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好的大学与好的大学生态

发布时间:2019-07-01浏览次数:0文章来源:三亚学院

――2018―2019学年全体教职工大会讲话全文


9Y7A0617副本.jpg

陆丹校长主旨讲话


1. 好大学可能也穷过,但不会留下穷病


几乎多数后来的好大学,当初都窘困过。但好大学在摆脱窘况后,不带近视眼,不带饥饿心,不带温饱思维,不带土豪气息,不以穷过与阔过自居。所有后来的丰硕都在穷且益坚,而富贵则不淫。


2. 好大学免不了低俗环境,但能够脱俗


好的大学是虽然也必然脱离不了作为社会的一种设置,但社会发展进程中曾经甚嚣尘上以及最终大多被抛弃的种种迷思、恶行、陋习和平庸它当时就都远离。


好的大学在专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的同时,用自己学术社区和学术群体喜闻乐见,自觉追求崇高理想、理性气度、科学方法、人文价值、反思精神、批判能力,建立其具有牢固防火墙、隔离带的社会实验室,用于观察、分析,提取或合成、分离或制造有益于人类健康与进步的因子,造福于人类健康进步事业而不被感染。


并且,其过程,能够确保参与其中观察、解剖、分析、创造的年轻学生不被任何污染,能够确保更有效的为其增益思想、知识、能力与人生智慧。


2.1 世界好大学的脱俗


在世界大学发育的历史上,有反对宗教垄断、反对商业侵蚀、反对种族歧视、反对不公平的资源配置的过程;


2.2 中国好大学的脱俗


在中国大学发展进程中,有反帝反封建、反独裁、反知识无用论、反对商业化(产业化)、反对行政化、反对教学科研分离(轻慢教育教学)、反对理论脱离实践的独特进程。


3. 好大学都是一样的


好的大学是世界上公认的好大学的基本气质它都具备;大学那些曾经有过的不好的显性隐性问题它都已不存在,或都已被克服,或都在它坚决克服的清单中,或有效克服的过程中。


3.1 好大学的加减法


大学的历史当然不只是做社会弊端减法的历史,大学理所当然的主要还是做社会进步加法的历史;


大学进步的历史既是克服时弊的历史,也是与时俱进的历史;


是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历史,也是哪怕孤独也坚持在学术高地高扬人文的历史。


3.2 好大学的自我净化


大学在这样具有张力的发展历程中,不断完成自己的历史禅变,不断净化自己的机体健康,不断履行自己大学的责任。在此基础上,大学有可能专心致志的履行自己与生俱来的承诺与使命,为社会、为未来培养优秀人才。


3.3 好大学不能不干净


一所大学,如果不能在历史进程中完成作为独特学术共同体的禅变,不能不断净化自己的机体,不能与时俱进,不能克服时弊干扰,不能超越功利,不能超越当下,则如同它不能擅长科学发明与技术创造、不能专注于教育教学并卓有成效一样,不能称之为好大学,哪怕他再声名卓。


就如人们常识判断,不好的大学很难持久而广泛的具有科学发明创造能力,如果有的大学有过一些重大的科学发现、关键的技术发明,但却没有学术精神的恒定坚守、没有对功利的一定超越,那么,它的发明创造的土壤是缺乏足够营养的,难以持续的。而且它在攀登科学的珠穆朗玛峰时,可能同时污染到自己、环境,尤其是可能污染到学生,那么,它无法以好自居。


从它那不能自居的一刻开始,历史就已如影随形的迈出鞭挞它的脚步。哪怕它后来也不断拷问自己,但它的夜梦已经难以摆脱。


4. 好大学在哪里


既然好大学对自己健康防微杜渐,对学术精神如此倍加珍惜,对创造与培养如此出类拔萃,那么,这样的大学是否存在?存在,只是我们不熟悉。


高等教育研究提出若干样本,包括北大清华早期的一些故事,包括西南联大西南短暂而令人记忆深刻的教授群体和大学景观,包括发达国家一些成熟稳定的经验等等。


5. 好大学是怎样的


哪里都有江湖,包括好大学也不例外,那么好的和不好的大学在此还有没有区别?区别在的:


5.1 好大学有崇高理想、严格制度、开明机制、健康文化、学术与教育追求,既是想到的、说到的也是做到的;


5.2 好大学的理性是实践理性,是观念、制度、文化的可落地生根和健康可持续生态,而不只是某种创意、说到或某个实际孤零零的存在;


5.3 好大学的社会江湖是小概率,不只是这类江湖不合规范、上不得台面,更重要的是,融不进学术群落心理,不成学术社区文化。


5.4 好大学是健康学术生态。是章法鲜明、坚硬、坚决、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却又柔软以至于无形,没有到处张贴,没有随时警示,没有文山会海张告,没有批量处理过错。好的大学是种种必要的好,已经成为好的文化。


5.5 化为内心意识与习惯行为方式是文化。好大学文化形成的前提是:法治、信用、职业化、专业性的学术实践已经足够完整、足够坚持与足够持久。


5.6 好大学的健康生态,是自我净化的系统,是自建防火墙的系统,是自动实现自我更新的内生动力系统,是生生不息提供创造创新的系统。


好大学系统的硬核技术,是柔软的大学文化,承载这个无形文化的,是活生生的大学学者、学人构成的学术共同体。


5.7 这个学术共同体,默认学界普遍认同的学术价值,遵守普遍的学术规则,捍卫共同的学术边界,形成严肃的共同体自律,提供强大的共同体学术动力与持久的学术创造。


这个学术共同体能够超越其他,而其他则不能左右它的意志与行动力。


6. 不够好的大学


不够好的大学与好大学的距离:


