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我的航海日志(四)热情的华侨迎接我们回家

发布时间:2015-08-31浏览次数:1文章来源:三亚学院


【编者按】
   
  通过科学研究、校政校企合作等一系列举措,我校主动融入“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目标及海南省海洋战略的实施。日前,航海家艺术家、单人无动力帆船环球航海中国第一人翟墨先生到我校演讲,带来丰富的海航经历,激荡起我校师生久之已有的航海热情。应翟墨先生之邀,我校体育学院教师颜正、学生王楠跟随翟墨先生一同起航,重走海上丝绸之路,目前他们已顺利完成了海上丝绸之路马来西亚站的航行。
   
  本网现开辟“我的海航日志”系列文章,分享他们在海上的生活,遇到的故事,用文字记录这段不一样的航海之行,以飨读者。

 热情的华侨迎接我们“回家”
   今天,我们的计划是登上马六甲参加当地华侨的欢迎仪式。九点半我们出发向马六甲的港口靠近,看着马六甲的整个轮廓慢慢呈现在眼前,越来越清晰。可是,十点半却突降暴雨,船队停止前进,原本越来越清晰的马六甲被大雨遮挡的什么也看不见,船也被海浪推的左摇右晃。可此时船长却淡定的拿出洗澡的东西在甲板上美美的冲了个澡,船长告诉我们在远洋航行的船只上,船员们都是用雨水洗澡的。


准备登上马六甲时突然到来的暴雨
   大约一个小时后雨停了,不远处的马六甲也变得清晰,我们开始准备登岛。由于马六甲港处于落潮,我们的船只无法入港,于是石油选择用船上的救生艇做交通工具登上马六甲。不料救生艇由于很久没用有些漏水,所以船长一边开船我一边用碎布条堵漏水的小洞,万幸的是最终我们成功登上了马六甲,愉快的开始了马六甲的观光之行。

  马六甲给我的感觉就像是旧时候的中国,如果你想体会老旧的中国风,强烈推荐去马六甲,我个人感觉它比中国更中国。走在马六甲老城区的街头根本不觉得是在异国他乡,反而像是在老上海或者老香港,基本每一家店铺的老板都可以用流利的中文和你交流,让我感觉十分亲切。


马六甲街头骑自行车巡逻的警察
   除了观光我们还去了超市,储备航行时所需要的食材等,为之后的行程做准备。一切准备就绪后已经差不多七点,我们要赶去参加当地华侨为我们准备的欢迎晚宴。真正出了国门才感觉到华人是那么的团结,当地华侨就像迎接家人回家一样接待我们,舞龙舞狮,盛情款待。


当地华侨舞龙舞狮,热情的接待我们
   欢迎晚宴结束后我们乘小艇赶回船上迅速准备,因为21号凌晨四点我们要出发赶往下一站博得森,预计航程32海里。
   凌晨三四点被船长叫醒准备出发,到达博得森港也就四五个小时。记得在快到博得森港的时候问颜老师,上岸后最想做的事是什么,颜老师毫不犹豫的说“来一瓶可乐”,怎么也想不到此时能满足的喝一瓶可乐也是一种享受。实际入港后我们得到的远不止一瓶可乐,船队还没进港就听到震天的锣鼓声,原来是当地华侨舞龙舞狮在欢迎我们。欢迎午宴我被安排和许多老华侨一起用餐,华侨们关切的问我关于这次航海的种种,包括我们在船上怎么吃饭,怎么睡觉,怎么联系,有没有遇到狂风暴雨等等,就像和家里的长辈唠家常一样,非常的亲切,那顿午餐也吃的很惬意!


我们在博得森受到当地华侨的热烈欢迎
   这一段行程充满着温情,每次入港都有一种归家的幸福感,这或许正是这次航行最大的收获吧。下一程是兰卡威,也是我们参与的最后一站,现在的我全心的投入到出发前的准备工作中,只求不留遗憾的完成这次航海之行。

相关链接:

我的航海日志(一):准备就绪 向着大海出发
http://www.sanyau.edu.cn/a/index/xinwensudi/2015/0617/2743.html

我的航海日志(二):船上的生活
http://www.sanyau.edu.cn/a/index/xinwensudi/2015/0625/2756.html

我的航海日志(三):大海上的日子
http://www.sanyau.edu.cn/a/index/xinwensudi/2015/0709/2810.html


(文图来源:体育学院  王楠)
(编辑:刘晓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