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三亚市白鹭公园保护管理规定》正式施行,作为三亚市第一部地方法规,这是一次民主立法、科学立法的社会实践。我校法学院积极参与该法规起草的全过程,成立专项课题组,全力配合三亚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对法规的修改和完善,成为高等院校与地方立法机关通力合作、服务社会的成功典范。
据悉,白鹭公园是本市最大的公园之一,地理位置优越,生态环境良好,是三亚市民重要的开放性休憩场所。近年来,随着三亚市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和开发,公园生态景观和自然环境破坏情况严重,社会公众对公园立法保护的呼声较高。因此,三亚市人大市政府高度关注,要求立法保护白鹭公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促进社会法制文明建设,有效地推动三亚市:“双修”、“双城”建设,维护公众利益,真正实现“让绿于民、让路于民、让景于民、让海于民”的社会目标。
法律诊所成员现场发放《公民学法手册》
法学院结合学科优势,积极参与该法规起草制定的全过程。成立专项课题组,实地调研和走访基层,为法规的制定提供详尽的一手素材。结合白鹭公园实际情况,从起草法规的严肃性、公园规划编制、批准备案程序的严格性、实体上的禁止性和处罚严厉性等几个方面进行修改和完善,真正做到规划好、建设好和保护好白鹭公园。同时,法学院在全国法律诊所教育委员会支持下,创建的三亚市唯一的“法律诊所”也积极开展了有关白鹭公园保护法的法制学习和宣传工作,面向公园周边的游客和市民发放《公民学法手册》,借助民众的力量更好地推动该法规的贯彻和落实,为白鹭栖息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家园。
法学院副院长刘雅斌教授接受三亚电视台专访
近日,法学院副院长刘雅斌教授接受了三亚市电视台《今日三亚》栏目专访,对《三亚市白鹭公园保护管理规定》进行详细解读。他表示,立法保护白鹭公园是迫切的、必要的,其针对性和实效性对三亚市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法规的制定和实施,能够唤起广大市民和游客的环保意识,使其自觉遵法,全民共同参与三亚市国际滨海旅游精品城市的建设。
法律诊所成员在往白鹭公园进行普法宣传
生态环境是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生命线,保护生态环境是从政府到社会、从领导到市民的普遍共识。《三亚市白鹭公园保护管理规定》的制定,是凝聚人心、汇聚民智、集聚民意的过程,是市委坚持党领导立法、人大主导、政府配合、政协献智、市民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各方通力合作的结果。此次法学院与市委的通力合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法学院将始终坚持办学使命,注重提高教学质量,主动关心社会、服务社会,推动三亚市环境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生态文明、法治文明和物质文明共同进步。
(文图来源:法学院)
(编辑:徐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