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首届国家治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书山馆报告厅举行。会上,三亚学院国家治理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党委书记、校长陆丹教授,副校长洪艺敏、刘晓鹰等校务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主任沈关宝教授出席大会,来自包括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商务印书馆、《学术研究》、《三联周刊》、超星视频等传媒出版单位的海内外专家学者30余人与会,共同见证三亚学院国家治理研究院的成立。
成立大会现场
12月1日晚,三亚学院国家治理研究院召开成立预备会议,会议由我校学术委员会主任沈关宝教授主持。会议通报了研究院成立的筹备情况。经研究决定,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何包钢教授(协同)、三亚学院陆丹教授(本校)任研究院院长,中共中央党校韩庆祥教授(协同)、三亚学院王海明教授(本校)任研究院副院长;国家行政学院周文彰教授为学术委员会主任,三亚学院沈关宝教授(本校)与来自商务印书馆、中央党校、复旦大学等单位的7名专家学者为副主任,丁学良、王绍光等38人为学术委员会委员。预备会还对《三亚学院国家治理研究院章程》进行了审议。以上学者作为三亚学院国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员,一应任职由三亚学院校长聘任。
2日上午,首届国家治理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三亚学院国家治理研究院成立大会在我校顺利举行。会上,党委书记、校长陆丹教授首先对与会专家学者表示欢迎,他表示,“今天是三亚学院的一个喜庆的日子,也是在国家治理学术层面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陆丹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收获了很多的成就,积累了很多的经验,期望研究院的诸位学者秉持读书人传统的家国情怀进行科学严谨的学术研究,卓有成效地于国于民有所贡献。同时,在国家治理研究层面,陆丹也期待诸位学者既看到现代化的同质性,也不要忽视文化多样性这一人类社会发展繁荣所不可或缺的要素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影响。
周文彰教授代表与会学者祝贺三亚学院国家治理研究院的成立
国家行政学院周文彰教授代表与会学者对三亚学院国家治理研究院的成立表示祝贺,他表示研究院的成立即是一件于国于民的大好事,也意味着三亚学院在学术研究上一个新研究领域的开辟。研究院将进一步贴近中心、服务大局。在新时期国家转型的关键期,国家的主流仍是和平与发展,管理理念逐步改进,治理体系不断现代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如何创新管理、协调管理是新时期的新任务。研究院将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重点突破、协同共进,开展好研究工作,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首届国家治理国际学术讨论会由沈关宝、何包钢教授分段分别主持,香港科技大学丁学良教授、复旦大学韦森教授及著名学者吴思先生等就“国家治理的评价标准”、“转型期现代国家治理”、“国家治理的历史回顾与经验”、“党的决议的生成与落实模型”等问题进行主题发言。会上,与会学者还围绕“国家治理的调适机制”、“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交流。
学者发言
在下午的分组讨论上,专家们还就三亚学院国家治理研究院的工作机制、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何包钢教授指出,新生的三亚学院国家治理研究院在不断发展过程中,根本的立足点是要具备客观性,他建议,对研究院的发展应进行量化考核,对研究课题进行年度性跟踪,以记者招待会、年终报告等形式公开发布,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国家行政学院周文彰教授指出,本次学术研讨会汇集了国内外一大批国家治理研究专家,发言有分量,成果有意义,会议有价值。研究院应当重点研究政府和老百姓关心的问题,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
讨论交流
党委书记、校长陆丹教授在总结讲话中强调,三亚学院未来的建设发展中,将同以往一样与政府、学界、企业多方协同,积极开展良好合作,搭建好平台,守护好平台。同时,在研究院研究的执行和服务上,将借鉴已有成熟经验,协同运作。陆丹期望,在国家和地区治理的研究上,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循社会主义法治框架,坚信中国法治的未来前途,客观考察诸多社会要素和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具体背景,耐心做事,寻求合理化的办法和路径,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出应有贡献。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