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我校召开院长工作会议,就各学院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环境响应力和学院办学能力建设,响应学校学科专业建设新要求和高层次人才引进目标等工作进行说明。校长陆丹,副校长、教务长洪艺敏,副校长聂培尧、刘晓鹰,校长助理朱沁夫、隋姗姗及各学院院长出席会议。
院长工作会议
会上,各学院院长结合学院实际和学科特点分别进行发言,就如何及时掌握新时代国家和海南战略布局、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如何积极响应高等教育领域新形势、新政策、新变化,如何力争更多外部资源提升学院办学能力建设等方面各抒己见。
副校长、教务长洪艺敏作《2018年学校学科专业建设要求》主题发言,详细说明了我校学科建设(硕士授予单位及专硕点建设)和专业建设的推进要求。根据国务院学位办对新增学位授予单位的要求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学校要对标找准短板,制定切实可行的推进计划,扎实完成各项任务。各学院、各专业要深入学习,了解和把握好《国标》要求,根据要求开展专业建设,做好新增专业建设,做好专业评估工作,做好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副校长聂培尧对学校教学质量监督保障工作做情况说明。他表示,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教育教学质量,各学院要特别重视,院长作为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要将教学质量作为工作的重要一环下大力气去抓,认真负责、加强督导。下一步,学校将依托教学质量监控委员会和教学质量监控处,按照工作条例,继续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和管理,齐心协力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各学院院长分别进行发言
副校长刘晓鹰对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进度进行通报,安排和部署下一步工作计划。他强调,各学院要以“倒计时”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开展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快速响应学校外部环境变化和内在发展需求,卓有成效地完成人才引进目标。
会上,校长助理朱沁夫对学校科研奖励办法的调整进行说明。
校长陆丹作总结发言,“各学院院长能够实事求是地对标工作,履行责任,值得欣喜”。他表示,各学院都能找到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突破点,对于如何抓住变迁环境中新出现的机遇,“大家只有对的,没有错的;只有对得更准,没有对歪;只有对得更多,没有对不上”。环境变化引发的办学思考,各学院要整体把控,做好深度思考,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
陆丹指出,三亚学院办学就要开门办学,既要有国际视野、行业视野和专业视野,更要有随社会变迁不断变化的响应力。当前,海南迎来新的历史发展契机,这既是学校发展的新机遇,也是新挑战。“正确的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新的利好政策导致新资源再生,但归根结底人才是第一资源。随着海南整体环境的变化,学校干部更要有危机意识,反复思考,精准对标,要学会重新界定个人身份、个人角色、个人价值及所创造的价值。陆丹勉励学校全体干部要注重能力提升与专业素养的积累,学习能力、学习愿望不能差,学习亦是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人学习,要学会对标同行思维,学院间也要彼此多交流,尽量避免盲区。
(文图:徐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