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我校在书山馆中报告厅召开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交流会。会议通过分析上学期各学院行业调研报告的完成情况,要求各学院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方向,深化目标、定位和规格,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完成好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党委书记、校长陆丹,校领导洪艺敏出席会议,各学院院长、主管教学副院长、院长助理、各专业主任(负责人)、全体教务员及教学管理人员参加会议。
我校召开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交流会
校领导洪艺敏就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总体框架进行说明,对专业调研的目的、要求和问题进行总结梳理。她表示,课程体系建设是完成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各学院需进一步明确和完善通识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体系和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三大类建设。通识课程体系是培养人才的基本素养,由共同基础课、通识核心课和第二课堂构成;专业课程体系是培养人才的核心能力,在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和综合实践的基础上,应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促进多方向、多渠道的就业模式;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作为培养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载体,要加强在专业入门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创业理论课和创业实践课的合理规划。
洪艺敏指出,自上学期开展专业调研以来,各学院结合学科特点阶段性地完成了行业调研报告,为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提供了参考。专业调研的目的是确定专业培养方向和人才培养标准,构建新的专业课程体系。各学院在调研中对行业需求、毕业生走向、高校人才培养情况及行业人才标准等方面有了充分了解,以此找到专业能为和应为的方向,从而进行差异化发展,确定符合学校发展要求的人才培养方向。
会上,洪艺敏提出下阶段教学工作的重点方面:第一,要有效对接海南省12个重点产业布局,开展专业调研,加强旅游产业链的开发,在“旅游+”、“+旅游”、“互联网+”上不断创新、力争突破。第二,做好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注意人才培养的前瞻性、滞后性和岗位的适应性,对培养方向、使用规格和培养要求应细分精化。第三,提炼和整合课程资源,做好课程设计,并对新一轮专业调研的进度提出要求。据了解,学校将在本学期完成课程体系的整体构建工作。
产品设计专业、会计学专业分别做示范交流
交流会上,艺术学院和财经学院两个专业做示范交流。艺术学院产品设计专业主任侯明明作《课程地图建设思路与应用设想》专题报告。课程地图作为一种可视化的工具,应包含教学计划和具体课程两个层面,根据课程地图应用设想雷达图及不同阶段的能力需求,指导学生的学习轨迹和路径,逐步提高其基本素养和岗位核心能力。财经学院会计学专业主任石丹作《会计学专业行业需求调研汇报》,从学生就业与考研、公务员两类毕业生走向出发,通过对毕业生、高校和企业三方面的深入考察,提出基于行业标准和非行业标准基本素养、核心能力和外延能力的“课程+活动”模块设置,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
会上,各学院还结合专业调研和课程地图绘制情况进行现场讨论。对专业调研中调查方法、数据分析、行业标准等问题进行广泛交流,为下一步工作开展提供建设性意见。
现场讨论
党委书记、校长陆丹指出,中国高等教育始终随着中国社会变迁、经济转型发展的变化而变化。社会不断分化出新的行业和行业规则,高校人才培养要与时俱进,要能够满足社会需求,解决当下的问题。人才培养方案是所有教学规范的宪章,也是所有教学规则的宪法。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的使命,也是我校发展的必经阶段。因此,学校高度重视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强调结合行业标准、学校定位及区域要求,加大力度,科学规划,稳步实施。
陆丹还进一步分析了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创新创业课程的课时安排、培养定位及目标能力要求。在厘清不同课程设置、不同培养定位的基础上,应该瞄准地方、瞄准行业,既注重大学生基本素养和专业素养的培养,也要注重其职业发展和创业能力的强化。
陆丹表示,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过程,是各学院领导班子成员重新审视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的过程,是深化履职能力的体现。各学院领导班子成员要通过自我培训和相互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完成对专业发展的认知和规划。他勉励与会人员坚守教育情结和情怀,既保有对传统学术的的敬畏精神,也要有担当精神,用大学之道、应用之术,不断提升专业态度和专业能力,扎实推进新一轮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共谱学校卓越发展新华章。
(文:徐滢)
(图:刘晓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