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走近校领导】多元格局的2016!――大学生记者专访校领导车怡

发布时间:2017-01-13浏览次数:2文章来源:三亚学院


编者按:


岁末年初,我们在辞旧迎新中回顾过去,着眼当前,谋划未来。2016年,学校顺利实施“十三五”发展规划,这一年,三亚学院人在新的行动起点上蓄势期远、凝心聚力、持续奋斗,全面开启了“十三五”发展的新征程,在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深远意义。


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学校教学、科研、党务、学工等各条战线主动作为,各学院各部门共同发力,以扎实的工作成绩、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优异的办学质量为学校“十三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新年伊始,本网专门开设《走近校领导》、《走近院领导》专题,陆续刊发大学生通讯社记者对话部分校领导和院领导访谈实录,共同分享他们2016的不同体验,共同展望2017愿景。


AP0A0282的副本.jpg

车怡副校长接受大学生通讯社学生记者专访


学生记者:请问,您主要分管那些具体工作?

车校长:负责人力资源管理国际合作交流工作。

 

学生记者:您分管的这些工作,2016年的整体情况是怎么样的?

车校长:2016年是承上启下的一年,既是上阶段工作的收尾,也是下阶段的开始,我们实际的工作角度首先考虑的是怎样在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框架和新一轮发展战略引领下,去定位人力资源管理和国际合作交流两项工作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讲,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围绕学校战略核心,进一步落实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和相关配套工作,启动了“亿元人才引进计划”,设计和完善各类人员职业发展通道;全员目标管理模式下的绩效模式初步搭建完成;进一步规范了岗位职责、建立管理模型和工作模型;与学校发展战略相呼应的大学文化进一步解析即将进入研讨论证阶段;本年度职称晋升、中青年干部、教师外出培训、出国游学等培养均达到建校至今最好水平人力资源建设各项工作的创新发展思路初步形成

国际合作交流更广泛的多元合作交流新格局按照向好的态势逐渐形成。学校同丹麦尼尔斯布劳克哥本哈根商学院合作办学项目正式招生;三亚学院伯克莱国际学院揭牌成立,丝路商学院落户北欧、南亚、东盟、中亚等地,学校同美国托马斯大学、泰国博仁大学、巴基斯坦信德伊斯兰大学等共建教育国际化办学协同体;国际学生规模、生源地数量、国际师资学历层次和聘请质量实现新突破,国际合作工作的品质有所提升

 

学生记者:您认为促成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车校长:首先是学校宏观方面的导向,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了明确发展目标,即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民办大学,要成为民办高校的旗帜和标杆,所以各项工作都应紧紧围绕学校战略核心,逐渐趋近于这个目标而努力。其次,学校经过生存创业、二次创业的过渡,进入了卓越发展时期,新一轮战略的确定有利于各项工作具体发展,目标明确、定位明确、职能模块清晰。还有,整个战略核心最重要的侧重面,即是“以学生为中心”,所以各项工作都是从这个角度出发,尽量贴近学生。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虽不与学生每天面对面交流,但实质上是人的管理和服务,是师资队伍和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离学生并不远。同样,国际合作交流从深刻内涵上讲,是对学校自身基础核心能力的提升,这也关乎到学生的课程、专业、学科,包括校园文化建设等等,会给我们注入新鲜元素和先进元素。

 

学生记者:2016年,学校对外合作交流成果很多,您认为最有特色、最具成果的是哪些?

车校长2016年,学校与国家发改委国合中心成立丝路商学院并不断拓展建立丹麦、巴基斯坦、泰国、东非和中亚国家的合作商学院,成立了民办高校首个公共外交研究中心,与丹麦合作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顺利实施并形成一定的辐射效应,同欧盟国家及俄罗斯及俄语语言国家合作的深入以及国际学生在“琼州杯”海南省国际学生汉语与才艺大赛中实现四连冠等等,其实这是学校国际合作交流的一个个侧面,从整体规划视角看,这是一些基础性、铺垫性的工作,是找到“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的发展契机和创新点“十三五”期间,国际合作交流工作应该更贴近学校整体目标,从整体布局上进一步突出学校特色,我们希望把国际合作的内涵不断深化和丰富起来,以一种共同的思维、美美与共的思维在学校国际合作工作中努力创新

 

学生记者:2017年,学校在国际合作方面还有什么新目标和新计划吗?

车校长从学校的角度,致力于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为学生搭建更广阔的学习平台,实施更多的学分互认、学生交换、海外学习和海外实习等;学校将继续推动丝路商学院建设,争取将其塑造成响应国家战略、对接区位优势、创新型的跨境教育典范。加快与国外高校建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着力增加1-2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开发国际学生生源地,继续同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实施骨干游学访学、科研项目合作等,从机构建设、项目建设等方面实施更多举措,丰富国际交流合作的多元性。同时,国际合作也更应该关注为学校自身发展带来的先进元素和发展新动力。

 

学生记者:新时期,学校对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有什么新举措?

车校长人力资源和人才队伍建设整体更加关注战略核心,即“以学生为中心,以进取者为标榜,以教育为情怀”。我们会在人力资源机制、政策、制度以及整个思维导向和激励导向建设上,重点把握和突出学校战略核心理念,创造人才队伍精进的利好政策条件更好地实施激励举措,优化人才成长环境。从数量、质量和结构上全方位规划人才队伍建设的同时从聘任、岗位、培养、薪酬等人力资源职能模块突出人才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进取者”导向,并不断探索人才引进新型模式。

 

学生记者:学校之前推出了“亿元人才引进计划”,这个计划从推出到现在进展如何,实施效果怎么样?

车校长:“亿元人才引进计划”是学校在省市共建三亚学院重要战略期间,面向全国,启动的一项重大人才计划,现在看来效果还是很不错的。未来,围绕学校卓越发展时期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着力点,就是积极探索新型人才引进模式,大力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及有实力、有影响力的学科专业带头人和学科专业团队,作为学校特色专业建设、智库建设和“大师名师”学科专业团队建设的支撑。

 

学生记者:学校的全员目标管理方案将在什么时候正式实施,突出的重点是什么

车校长:目前,全员目标管理的基本思路已经确定基本方案已经完成,将在下学期逐步深入到各项工作中,以更好地服务学校新的战略指向。其实,全员目标管理是在前期已有的管理基础进一步扩大、深入和规范,最终形成一种现代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同时,从绩效管理的过程中去体现全员目标的责任制,除关注个人绩效之外,更加关注团队绩效。然后,以个人绩效、团队绩效、学校绩效整体提升教职工职业化水平和工作品质。

 

学生记者:2017年,您对我们学生有什么新的期望和寄语?

车校长:英国女王2016圣诞致辞中讲道:“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有机会去做伟大的事 ,但是,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平凡的事”,我很愿意去响应。我希望三亚学院的阳光学子,在拥有天然古老灵气的落笔洞旁,在得天独厚的热带生态环境中和学校独特的文化氛围里,用伟大的爱去做每一件平凡的事不断积累,愉快学习、健康成长,更好地走向社会。




(文图来源:大学生通讯社 贾梦泽 张作锰)

(编辑:徐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