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乘东风正好扬帆 我校高建平台 优聚资源 筑造人才新高地

发布时间:2018-10-26浏览次数:1文章来源:三亚学院


1.jpg

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院长刘开南参加三亚市科普活动


“人工智能的发展如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风趣幽默、深入浅出的演讲引得台下观众阵阵掌声,上至白发老叟,下至垂髫小儿,都聚集在三亚市图书馆里,聆听着一场主题为“‘智’时代,‘慧’生活”的科普讲座。

 

而这个科普讲座的主讲人,正是我校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院长、工学博士、博士后刘开南教授。刘开南作为国内计算机科技领域的高级人才,入职该校不久,便和他的团队利用教学科研之余,多次深入三亚市社区和学校,为市民带来一系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科普活动。而这只是我校近年来不断搭建平台,大力引进高级人才和教育资源在琼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侧影。

 

海南亟需人才。副校长刘晓鹰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人才是目前海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主要瓶颈,人才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都可以一一迎刃而解”。对于中国最年轻,也是面积最大的自贸区,全省人口不足千万的海南,人才存量和发展所需之间存在巨大鸿沟。

 

人才如何引进?我校作为三亚市的第一所本科大学,基于自身建设和区域发展需求,对此谋划布局已久。早在2016年省市政府签约共建三亚学院现场,便通过岛内外媒体宣布,正式启动“亿元人才引进计划”。计划投入1亿元,为高层次人才提供有吸引力的科研启动经费、住房条件和年薪待遇。


 2.png

《海南日报》整版报道我校“亿元人才引进计划”


效果立竿见影,“亿元人才引进计划”实施不到一年,据三亚市首次人才引进认定结果显示,三亚学院引进人才数占全市通过认定总人数的五分之一。据我校人事处副处长刘鹏介绍,今年8月,三亚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专门在我校成立“高校人才工作站”,不仅予以经费支持,更便于人才引进政策释放落地。

 

“上学年,已引进包括中科院、工程院两院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财政部跨世纪学科带头人,2008北京奥运会冠军在内的高层次人才30余人,受到省人才办的高度评价”。刘晓鹰告诉记者,“我们还将继续加大力度,围绕高层次人才引进和服务工作,优化组织架构,细化人才标准”。我校还主动对接,积极参与海南省招才引智系列活动,提供平台,扎扎实实地服务于“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


 3.jpg

我校成立三亚市首家高校院士工作站――“翟明国院士工作站”


“三亚学院翟明国院士工作站”,作为三亚首家高校院士工作站,目前已吸纳研究人员10人。除中国科学院兼职研究员2人、香港大学教授1人外均为全职研究人员,均具有高级职称和博士学位。该院士工作站以海南资源承载力、生态承载力为研究目标,研究海南的生态承载力、环境承载力,并据此对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有针对性、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大学是人才聚集高地,人才队伍建设本身是高校办学应有的题中之意,但如何更好地服务于海南人才引进的大局,如何更精准的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添砖加瓦?校长陆丹表示,“前瞻性、融合性、分享型发展是关键”。

 

“事业因人才而兴,人才因事业而聚”,良好的事业平台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不二法门。我校通过高水平的校际合作搭建好平台,加速推动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在琼落地,这是人才引进的前提,是在自贸试验区发挥人才效应的保证。


 4.jpg

我校与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合作共建的“国际设计学院”“创新设计研究院”


前日,我校与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合作共建的“国际设计学院”“创新设计研究院”正式揭牌。双方携手打造国际一流的设计学院,为海南引进和培育世界顶尖的设计人才,服务海南十二个重点产业,尤其为海南多规合一基础上的城乡建设设计、旅游业+各类产品设计、现代服务业各类形态设计等重点产业提供有力支撑。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院长胡洁也因此欣然受聘为创新设计研究院院长。

 

记者还了解到,海南第一个超算中心即将在我校正式投入运行。超算中心仅前期投入已达四千多万,用于服务海洋、金融、遥感、气象等多个行业领域,填补了海南在该领域的空白缺项,“这里有人才,有团队,还有平台,大有可为!”刘开南对此倍感欣喜。

 

三亚学院高水平的平台搭建,不仅吸引着各领域高级人才欣然入琼,也吸纳着更多优质教育资源在琼落地。我校紧乘自贸试验区的利好东风,加快推进与双一流学校、双一流学科的合作。目前,我校已与上海交大等多所国内双一流高校展开紧密合作。同时,还将合作目光瞄准世界一流的教育资源和行业资源。


 5.jpg

盛宝金融科技商学院


今年9月,吕伟伟等首批43名新生进入我校最新成立的盛宝金融科技商学院。学院前瞻于海南自贸试验区对一流金融科技人才的需求,经一年多的审慎谋划现已顺利招生,不仅吸引了外汇交易雄踞全球前十的丹麦盛宝银行合作共建,更吸纳了众多国内外金融机构参与协同发展。

 

更多元化的协同发展仍在开拓。2017年,三亚学院主办“中国―东盟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与合作论坛”,同金边国际大学、印尼总统大学等多国高校校长共同签署《中国―东盟民办高校合作共识》,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促进高级人才的互访和交流,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互补和交融。活动支持方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杨秀萍女士高度评价“将续写中国―东盟民办高等教育合作的新篇章”。我校公共外交研究中心副主任郁序忠告诉记者。“第二届论坛即将于今年12月举办,还会有更多的东盟高校参与进来”。

 

1024日上午,省长沈晓明主持召开省政府专题会议,研究全省高等教育布局规划和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有关工作。他强调,高等教育事关海南未来发展,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和中央12号文件精神,创新体制机制,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努力推动海南成为教育改革开放新标杆。


 6.jpg

《海南日报》头版报道省长沈晓明主持召开的省政府专题会议


省政府的这一要求,让始终坚持高建平台引进人才,优聚资源培养人才的三亚学院倍受鼓舞、倍感信心。这所长期以来积极投身海南建设大潮,密切关注海南发展的本土高校,在海南建设自贸区(港)的道路上,以一所大学的眼界和担当,走在了前面。

 

 

 

部分媒体链接:

新华网:http://education.news.cn/2018-10-26/c_129979672.htm

网易教育:http://edu.163.com/18/1026/10/DV1OGD6P00297VV9_mobile.html

新浪教育:http://edu.sina.com.cn/gaokao/2018-10-29/doc-ifxeuwws9188945.shtml

人民网:http://hi.people.com.cn/n2/2018/1028/c231190-32211590.html

海广网:http://www.hkbtv.cn/app/page/1030904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