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我校在白鹭苑东湖厅召开思政工作委员会扩大会议。会议对我校思想政治工作转型实施方案进行解读,对转型思路、目标任务、运行体系、制度保障作出重点阐释,对辅导员队伍向思想导师“六师”角色转型做出明确要求。党委书记、校长陆丹要求全校思政工作队伍统一转型认识,提升专业能力,转变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全校思想政治队伍的工作效能。
党委书记、校长陆丹首先从四个节点回顾了学校办学十一年来高度注重党建和思政工作的经验。他表示,学校的快速发展受惠于国家大力发展民办教育的方针政策,得益于海南省委省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和省委教育工委的有力领导。校党委一开始就明确提出了以党建促校建,办“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好大学”的工作理念,各级党组织认真落实学校党委的工作理念,学校党建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也多次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2015年9月,海南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李秀领在海南省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高度评价我校党建工作成果,认为我校党建工作认识有理论高度,党建促校建路子正、抓得严、做得实,是高校党建工作的先进典范。
我校召开思政工作委员会扩大会议
4月1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三次会议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并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民办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会议强调,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要坚持和加强党对民办学校的领导,设立民办学校要做到党的建设同步谋划、党的组织同步设置、党的工作同步开展,确保民办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陆丹指出,学校党建工作要始终深入贯穿落实中央精神,坚持正确定位,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教育活动中,树立正确的信念和信仰,坚定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信心,坚定民办高等教育能够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的信心。
为进一步适应高校自身转型发展,提升工作品质,构建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高度契合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我校根据中央和教育部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工作实际,经校党委党政联席会议研究,通过《三亚学院思想政治工作转型实施方案》,旨在构建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格局和新体系。
党委书记、校长陆丹在2015海南省党建工作会议中做工作汇报
陆丹表示,2015年11月,校党委首次提出思政工作转型思路以来,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第十八届五中全会宣讲会、“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党务干部培训会等形式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学习和研讨,为进一步推动我校思政工作转型夯实群众基础。学校从制度入手,出台党建工作方案,坚持党要管党、党管思想、党管稳定、党管士气、党聚人心的职能,在廉政建设、作风建设、党务干部和文化建设四个方面进一步完善机制体制。
会上,陆丹还重点解读了我校思想政治工作转型的运行体系和具体实施方案。思政工作运行体系中,要建立分类管理制度,齐抓共管,职责分明,同向用力。校党委作为一级责任主体,是思政工作的重要领导力量;党总支作为二级责任主体,要主抓党支部、分团委工作;思政工作委员会作为日常分管责任主体,既是思政工作的组织者、监督者,也是自我评价者;各职能部门统筹管理各分支机构,要做到与学校党建工作同向、同步、同调。
陆丹提出,通过实现思政工作机制、工作队伍、工作方式的有效转型,配合协作,推动思政工作在学校整体系统中发力、见效,让思政工作队伍成为大学文化建设的生力军、大学文化的传播者,助推健康大学文化建设,促进学校教学科研等各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对辅导员队伍“六师”角色转型重点培养,重点强化。
与会人员认真学习聆听会议内容
校领导沈建勇就思政工作转型任务作细化说明,对阶段性转型任务的工作项目、工作内容提出具体要求。他表示,思政工作转型方案是思政工作系统性、思考性的总结,为我校思政工作转型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清晰的发展目标,是对思政工作队伍职业发展规划的纲领性文件。他期望全体思政工作者以此为抓手,精准解读、身体力行地推进各项工作,将思政转型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惠及师生。
沈建勇提出思政工作转型的三点注意事项,一是代表党委行使思政工作权限的思政工作委员会要明确解读思政工作转型实施方案,针对每年开展工作情况,详细、科学、准确地列举工作清单,这是一项巨大考验和严格要求;二是二级责任主体的党总支要自我提高、自我约束,明确职责,坚持专业化、科学化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三是高度重视辅导员“六师”工作转型,把握发展机遇,在党总支书记的指导和引导下,迅速转型、更快成长,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打通成长通衢。
同时,针对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沈建勇提出三点要求。一要提高思政队伍工作专业化、效率最大化,不断提高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二要培养自我宣传的意识和技巧,二级学院和各党总支要及时总结工作特色和工作亮点,定期汇报。校级职能部门应根据报送材料,加大宣传力度,完成相关党刊、专刊等材料内容,每月整理工作简报,报送省市相关部门领导审阅;三要学会利用微信等新媒体公众平台,将其作为正能量思政工作的宣传平台、引领平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推动思政工作的快速转型升级。
会上,针对思想政治工作专项实施方案中的任务要求,明确提出要重点加强辅导员队伍“六师”(“学业导师”、“思政导师”、“社会化导师”、“心理辅导师”、“职业辅导师”、“生活助理师”)角色转型,推进思政工作队伍转型。其中,学业导师是基础,为学生提供专门化学业指导,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基础性的角色,是全程性工作;思想导师是重中之重,帮助学生把握人生方向;生活助理师是常务角色,重在培养师生感情、积累思政导师指导学业生涯工作经验,提高工作效能。社会化导师是核心价值,促进学生正确三观的形成和健康人格培养;职业辅导师是教育角色新的专业要求,也是学业指导师角色的接续;心理辅导师是专业角色,既是面向所有人的常态工作,也是面向是重点阶段、重点人群的特殊工作。
会议指出,“六师”是职责所在,基本工作内容是确定的、可量化的,接受领导的对象和接受任务的类型、指向也是确定的。应不断加强工作的系统性,统筹安排,将计划内和计划外的工作合理到八二开的比例,确保精力集中、主要任务集中,学校将不断为思政队伍进一步搭建和优化工作平台,也将通过制度设计和工作检查,确保思政工作队伍的工作效能发挥。
校领导沈建勇、贾朋社,思政工作相关行政部门负责人,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分团委书记、副书记出席会议。组织部部长刘庆生主持会议。
(文:徐滢)
(图:印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