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落笔峰论坛 | 智慧:科学赋能,智慧未来

发布时间:2020-11-26浏览次数:1文章来源:三亚学院


编者按


城市生活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城市治理则是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高端话题。该话题在日常生活中事关民生福祉,在危机凸显时拷问人类文明。在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文化遗址落笔峰畔举办全球城市文明与城市创新论坛,具有别样的象征意义和现实前瞻价值。论坛汇聚学界前沿思想、其丰富而敏锐的触角已延伸到城市建设发展的方方面面,并通过交流和碰撞激发出更多智慧成果。论坛已成功举办两届,其品牌影响力正在众多学者共同凝聚的对未来技术、社会发展、人类福祉的思考和责任感中彰显,并从落笔峰畔辐射至全球百余城市,为推动城市文明的进步作出卓越贡献。


除主旨发言外,落笔峰论坛还设有“城市文化”、“城市治理”、“智慧城市”、“城市规划”等四个平行分论坛,专家学者展开精彩对话。


1.png


“如何让城市变得更加智慧”,这是现代化城市治理面临的一个重要的课题。为解决智慧城市在建设和治理过程中出现的理念滞后、管理模式落后、信息孤岛、文化品牌塑造缺乏创新等一系列问题,助力智慧城市的新发展,本次“智慧城市”分论坛邀请了8位专家学者,就科技为城市赋能、智慧引领未来的主题内容进行交流与讨论。本论坛由北科智库办公室副主任、决策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任晓刚研究员主持。


2.png


会议伊始,北京市工商联副主席的李志起先以“文化的IP来唤醒城市的新活力”为题,分析城市的发展过程中遭遇的新挑战以及当前打造城市文化IP的重要意义。他总结了城市的发展模式,认为文化IP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并结合具体例子,深入分析打造城市文化IP的几种典型的手段,如把工业遗存打造成城市新地标、把城市标志性人文景观活化为城市新IP、变文化资源为文化资本、推动城市更新发展文化授权,拓展城市产业链等。他认为,打造城市文化IP关键要弄清楚城市的文化价值如何塑造和提炼,只有跳出原有的发展模式,以新的模式、观点构建城市,城市才会有更多新的发展。


3.png


接着,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张毅教授围绕“机遇区块链技术的系统信用生产机制”的内容对“社会中新型社会信用分成机制”提出设想。张教授先从四个方面介绍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系统性分层机制,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信用、系统性信用的作用机制等方面总结了系统信用的三大优势。他认为,消除传统社会信用所需要的第三方中介信用背书避免了人为的操纵和篡改,增强交易信息的可信度,以此来确保数字资产交易的确定性的执行,从而去构建智慧新型城市。

 

李军凯教授则着眼于国际交往中心建设视角下的北京城市文化品牌塑造问题,从城市品牌概念理论和逻辑出发,通过分析北京在塑造城市文化过程中的现状与不足,推出北京城市文化品牌塑造的策略。借用该策略具体分析构筑系统的城市文化品牌体系、建立城市文化品牌联动机制、加强城市文化品牌运营管理等几种城市文化的塑造方。她强调,要强化城市文化品牌传播的创新意识,更多地发挥民间公民的力量,鼓励他们参与城市文化品牌的塑造。于当下而言,文化品牌对一座城市来说极为重要,李教授的很多观点得到在场学者们的认可,也引人深思,值得其他城市的学习与借鉴。

 

“北京有多大,中关村有多大。我们想打造中国的硅谷该怎么做?”北京市海淀商务局的副局长王申就“开放与创新双驱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关村科学城”展开演讲。他首先介绍了中关村科学城目前取得的成效,然后从创新驱动的先行时间点、科技创新生态园、全国服务业扩大开放这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关村科学城的优势。通过其优势内容,进而讨论中关村科学城是如何打造中国的硅谷。他认为,,中关村科学城未来的建设要集中精力打造数字化,打造数字贸易,城市需要重视数字经济。

 

中国开发区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科技协会国家双创示范基地评估专家齐琳娜女士以“创新赢未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转型升级”为题做了发言。她表示,产业创新仍面临诸多的问题和痛点并总结为三点,分别是转不动,不敢转和无力转。齐女士解释转不动我们的高端轴承高的原材料全部依赖进口,被日本公司垄断;不敢转是因为我国产业依靠规模扩张进行降低成本的发展路径还是难以改变,没有转型的优势;无力转则是受宏观经济下行情况的影响而无力转。齐女士表示,从国家层面来讲产业转型是必然的,她认为应该利用好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推动展产业的转型升级,应该抓住机遇,相信技术,抢占先机。

 

腾讯研究院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星教授对“智慧城市与新基建投融资”进行演讲。他表示,每一次重大变革都是从技术变革开始,由技术变革引领产业的变革,最终再引起制度变革,包括生产关系的变革。王星教授表示国家出台的很多政策落实的最大问题是投资的问题,他表示可以从信托资金、基础设施和注册法律等方面进行调整。王星教授还从规划领域加强合理性和提高协同度、财政的力度、金融工具的创新、地方维护用户的政策红利等四个维度探讨了智慧城市建设如何落实的问题。

 

神州智造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韦强就“数字城市治理”发表了演讲。他认为,关于加强城市管理的力度第一步是打通各个部门的数据信息,再者就是打通城市治理的最后100米。韦强在论坛中表示“我们国家已经赶上了三班车,第一班是工业革命的末班车,第二个是我们赶上互联网的头班车,第三个是数字经济的头班车”,他认为中国是被互联网改变最为彻底的国家,我们应该借助数字经济“这班车”建设新型数字社区,以此构建新型智慧城市。

 

飞利信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长田浩对“飞利信智慧城市建设实践”的主题发表观点。首先他介绍了他们公司的主要业务,一是应急管理,二是数据服务,三是关于政府的智能会议业务,最后是雄安新区的智慧教育建设的业务,并由此引出了在智慧城市合作建设方面的一些模式:一是公司来负责对外投资,二是微信地方政府合作成立落地的手机公司,三是与地方政府合作成立产业基金。田浩主要以一些案例形式来介绍了飞利信公司的政策经验和一些实际的实践经验,这对我们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一个非常好的借鉴意义。


本次论坛的各位专家学者发言精彩纷呈,交流了国内外先进的城市治理经验,通过交流与碰撞激发出更多智慧成果,为我们未来智慧城市发展找到了一些方向,更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更好地释放发展动能,为海南全域推进城市文明进程提供有益的智慧探索和智力支持。




(编辑:新闻中心 期刊社 伍志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