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丝路商学院】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 培养复合型跨文化管理人才

发布时间:2016-08-03浏览次数:3文章来源:三亚学院


    丝路商学院是由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协同发起的一个“跨境”高等教育平台。该平台以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为目标,致力于在全球65个国家、44亿人口、22万亿美元经济总量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构建100家丝路商学院,为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国际产能合作培养复合型跨文化管理人才。


揭牌.jpg

三亚丝路商学院”揭牌


三亚丝路商学院是由三亚学院与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合作共建,是丝路商学院的首批发起单位、全球丝路商学院教育第一站。学院立足海南国际旅游岛,面向南海、东南亚周边国家开展高等教育研究与人才培养、校企融合的双向合作。
    
发展契机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同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环太平洋国家战略上的对接,中国已经和数十个国家签订了国际产能合作和自由贸易区的协议,不断加大对外投资力度。中巴经济走廊、中国与东盟互联互通产能合作,加速推进中老、中泰铁路、中缅陆水联运项目合作,围绕在澜湄边境地区建立经济区、产业园区、投资区、交通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种种举措使中国同东南亚地区合作的领域和深度逐渐扩大。


201655192327950.jpg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曹文炼教授在致辞中表示“与三亚学院的合作是一个成功典范”


随着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国际产能合作的空间增长为全球丝路商学院区域协同创造条件。跨国公司大量增多,客观上需要大量熟悉沿线国家风俗习惯、历史文化和法律法规,具备无障碍沟通能力的跨文化管理、贸易、相关项目策划与运行的专门人才。


教育理念
    

  丝路商学院整合国内外优质教学资源,组建专业团队。目前,学院打造一支国际化程度高、专业能力强的教学团队。


教学计划中,开设全球商科通用培养课程、专业特色课程和校企融合项目实践。设立“社工”学分,组建外语或专业课程学习小组,加强培养学生的外语沟通能力、策划能力和组织能力。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需到全球其他丝路商学院或学校国际合作办学院校方接受至少一个学期的理论学习,或在所在国合作项目平台上参与实践教学,以此强化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商业实践能力。


发展前景
    

  目前,三亚丝路商学院已与法国埃塞克高等商学院、丹麦哥本哈根商学院、巴基斯坦信德伊斯兰大学的跨境联动合作机制已达成合作意向,并将陆续落地。同时,借助跨国企业资源,突出产学研一体化合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20165692849944.png

海南省教育厅报道我校与丹麦合作办学颁中丹学校双文凭


丝路商学院以构建新型商业文明、推进成果转化为宗旨,对外传播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经验和商科教育成果,对内引入全球商科教育的最新知识,形成适应中国经济发展、商学教育研究多方协同的共赢局面。


三亚丝路商学院将携手国际同行,共同提升办学品质和综合竞争力,助力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规划和经济发展,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增光添彩。




(文图来源:丝路商学院)

(编辑:徐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