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校庆献礼立足海南本土发挥专业优势――传媒学院举行毕业设计作品展

发布时间:2015-05-28浏览次数:2文章来源:三亚学院


  毕业的钟声敲响,各个学院开始了紧锣密鼓的毕业答辩,对毕业生而言,这是大学四年专业学习的一次考核,也是向自己交上的一份答卷。传媒与文化产业学院别出心裁,立足海南本土产业,与专业紧密结合, 举行了一场别具内涵的毕业设计作品展。
 
视界那么大,我想带你去看看


传媒展厅陈列的优秀作品
   5月13日,传媒与文化产业学院毕业设计作品展在书德楼传媒展厅拉开帷幕,展出作品为广告学、动画专业毕业生创作,作品内容丰富多样,有广告策划、vi设计、平面海报设计、微电影、动画短片设计、动漫角色设计和创意插图等。

  据了解,这些毕业设计作品均是同学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独立完成的。在选题上首先立足海南本土,贴合海南发展,与行业密切联系,尽可能将作品运用于实际,达到艺术与商业,个性与创意的统一,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与实践相连,与历史重逢


答辩现场
   除了广告学和动画专业外,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毕业答辩也颇具特点。答辩分为视频组和音频组两场,毕业生向老师们展示自己的作品,说明自己在创作过程中所担任的角色。随后答辩老师根据学生作品的吸引力、艺术性、现实性等诸多考核标准向学生提问,并在剧本、拍摄、剪辑等方面给出自己的评价和建议。

    
《海南记忆》海报
   在视频组答辩会上,学生作品《海南记忆》获得指导老师的广泛好评。这是一部以探寻海南历史和遗迹为题材,以文化精神“传承”为主题的专题纪录片。和一般纪录片不同的是,《海南记忆》透过80、90后的眼光,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向大家介绍海南的历史文化,引发人们对历史文化保护的深刻思考。导演苏伟民介绍说,他和团队成员希望通过这种形式提高人们保护历史文化的意识,就像宣传语说的那样,记忆并不遥远,历史就在身边。
 
通过声音,看见故事
    
  播音专业视频组的答辩精彩纷呈,音频组答辩也备受关注。毕业生作品纷纷展现出了很多有海南当地文化特色的优秀剧目,如广播剧《红色娘子军》、现代评书《史话海南——冼夫人传》、广播节目《走读海南之发现黎族》等。评委老师们也从声音造型、语言演绎、以及后期制作等方面与学生进行了深刻交流。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主任张慧鑫老师说,自己对学生的评分标准不仅仅在于作品做得多么完美,多么精致,而在于学生在这里面花了多少心思,对个人能力提升了多少。

  
书德楼报告厅外陈列的作品海报
    传媒与文化产业学院以专业创作的形式进行毕业答辩,是以课程实验、媒体实践和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基础,以全新的教学模式为依托,以综合型艺术人才培养为目标完成的一次教学创新,不仅检验了学生对自己专业水平的掌握,更为毕业生搭建一个展示设计成果、拓展就业渠道、促进交流学习的平台。
 
(文图来源:传媒与文化产业学院)
(编辑:刘晓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