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会专家发布报告 我校在2015年中国民办大学办学质量百强高校中位列全国第四
1月6日,第九届高等教育展望论坛在我校书山馆隆重开幕。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原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教授,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别敦荣教授,教育部评估中心原副主任李志宏教授,武汉大学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主任邱均平教授,玉林师范学院校长贺祖斌教授等来自全国多所知名高校的教育专家受邀参加本届论坛。党委书记、校长陆丹教授,校领导沈建勇、洪艺敏、刘晓鹰、车怡、顾斌出席论坛。与会专家就本届论坛主题“大学通识教育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分别进行主旨发言,并与我校各学院院长、教学副院长展开深入探讨,为学校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办学定位,进一步开阔思路、拓宽路径、科学评价指标提供智力驱动。论坛由校领导洪艺敏、刘晓鹰分段分别主持。
会议现场
建校10年来,我校已9次成功举办“中国高等教育展望”论坛。此次论坛主题为“大学通识教育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全国知名专家齐聚我校,分享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前沿思考。每届论坛召开之际,学校广纳专家意见,进行学术交流,为未来发展吸纳改革意见与对策,论坛上精彩的的思想碰撞与对话不断成为三亚学院办学的重要思想成果,并转化为学校未来发展和建设的重要导向。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原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教授提出通识教育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应注意的四个问题
会上,与会专家就通识教育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理念模式、学科专业、课程模块、教师评价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就大学办学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进行分析。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原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提出关于通识教育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应注意的四个问题:要深刻认识到社会公众接受高质量高等教育迫切需求与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短缺的主要矛盾;要分析教育环境内外部的复杂性和高校外延发展与内涵建设的关系;要厘清通识教育和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要明确科学定位、多样化发展和依法治教的发展理念。他强调,高校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成功的核心是学校内涵建设水平,其中关键是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对大学办学声誉的认可。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别敦荣教授提出要加强应用型人才的通识素质教育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别敦荣教授以台湾科技大学通识课程设置为例,深入剖析通识教育的价值追求和应用型人才的素质结构,提出培养应用型人才通识素质的思路和路径。他强调,应用型人才的素质教育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螺旋上升,呈现出由低到高、由单一到多元、由简单到复杂,由微观到宏观的特点。通识素质教育不仅要着眼于应用型人才的现实就业需求,还要着眼于应用型人才的终身发展,这对教师和学生也提出了相应的更高要求。
武汉大学中国教育质量评价研究中心主任邱均平教授就中国高等教育评估工作进行深入分析
武汉大学中国教育质量评价研究中心主任邱均平教授就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的意义、做法与结果进行深入分析。他指出,高等教育评估工作主要围绕学校办学资源、教学水平、科学研究和学校声誉四个方面展开调研。通过评估工作,能够深入了解我国高校资源、力量、成果、效益及影响力等方面的分布和发展情况,有利于各高校发挥优势、明确改革方向,有针对性地提高办学水平。
玉林师范学院校长贺祖斌教授分析《中国民办大学办学质量评价研究报告(2014-2015)》
玉林师范学院校长贺祖斌教授就其研究课题《中国民办大学办学质量评价研究报告(2014-2015》进行分享,报告显示,目前民办大学占高等教育在校生数30%左右,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其发展规模和办学质量引起社会高度关注。针对未来发展,报告建议民办大学应确立应用型办学定位,推动民办大学转型发展;扩大应用型专业设置,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变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调整师资队伍结构,加强应用型教师队伍建设。
在《中国民办大学办学质量评价研究报告(2014-2015》中,在根据教育投入(人力、物力、经费)和教育产出维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校声誉)等评价指标遴选出的2015年中国民办大学办学质量百强高校中,我校位列全国第四。报告显示,我校发展规模、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和社会荣誉等方面成绩卓著,已走在全国民办高校的前列,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发展理念和路径也得到与会专家的一直认可和好评。
党委书记、校长陆丹教授对与会专家表示欢迎,他说,大学是为未来培养人才的地方,高等教育应具有前瞻性。在市场经济转型的今天,高等教育应跟上市场的脚步,跟上产业发展的需求,要培养社会认可、市场接受的应用型人才。办学十年,我校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通过本届高等教育论坛,学校将不断地研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教育发展规律,促进未来卓越发展。
陆丹强调,一流的高等教育关键在教育水平上,体现在人才培养质量在社会细分市场中所具备的竞争力,体现在社会认可度和满意度。我校不断积累资源、蓄积力量、提升水平,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陆丹表示,应用型人才培养注重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提升,通识教育注重学生德育品质的培养。目前,学校已开设部分人文通识课程,未来将进一步调整人文通识课程比例,通过人文通识课程的教育,使学生能够应对人生方向性问题,树立正确“三观”,从而实现自身的职业展望和社会理想。
陆丹在总结讲话中高度评价了此次论坛的重要意义,称与会专家的建议对学校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启示。学校将从国家管理部门、办学者、研究者和评估者等四个维度去综合审视高等教育发展,系统思考如何办学、如何破解办学难题等诸多问题。他强调,各学院负责人应汲取专家们的建议,跟进高等教育发展,系统掌握办学规律,积极应对和解决当下面临的困惑。学校还将组织各学院进行深入学习和交流,将此次论坛的收获内化到各学科、各专业的实际发展中。
陆丹在接受海南电视台、海南日报等媒体采访时表示,学校将综合审视高等教育发展,提升办学品质
论坛中,各学院院长、教学副院长同与会专家进行对话交流。旅业管理学院院长柴勇对评估高校的分类方法提出建议,将重点高校、一般高校和民办高校的发展态势进行区域划分,依据研究方向量化考核。艺术学院院长陈博就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如何进行新专业的选取和设置;在对接行业中,如何衡量人才需求的标准等问题展开交流。与会专家的意见高屋建瓴,在学校管理、办学、科研和评价四个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
今年,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强力推动下,高校的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及管理制度都在发生改变。我校的小班授课与课程论文、基于慕课的思政课教学、人文通识课等教学改革正在有序推进,此次论坛将为学校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升办学品质、提高教育质量提供新的智力驱动。
与会专家合影留念
(文:徐滢)
(图:印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