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天涯创意写作研究中心给学生一个支点,他们能撬起整个地球

发布时间:2014-12-18浏览次数:1文章来源:三亚学院


培养创意型写作人才 服务蓬勃发展的海南文化创意产业
 
人文学院天涯创意写作研究中心揭牌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当听说读写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最基本的技能,人文学院的学生该如何靠“专”取胜。一个由传统学科组成的学院,人文学院如何谨遵学校办学思路,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进行思考、探索,是全院教师长期以来的工作。
 
  2012年,海南岛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建设,人文学院经过策划筹备、实践调研、资源整合,于今年9月,正式揭牌成立天涯创意写作研究中心,建设基于创意教学和研究的专门机构。
 
   “传统理论型专业培养现代应用型人才,创意型人才培养无疑是很好的方向。”该院副院长刘伟说,“创意型人才培养定位与蓬勃发展的海南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是办学所需,也是市场人才所需。”
 
  该中心立足学院,辐射全校,成立后吸引了师生的关注。不少热爱文学的师生纷纷加入其中,中心现有指导教师18名,学员155名;已进行了数次创意活动。与此同时,机构积极加强对外联系,汲取岛外创意教学成果,现已与福州书镜文化传媒,南开大学的文化素质教学部等重点高校研究机构建立合作。
 
创意来源于积累
灵感稍纵即逝 但创意写作可以训练

  人文学院担负着文学、人文教育和写作的责任,以学院为支撑,建立天涯创意写作研究中心,创作立足海南,彰显天涯本色。
 
  中心指导教师冯汝常副教授表示,稍纵即逝的灵感,很微妙,但并不神秘,它来源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积累。创意写作可以训练,“作家是可以培养的”。 冯教授相信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意训练相结合,教学效果会事半功倍。

  “我们的学生很有创意。”比如进行三亚天涯海角主题写作训练时,本来老师的着重点在自然风光层面,而学生提出可加入三亚历史、黎族发展变迁等内容,同学们没有停留在“来天涯海角看到的就是两块石头”的层面,他们知道,风景背后有历、有文化,更有积攒的人文价值。由此可见,有了丰厚的人文知识做基础,才更能激发好的写作灵感。


创意写作取经中华太极拳(图为我校太极协会会长、赵堡太极拳的第十四代传人范翔宇为中心学员做讲座)
  目前,该中心通过“天涯创意”、“落笔成文”与“蔚蓝计划”三个板块,分别对有关研究资讯进行分析、对创意写作任务与成果进行总结、对创意写作实训进行培育。

  虽然建设时间不长,但师生作品却不少。指导教师惠慧教授,朱国昌教授已出版多部文学作品;冯汝常副教授的多篇文章曾被《光明日报》、《天涯华文》刊载;中心学员还出版了《皓月当空》、《散步》等长篇小说;以及《山上月》、《恰似中山》等诗集。

  人文学院13级学生李思认为加入中心改变了她对写作的认识,以前认为写作仅是个人情感流露的表现,如今发现写作还是创作,是针对作品创造出相应的文化产业。
 
  艺术学院14级学生童爽的文学兴趣浓厚,加入中心后不仅学到知识,还能经常练笔。“在创作的路上能够认识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追梦,一起成长,是我最大的收获”。
 
(文:大学生通讯社 胡妙妙)
(图:人文学院网站)
(编辑:袁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