绝不只是显性的大师数量不足、学术群体力量不足、科学研究水平不足、教学能力不足、各种经验积累不足等等,更是隐性的大学克服时弊的文化不足、与时俱进的能力不足、健康观念与制度生态不完整,将崇高追求内化为文化不够普遍和不够持久。


不够好的大学,社会江湖还可能咸鱼翻身,成为局部经常性事件和全局大概率事件,部分群体还没有稳定的脱离低级趣味。


不够好的大学,即便有够好的精神基因,好基因也可能变异。


7. 不够好的大学与好大学的距离


7.1 就是多早、多久和多大程度上集体自信和自净,能够坚定脱离低级趣味的距离;


7.2 就是多早、多久和多大程度上建立起完整健康生态的距离;


7.3 就是多早、多久和多大程度上普遍内化崇高为文化的距离。


总而言之,就是多早、多久和多大程度上形成学术共同体的距离。


8. 在人才培养等大学品质建设方面,在文化建设的精神建设方面,不够好的大学与好大学也有距离:


8.1 不够好的大学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方方面面都在大张旗鼓的用力用心缩短这些距离,用力与用心痕迹明显,方法简陋、操作僵硬,过程中师生员工可能不轻松,有的还不明白,还很累,有许多的人为不开心。


8.2 我们这个大学就存在人为痕迹、方法生硬以及学术共同体的进步困难,包括以下方方面面:


8.2.1 形成和推行在众说纷纭的理念中,确认本校育人使命并践行;


8.2.2 形成集体奋斗的统一意志,在艰苦环境里,创建大学必要的校风校训,以养成大学健康文化;


8.2.3 在法治不足与信用不成体系的社会环境,形成与推行从教者职业化,以养成教师职业精神;


8.2.4 在权力偏好的传统与现实潮涌中,形成并推行干部五德与三要三不要,以养成干部素养与能力;


8.2.5 在乡土文化惯性中,反对通过礼尚往来而逾越职业制度与学术文化边界,以养成追求学术社区崇高的文化;


8.2.6 在品质追求的同质性努力中,忘记自己特定原点和特别初心,陷入同质性思考与评价的惯性,有的还执迷不悟、自以为是、自得其乐;


8.2.7 通过学术研究作为教师本分,以提高教师职业专业涵养方面;


8.2.8 通过包括教师在内的全员目标责任制年度评估,以形成公开公正的职业评价方面;


8.2.9 通过学生为中心的定位,以回归大学教育本质方面;


8.2.10 通过以“课程三度建设”推行课程质量,进而推动本科培养质量方面;


8.2.11 通过确定学科专业建设的产学研用一体化方向,以形成学校服务社会的竞争力等等方面。


以上都存在相当的生硬与低效。


我们大学种种的向善努力大都能够在一个对的时间、对的空间和对的方向上,做对的事情,但却是生硬的,是集体承压的,形成文化还是较为艰难的过程,文化淘汰了许多时间与人,文化也催老了许多白发与人。


这可能是中国社会发展阶段性的环境困难,是我们这所执著变成好的大学的阶段性困难:来自四面八方的人才初心不尽相同,新大学发展时间积累不够,干部经验积累不足,观念制度形成文化、形成学术共同体的距离需要时间、更多同理心和更大的耐心与包容。


9. 因此,我对我们大学有许多不满意:


在一个相对虽干净但却较生硬的环境里从事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学习生活,并不轻松,不少人较难如鱼得水,没有生逢理想的大学时空环境,而又选择了不甘平庸的大学,这里的人们有无数个理由不满意。它们包括且不限于以下方方面面:


9.1 节奏方面的慢生活环境与职业必要的快价值存在紧张;


制度与事件之间是否需要宽松度


价值向度与人在环境距离的舒适性;


工作方式方法的合理性修正,经验能力不足,等等影响效率与职场感受诸的如此类问题。


是的,这些都是学校发展中需要时间与集体智慧补齐的短板,是需要学校集体面对有效而柔和解决的问题。


9.2 如果没有事实上曾经存在和仍然存在的那些好大学,我们可能也会经常性满足。而现在,事实上,我们经常性忙得汗流浃背的同时,内心也汗颜无比。


10. 我们明白,好的大学则都相反:


事理已多同理心,大道已无形,润物已无声,行事已柔软,卓越已生态,规则已内化。


这些都是我们这所不够好的大学与好大学的距离;


都是我们明白的问题;


都是我们需要时时自省反思、用时间煨、用心锥、用力和自己角力解决的问题。


都是因为从根基上,我们这所大学形成了奋斗者的创业共同体、创业文化,但一所好大学必要的学术共同体尚未成型,学术共同体尚未构筑规范、尚未形成硬核、尚未足够有力和能够发力。


11. 我们相信,这个决定好大学的品质、这个能够成为好大学的学术共同体,它普遍存在与我们每个学人的心中,有的多些有的少些,有点明确些有点模糊些,有的强烈些有的柔弱些,有的矢志不渝有的可能半途而废。我们每个人都是大学的主人翁,我们所愿都基于如此,我们可以也应该成为大学学术共同体的发起成员。如果是这样,那一天,我们就可以是好大学,在好大学的康庄大道上。


这是我看到的不够好的大学与好大学的距离。


12. 而不好的大学,则不足为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