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经校务委员会研究,我校决定成立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根据 “十三五”发展规划中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的目标要求,结合服务国家海洋战略的海南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学校整合现有优势专业,加大服务于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计算机科学相关专业群建设,实现专业资源的共享和利用,充分发挥集群效应,全力打造特色学科。
关于成立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的决定
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是在优化学科专业基础上,整合划入原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含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网络工程方向)、软件工程专业及计算机公共教学部。
围绕行业和区域产业发展新趋势,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是学校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路径。在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成立仪式上,党委书记、校长陆丹强调,“十三五”规划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一场新的技术革命深刻改变和影响着世界。成立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是三亚学院紧跟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重要部署,是学校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和学科建设的重要举措。
校领导洪艺敏表示,成立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是“十三五”期间,学校在筹建三亚大学过程中对专业布局和特色学科建设的整体考量,切合学校的发展定位和学科规划要求。她表示,信息技术革命使社会正在从信息化向智能化转变,信息与智能工程作为大数据的核心技术,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和巨大应用需求,高校不仅要适应信息时代的变革,还要更好地引领变革。同时,根据海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12个重点产业之一――信息产业以及我校“十三五”发展规划中重点建设计算机与电子信息类专业群的目标,学校将加大力度探索构建特色学科,着力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洪艺敏指出,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的成立,一方面将大力推进我校信息与智能工程的本科教育和专业建设,积极发展紧密服务于海南国际旅游岛国家战略和三亚国际热带滨海旅游精品城市需要的相关专业;另一方面将提升全校师生的科学素养和信息素养,使其全面系统地掌握计算机与电子信息技术知识。新学院的成立还将为旅游、人文艺术、经济管理、休闲健康等其他专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使之相互支撑,实现专业资源的共享、延伸和拓展,形成协同发展格局。
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专业建设规划
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负责人表示,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的学科建设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工程实践素质过硬、个性特长突出的高质量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及培养质量等方面与国际接轨,采用双语教学、实践教学、第二课堂等多途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院还将拟建单片机虚拟实验室、软件机器人实验室、信息与智能基础实验室、图像处理和机器学习实验室,以搭建高水平、高性能智能系统实验平台,开展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应用、商业智能等相关科学研究,为区域发展和地方应用服务。
据介绍,我校根据自身发展目标定位,以互联网+和大数据应用为基础,利用信息化方法和工具努力搭建支持教学、科研、管理、生活服务各方面工作的校园信息的数字化应用,在传统校园基础上构建数字校园空间,提升运行效率,扩展校园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
(文:徐滢)
(图: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