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雨林书院,跟随名师学者们一起读经典、释经典、侃世界,是这个校园里最令人心驰神往的一件事。视野和格局对大学生越来越重要,而阅读是大学生看世界,体验不同人生,与先贤智者对话的最具性价比方式。”2018级法学专业胡韶华参加雨林书院读书会后有感而发。
雨林书院读书会
法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宋焱在谈及雨林书院创办初衷时讲道,“设立书院,主要是考虑到现在的大学生和一些中青年教师阅读量的欠缺,尤其是经典名著的阅读。我们希望雨林书院作为一个起点,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和教师的阅读兴趣,加固师生的知识建构,打好学术地基。也希望这里可以成为三亚学院的一方精神家园,一个提供给师生经常交流,求知、求真、求学的互动场所。”
本学期,自学校提出课程“三度”建设,强调要在“专业知识架构的系统性”中,“学得早一些”“学得充分饱满一些”“学得更多更新一些”“学得更能用一些”。要让学生掌握专业必需的基本思想、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更有效的促进学生课程自信和反馈教师自信。法社学院等各试点学院在学科建设、课堂质量、教师科研等多个方面进行积极推进,除课上深度建设和饱和度建设外,课下也在系统推进,为学生搭建更多学习服务平台,帮助学生组构无缝衔接的“四年学业拼图”。
法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宋焱主持书院开班式
雨林书院,取自热带雨林,这种常见于赤道附近的生态系统,常年湿润,植被繁茂,生命力强,象征着热带滨海园林式宜人校园的勃勃生机和美好愿景,与学校“北纬18度完美大学生活体验场”的定位异曲同工。雨林读书以经典名著的阅读为主要内容,“经典名著建立了世界文明的秩序,是世界文明的根基。追根溯源是大学的基本学术训练,阅读需要有这样的高站位。所以,前期我们选取了《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理想国》等政治学经典进行阅读。”宋焱谈道。
连续三期的雨林读书座无虚席,得到师生们的不断好评。“坐在雨林书院,听老师拿着书抽丝剥茧般地讲解,清风晴朗,灯火阑珊……你很难不会爱上这种氛围。更重要的是此情此景下你还在思考,可以跟上诸位名师的思路,在史政的世界里左思右想,你会发现自己以前的看法是多么浅薄,同样,你也会感受到那些真正有价值的观点有着怎样强大的力量。”2018级社会学专业赵佳怡分享了她参加雨林读书的感想。
2018级法学专业胡韶华分享读书体会
除雨林读书外,雨林书院还开设雨林论坛、雨林沙龙两个系列板块,一方面广邀校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开展学术前沿讲座,一方面则主要开展以专业为基础的英语交流活动,突出专业语言的能力培养。
大学文化是根植于大学事业和校园生活的一种品性,在学校“阳光文化”“讨论文化”“品质文化”的价值导向下,课下的阅读延展和品性塑造是提升学生学术气质、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引导。
(文图来源:法学与社会学学院 大学生通讯社 李宽)
(编辑:徐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