院有力领导下,近三年来工作站在学术论文、研究项目、平台搭建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工作站整体发展方向明确,成员获得了锻炼和提升,对工作站的未来发展更加充满信心。
中国科学院院士翟明国表示,力争将工作站建设成为海南生态治理领域的标杆品牌
翟明国表示,工作站要在已有工作基础上形成资讯报告机制,定期汇总筛选并撰写资讯报告;要注重团队综合工作能力培养,研究员应不断提升学习能力,形成课题小组工作机制,实现成员间的学科相互交流和研究内容相互衔接。翟明国表示,在未来发展中,工作站要进一步凝练专业特色,突出海南全岛水土生态研究,发挥自然学科与社会学科对生态发展的指导作用,力争将工作站建设成为海南生态治理领域形成标杆品牌。
三亚学院副校长朱沁夫表示工作站做大做强,全力向上攀登
三亚学院副校长朱沁夫表示,翟明国院士的思考和分享为工作站发展指明了方向。他表示,工作站应不断完善交流机制,加强成员间的跨学科沟通与协作研究;学科成果要及时呈现,更好地服务海南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工作站要树立做大做强的信心,通过人才自主培养和引进,组建过硬的学术团队,全力向上攀登。
翟明国院士,三亚学院副校长朱沁夫与工作站成员合影
三亚学院已建立翟明国、陈国良、容淳铭院士工作站(创新团队),是全国唯一拥有三个院士工作站(创新团队)的民办高校。三亚学院致力于通过院士工作站的建设,提升学科科研层次,服务海南社会发展与建设,为海南生态文明建设、经济社会发展、信息智能高端产业注入新力量。
(文:贾梦泽 大学生通讯社 唐佳娜 魏雪峰)
(图:贾梦泽 大学生通讯社 叶挺)
(编辑: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