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校庆献礼我校阳光学子与环球航海家翟墨同行重走海上丝绸之路

发布时间:2015-05-04浏览次数:2文章来源:三亚学院




我校学生合唱团在欢送仪式上演唱《送别》
    5月1日,航海家、艺术家、“单人无动力帆船环球航海中国第一人”、我校特聘教授翟墨离开三亚,再踏征程,领航重走海上丝绸之路。下午4点,我校师生代表如约和三亚各界团体一道为翟墨举行欢送仪式。

 
4月30日翟墨在书山馆报告厅作航海演讲
   此前,翟墨应邀到我校进行演讲,讲述了作为一名中国人,通过航海,向世界传递中华文化及海洋精神的历程。健美的形象传达航海的激情,朴素的语言讲述精彩的故事,无数次激起在场师生热烈的掌声。当听说三亚学院今年将拥有自己的第一艘帆船时,翟墨还向阳光学子发出一起同行“海上丝绸之路”的邀请。

 
陆丹为翟墨颁发特聘教授证书
   演讲现场,党委书记、校长陆丹代表向翟墨颁发特聘教授评书。陆丹表示,翟墨先生的到来,激荡起三亚学院师生久已有之的海洋热情,面对即将起航重走“海上丝绸之路”的翟墨先生,陆丹说,每次你远航出发时,请记住,在岸边中总有三亚学院人为你送行,当你归来时,祖国为你守护的无数灯火中,总有三亚学院人的一窗灯火为你期盼。
 
   党委书记、校长陆丹在与翟墨交流中说,中华民族拥有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悠久文明,在海洋文明方面,中国同样是最早的领导者之一,郑和、玄奘等先行者都用自己的行动在航海史上留下了中国人不可磨灭的一笔,可他们个体的努力并没有产生对文明发展进程本身带来新的作用和驱动。近代以来,中国海洋文明逐渐落伍,但翟墨先生用自己的行为去不断唤醒和证明着中国人的海洋意识。陆丹借用媒体对翟墨先生的评价说,“他一个人,抵得上一个海洋学院”。 
 
   一个小时的演讲中,翟墨讲述了他航海历程中的种种奇遇,如何面对失语症与自语症,如何在一个陌生的地方通过中餐馆“找到组织”,如何考察不同的文化艺术,以及误闯美军基地的惊险经历。翟墨在演讲中提到最多的是海洋与强国的关系。他从郑和下西洋讲到近代中国的屈辱史,继而讲到海上丝绸之路。翟墨说:“我就是想通过自己的航海经历让国人增强海洋意识,意识到真正的强国必须是海洋强国。一些欧美学者说中国的文化是‘黄土文明’,他要改变世界的这种看法。”
 
  当他航海路过拿破仑的流放地圣赫勒拿岛时,上岸后直奔拿破仑的墓地。面对墓地前的留言簿上各种语言唯独没有中文,翟墨挥笔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你曾经说过,中国是一头睡狮,一旦睡醒,世界将为之而震动。这次我来,就是告诉你,中国这头睡狮已经睡醒了。
 
  在和师生的互动中,翟墨被问到是什么信念支撑他去航海时,他的回答是“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世界上还有那么多地方没有被认识”。而当被问到为什么他已经取得那么大的成就却仍保有航海激情时,他说“此次航行在文化上是‘重走海上丝绸之路’,但对于个人是全新的挑战”。当听说三亚学院今年将拥有自己的第一艘帆船时,翟墨还向阳光学子发出一起同行“海上丝绸之路”的邀请。
 
  充满传奇经历的演讲激起了演讲现场所有人的热情,这所南中国海边最美丽大学校园里的学生更是被这样的海洋精神所激荡和感染,想要投身航海事业和南海建设发展中。据介绍,我校已经设立了亲水运动管理、邮轮游艇管理等前瞻于海洋经济新业态的专业。同时,通过科学研究、校政校企合作等一系列举措主动融入“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目标及海南省海洋战略的实施。早在2010年,三亚学院就成立了“海洋研究所”,由“中国深潜之父”的海洋专家朱继懋教授领军,为海南的海洋科研工作打下了基础。2012年,海洋研究所与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签约共建。4月29日,该校还与中国科学院三亚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人才培养基地、学术交流、科研项目、学生实践等多个层面开展深入合作,形成战略发展协同体,服务南海发展。
 
  据介绍,此次翟墨领航重走海上丝绸之路整个航程超过一万海里,途经新加坡、马来西亚、斯里兰卡、塞舌尔、埃及、希腊、马耳他等7个国家,最终抵达目的地意大利,三亚将是此行跨出国门的最后一个站点。

报道链接:
 
海南在线
http://news.hainan.net/gundong/2015/05/01/2357801.shtml
 
三亚政府网
http://www.sanya.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astersite/syyw/201505/160824.html
 
三亚新闻网
http://sanya.hinews.cn/system/2015/05/01/017529610.shtml
 
《三亚日报》数字报
http://epaper.sanyarb.com.cn/html/2015-05/01/content_5_2.htm
 
人民网海南视窗
http://news.0898.net/n/2015/0501/c231207-24699499.html


(校党委宣传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