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聚焦十三五,迎接新学期――学校召开迎新工作会议

发布时间:2015-09-08浏览次数:1文章来源:三亚学院


  9月8日下午,学校召开迎新工作会议,全面动员、部署迎新工作。党委书记、校长陆丹做重要讲话,从“十三五”规划解读学校发展,强调要把学生的成长作为现代大学办学的核心;校领导沈建勇总结暑期工作,强调迎新注意要点;校领导洪艺敏主持会议。学校各部门、二级学院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议现场
  陆丹表示,经过多年的奋斗和积累,学校此前所播下的种子渐渐有所收获,各种高层次合作不断。暑假期间签约国家发改委国合中心、时尚集团共建时尚健康产业学院和研究院,是我们的一个发展的新起点,未来还有更多想象空间等待着大家努力探索。目前,学校正在拟定“十三五”规划草稿,目前已经过几次修改,初步获得了校务委员会的一致同意。接下来将会尽快征求各个部门、学院的意见。“十三五”规划将在学校“出世计划”和“十年卓越进程”的基础上制定学校发展战略。


陆丹提醒所有与会者,学生是一个现代大学办学的核心
  陆丹强调,学校在“十三五”发展阶段将继续坚持教学型院校定位不动摇,瞄准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做出特色,同时,还将寻求多方式、多途径的人才培养出口。通过协同体计划,为“应用型”三个字做出更丰富的诠释,也为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者和教育者,为学术研究和学术探讨,为年轻学子们的学习和成长留下更大的空间。学校将紧抓机遇,开放办学观念,提升办学层次。通过不断的努力和积累,凝聚一个让省、市各界、师生家长放心满意的大学。

  陆丹指出,当学校的人才培养变成进出口一体化的时候,两个观念要引起重视:在部门工作上,除了要按照上级要求做好常规工作,更要注重为人才培养体系助力,配合完成人才培养方案;在二级学院工作上,二级学院要有办学的思想,校、院两级各司其职,各有任务,学院不仅仅是一个教学单位,更是一个面向社会、面向竞争的组织,要直接对学生的由入到出全环节负责,以打造学生的竞争力来强化自己的吸引力。在“十三五”建设当中,一个专业的兴废存亡,将发展到由学生的选择来决定的程度。目前,面对全社会对民办高校所存在的传统视角和社会心理的偏差,我们要有眼光、要定心、要坚持、要按照自己的特色走下去。

  面对未来的改革,学校对课程进行模块化组合,每个模块要对接岗位群,以岗位能力作为模块要求,模块之间进行的组合将是学校下一步进行跨学科、跨学院人才培养的方案基础。瞄准岗位能力需要的课程模块设计,是落实学校“让学生更好的走向社会”的办学使命的核心抓手。陆丹提醒所有与会者,学生是一个现代大学办学的核心,当许多大学着眼于名家、楼宇、科研的时候,没有把学生的喜爱和成长放到最核心的位置,没有建立环环相扣的体系来服务这个核心。而三亚学院最重要的就是要坚守这个核心,下一步,学校将讨论课程模块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对于上学年已经试行的小班授课,成效明显,今年将进一步推行,教学要向课堂要质量。


校领导沈建勇全面总结了暑假期间的学校工作
  校领导沈建勇全面总结了暑假期间的学校招生、宣传、科研、协同体、校园美化工作并在会议做了逐项通报。其中,从整体招生情况看,生源质量提升,学生报考热度不减。就业工作获得了2015年教育部全校高校就业工作50强,7月30日在教育部举行了隆重的授牌仪式。科研上暑期海南省社科联出版《海南社科文库》,我校3本学术集入选,占出版总数一半。获得三亚市院地科研项目9项,新增市级实验室1个。三亚学院国家治理研究院工作启动。受三亚市政府委托,由陆丹校长领衔的三亚智库建设启动。对外合作方面7月由省教育厅牵头签署了和南京财经大学的合作框架协议;8月与国家发改委国合中心、时尚集团共建时尚健康产业学院和研究院。会上,沈建勇还对新学期开学的安全和后勤方面的问题进行强调,提醒大家要继续坚持抓好“四禁”,建设好文明校园。


洪艺敏强调,课堂建设要让同学们“觉得不来上就会留下遗憾”
  校领导洪艺敏对新学期教学管理工作做了详细的说明。针对新学期即将开展的课堂改革,洪艺敏强调,课堂建设要让同学们“觉得不来上就会留下遗憾”。要从整体的课程设计上下手,把入学活动纳入通识课程体系,对一些有条件的专业,让新生们在入学前去实地看一看,增加一些对于专业的感性认识,都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各部门负责人也在会上与大家沟通了各个条块的工作,全体与会人员在掌声中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