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困扰我们的不是问题本身

发布时间:2020-01-21浏览次数:1文章来源:三亚学院

――陆丹校长在2019―2020学年秋季学期全体教职工大会上的讲话(全文)


D25A2055副本.jpg


一月十号之前,我在北京开会,然后飞往马来西亚,学校形成稳定系统的治理架构、明确精准的校务校历安排、默认程序的工作职责与流程,各负其责的背后是稳定有效的制度和成熟的办学团队,我自己超脱了事无巨细与事必亲躬。


回顾三亚学院的历程,是困惑的过程,我们的困惑成为系列:


出生机会,历劫九死一生,短期内,在不具备办大学基础环境和基本资源的贫瘠条件下,经历了所有,我们才敢称创业者;


学校立足存活的困惑,需要知行同步、干群同力、师生同向;


获得董事会认同的困惑,需要衡量投入产出比;


取得政府理解的困惑,需要超过同行;


通过专家评估的困惑,需要融入主流;


赢得社会认同的困惑,需要体系健全;


重要的是,我们不是一一对应解决单个困惑,而是同时需要满足解决这些结伴而来的集群困惑。


这一切都经历了,都通关了,我们才敢说我们平安无事,我们才可以说我们能够办大学,我们才可以从容讨论可持续发展、特色发展、国际化发展、高水平发展。这个过程,我们经历了十年以上。


未来发展,我们需要的内部认知是,师生喜欢乐在其中,大家都当主人翁,大家都有内生动力,“学术水平已是一种铁环境”,“教学质量已是一种暖文化”;


未来发展,我们需要的外部评价是,政府评优推荐,国内第三方同行举荐,学校进入国际评价系统;


未来方向,经过十四五的努力后,校院两级管理更加分工明确,学校层面对学校从行政指挥棒过渡到办学竞争力指标体系指挥棒,从有求必应过渡到无事不扰,从更多的学校统一性行动过渡到学院个性化发展,理想的目标是英国古老大学模式,大学内的学院,而不是大学下的学院;


未来方向,大学健康的办学生态形成,学术共同体根深蒂固,教育共同体具有同行优势,优秀教师蜂拥而至,学生竞争力不同凡响,大学美誉斐然远播……也许,这需要我们几代人的努力,在我的任�仍恫荒芄淮ゼ埃�但这值得我们每个人为之夜以继日、只争朝夕的奋斗。现在我们每每遥望那遥远而美好的未来,更多的不是激励自己而是提醒自己:我们远不够好。


如果我们不这么困扰自己,我们就不明白,什么叫要想不睡觉就去办学校,就不明白什么叫“办大学是与自己较劲”。如果不这么困扰自己,我们就可能以为办大学就只是钱堆出来的,就只是用时间熬出头的,就只是用心就能够像农民那样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办好大学,是世界上最难的事业。


距离美好的理想,当下我们还有许多困惑,人才短板与学术惯性尚未养成,这与一所好大学的距离还隔着资源供血不足与内生能力不足的困境。


回顾解决问题的历程,归根结底,困扰的实质是对时间的认知,需要花多少时间,有没有足够耐心、毅力和勇气?


为什么是勇气?因为时间是常数,给足够的时间给一项事业,意味着一个组织的方向正确、目标坚定、战略不摇摆、系统可以升级但不重换;对一个人而言,意味着事业信心坚定,职业选择不摇摆、职业态度不或然,人生价值的笃定。


这种坚定与笃定是唾手可得、人皆有之的吗?未必。


学校十五年历程,如果十年前或者八年前,我们入职的年轻人,有这些与我们学校历程时间配伍的坚定笃定的勇气。


事实上,我的以上假设是得到身边经验应验的,王海明教授一辈子研究政治伦理,领域内已著术立身;黄守宏教授、王宏海教授、朱国昌教授、张光教授、刘开南教授、高一兰副教授、姜赛副教授都高度专注而有一定深耕;李明君教授、文福三教授、岛屿生态承载力院士工作站的耿静、任炳南、杨波等博士,我再举身兼行政管理职责的几位年轻人的学术专注,陈琳博士、吴喜悦老师、李小倩老师与牟宣老师的教育梦想地公众号虽仅仅有一年左右,但已然入门,运营公众号是份兼职,运营的过程便是练就学术见地、整合学术资源、形成学术能力和扩大学术影响力的过程,她们早已跳出自己是谁和为谁而做的狭隘,学问的过程本就是提升自己的过程。他们知识基础、学问能力等等大都相差无几,但就可能仅仅因为有人心无旁骛而有人以为有鸿鹄将至、有人学问中苦中作乐而有人劝慰自己学术之锦城虽云乐而于人生常态不如早还乡,我们相信,限制我们想象的不是贫穷而是勇气。


当然,关于人的勇气与时间竞赛的话题,我本人是有一点点资格讨论的,我在三亚专注办学十五年,一生也只干一件事,在这艰辛过程中,我扪心自问,我苦闷过吗?有;我胆怯过吗?有;我抱怨过什么吗,有;我动摇过吗?没有!也许在巨大的困扰或吸引、在明显的不公与挤兑面前我有过一丝丝犹豫,但一觉醒来,我便精神抖擞重新上阵。我把这种一以贯之的事业激情归功于阳光地带,我本人从设计到操作,经历了这所大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寂寂无名到有些美誉度的全过程;毕竟,未来五年十年,我还会和同事们一起继续深刻而神圣的经历下去,只是我不太会像以前那样花那么多时间肩负全盘并参与全部的环节细节。


时间问题,就是理想问题、信念问题、价值取向问题、定力问题、能力问题。


如果办学最大的困扰可以归结为时间问题,那么困扰我们学校发展的人才引进与提升问题、办学经验积累问题、资源吸附问题、学术惯性与氛围问题、学术共同体问题、教育共同体问题、学科专业竞争力问题、教学水平问题、学生竞争力问题、学校吸引力与影响力问题等等诸如此类现在的困扰还会是问题吗?


我们不把问题留给后代,不把难题交给时间,我们每个人无问男女老少,我们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无愧高尚的教育人生、无愧进取上升中的这个时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