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湘琼中医药“产学研用”协同发展研讨会在三亚学院举办

发布时间:2019-11-11浏览次数:2文章来源:三亚学院

――搭建健康产业跨区域交流平台


11月9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治未病专业委员会、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健康产业专业委员会主办,三亚学院健康产业管理学院承办的湘琼中医药“产学研用”协同发展研讨会在我校成功举办。海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徐清宁,三亚学院校长助理、研发长朱沁夫,湖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教授何清湖,湖南中医药大学科技处副处长、主任医师刘春华,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教研室主任李定祥,三亚学院健康产业管理学院院长陈小勇等出席开幕式。


FZ7A1572_HZP副本.jpg

湘琼中医药“产学研用”协同发展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从新视觉、全方位、多角度集中探索中医药健康产业相关学术理论、实践体验、人才培养、产业生态链、服务模式与协同发展机制等热点难点问题,创新发展湘琼跨区域中医药事业,研发健康旅游与健康管理服务产品,积极探索健康产业的“产学研用”模式,提升健康旅游项目“落笔洞健康文化之旅”的品质与内涵,为湘琼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FZ7A1584_HZP副本.jpg

三亚学院校长助理、研发长朱沁夫致欢迎辞


三亚学院校长助理、研发长朱沁夫致欢迎辞,对与会嘉宾莅临三亚学院表示诚挚欢迎。他表示,湘琼中医药“产学研用”协同发展研讨会”的开展,是为积极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助力海南自由区(港)建设,发展中医药健康产业、创新驱动中医药学术研究及产品开发而召开。在“一带一路”的政策发展空间引导下,本次研讨会将汇聚各方高端人才和优势资源跨界融合、协同创新,打造以政府为主导、协会为主角、企业为主力、高校为主体的发展模式。


FZ7A1641_HZP副本.jpg

海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徐清宁致辞


海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徐清宁致辞。他表示,在党中央大力支持海南建设自贸易区(港)的背景下,海南面临新的发展机遇,而这个机遇需要各方面的人才来支撑,海南中医药产业的发展亦是如此。本次会议的召开,为中医药产业的专家学者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平台,对促进海南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是积极的探索,希望各位专家学者积极建言献策,共同推动海南中医药产业的发展。


FZ7A1641_HZP1副本.jpg

与会专家主题发言


会上,与会专家围绕会议内分别进行主题讲座,对中医药健康产业在海南自贸区(港)中的建设作用展开探讨。湖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何清湖在“中医治未病产业发展助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表示,治未病工程要扩大医疗机构中医治未病服务供给,拓展服务功能,创新服务模式,逐步融入疾病防治全过程。还要形成以中医健康辨识诊断与干预技术装备、产品、标准与服务包为核心的创新体系,提升治未病科技创新驱动能力。高校在建立治未病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与职业发展体系中,要探索创新多方参与的治未病健康服务业态与模式,促进中医治未病服务供给不断扩大。湖南中医药大学科技处副处长刘春华教授在“从大健康需求反观中医科研思维与课题研究”发言中表示,目前,健康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行业发展空间不断拓展,以预防保健为中心的健康产业更是高度切合中医学中“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理念,如何发挥中医药的优势也成为健康产业的一项重要课题研究。


FZ7A1539_HZP副本.jpg

健康产业管理学院院长陈小勇致辞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教研室主任李定祥教授指出,中医理论体现的特有思维方式必定深受中国古代哲学和传统文化影响,“象思维”作为构建中医理论的主要思维方式之一,其过程贯穿于多种方法之中,是经验思维的总结和形象思维的跨越。三亚学院健康产业管理学院院长陈小勇以《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为切入点,通过对“治未病+科技”案例的分析,阐释了数据应用助力中医药的创新发展,提出了中医治未病+互联网人工智能科技应用场景。


本次研讨会为中医药健康产业跨区域专家对话搭建平台,与会专家多角度、全方位地集中探讨了中医药健康产业及湘琼社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对促进在大健康背景下湘琼中医药科学研究的深度合作创造了良好契机,进一步创新“产学研用”的健康产业发展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


FZ7A1666副本.jpg

与会专家合影




(文图来源:健康产业管理学院 大学生通讯社 韦梦飞 陈滨翔)

(编辑:徐滢 陈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