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日前,学校新闻网推出留学志系列故事,让读者了解泰国博仁大学的习俗,看到莫斯科国立大学的魅力,领略沃罗涅日国立大学的风光。如今,我们继续关注海外游学的阳光学子,分享他们的辛酸喜悦,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今天让我们走进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看看国际酒店管理学院的彭姗同学在美国的那些故事。
从不习惯到习惯

左边是我校国际酒店管理学院彭姗
对一个从未出过国门的人而言,初到异国他乡肯定有很多的不习惯,但是每当有人问起“彭姗,在国外生活还习惯吗?”我总是会做出肯定的回答,因为不愿让家人担心,也不愿让他们觉得我后悔来到这里,反而,在这里的这些日子,我已把所有的“不习惯”变成了习惯。
要说不习惯,最大的困难就是语言。在国内的语言学习环境受限,我也没有经过雅思托福的训练和考试,口语并不是很好。而且学校不会因为我刚来这里就专程开设语言课程,我和所有的本地学生一样的上课,一开始只能听懂一小部分,然后慢慢适应,现在已经能听懂百分之七八十了。
我身处国外,必须要和人开口交流,生活学习都离不开语言,虽然不习惯,但是全英文的语言环境却促使我的口语有了明显的提高。
这里的课程学习

圣地亚哥州立大学标志性建筑
我在圣地亚哥州立大学主要的课程是酒店管理和餐饮管理,上课模式基本上是教授讲课,学生分组讨论,进行课堂展示,最后考试。国外的课程安排没有国内那么多,但是其余的时间都用来完成作业和任务,例如做项目、小组作业或是自我展示,这些内容很多而且很耗时间。
就上课而言,大部分是没有课堂签到这一说的,所以有时候会有同学不来上课,但是来上课的人都不会说小话,大家非常尊重教授。上课期间师生的互动比较多,可以畅所欲言。
虽然国外的课程安排没有国内多,但是考试却是非常频繁。基本上每周就有一个考查,每月还有月考,另外还有期中、期末考试,还要写固定数量的论文,所以课业上也并不轻松。
生活上的磨合

圣地亚哥城市建筑
虽然在语言和学习上渐渐适应,但是生活上很多细节还需要进一步磨合。就饮食而言,我是真的很不适应,这边只喝冷水,不怎么吃蔬菜水果,饭菜也不太喜爱,我每周最期盼的就是和朋友出去吃点中国菜。
虽然饮食上有些不适应,但是在这里也有很多开心的事情。周末的时候会和朋友去爬山、野营或者是参观博物馆,美国的很多博物馆都是免费开放,这些活动既有利于身体健康,也开阔视野。我曾去过洛杉矶的盖蒂博物馆、薯片岩、伯雷戈沙漠州立公园、波奇水族馆,还参加了一场正宗的西式教堂婚礼,打了一场夜间高尔夫,体验了很多不一样。
我很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平台,让我可以走出国门,看看外面的世界,我很珍惜在圣地亚哥的每一天,期待着回到学校后更好的自己。
(文图来源:国际酒店管理学院 彭姗)
(编辑:刘晓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