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我校教师参加中国(海南)―东盟智库论坛 共话“一带一路”建设

发布时间:2017-10-12浏览次数:2文章来源:三亚学院


近日,由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指导、海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海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中国(海南)-东盟智库论坛”于博鳌顺利举办。中共海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肖莺子,海南省社科联专职副主席、省社科院副院长詹兴文李星良出席论坛开幕式。我校副校长、人事长车怡,人文与传播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张美云,教师李浩,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赖伟均4人论文顺利入选并受邀参加论坛,与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等国的100余位专家学者共话“一带一路”建设,共商文化交流合作。


论坛1.png

中国(海南)――东盟智库论坛


本次论坛主题为“加强文化交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是为贯彻落实省第七次党代会精神,推进海南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引导国内外社科专家积极为海南与东盟的合作交流建言献策。与会专家学者就如何充分发挥海南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的作用,加强海南与东盟各国双边合作等话题展开深度研讨。


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肖莺子指出,海南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积极融入、参与和建设“一带一路”既是必须承担的国家责任,也是海南推进开放、加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智库要秉持合作共赢的理念,积极构建合作机制和平台,以研究促共识、以研究促合作、以研究促发展,促进海南与东盟的人文交流,增进民心相通。


1张美云教授在会上作主题发言_副本.jpg

人文与传播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张美云作主题发言


会上,人文与传播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张美云教授以印度尼西亚为例,作《“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汉语学校现状及其对华裔新生代中华文化认同的影响》主题发言。报告分析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汉语学习的总体情况,针对现实需求提出应对华文教育现状的相应策略,并介绍了我校与印尼等东南亚各国高校开展的合作情况


14882530186689375.jpg

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杨秀萍一行莅临我校参观交流


近年来,我校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积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高校构建合作机制和平台,在国际交流合作、海洋发展合作、“大三亚”旅游经济圈等方面发挥高校优势,互联互通,深化务实合作。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杨秀萍一行专门莅临我校参观交流,表示将大力推动和指导我校与东盟各国拓展教育、文化、旅游等方面的新合作,搭建双方人文交流重要平台。今年2月,我校与泰国博仁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拟建中泰东盟国际学院,开展“3+1”、“2+2”等留学生培养模式。


14816225342612073.jpg

党委书记、校长陆丹与泰国博仁大学名誉校长Boonserm Weesakul签署合作备忘录


学校围绕与东南亚各高校开展高等教育领域合作,还成功举办了“东南亚国家大学及高等教育机构代表圆桌会议”,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柬埔寨等国7所高校达成合作共识,成功签署合作协议,大范围拓展了我校同东南亚各国人文交流的新平台。此外,学校的“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三亚学院印度尼西亚研究中心”也已在教育部成功备案。学校将吸收借鉴国外高校先进办学经验的同时,加大对东盟文化的研究力度,创新办学路径,与不同区域高校共同推进全球教育合作,全力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14937142014480711.jpg

东南亚国家大学及高等教育机构代表团访问我校




(文图来源:人文与传播学院)

(编辑:徐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