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自今年6月我校与美国公立常春藤名校迈阿密大学缔结姊妹学校以来,首批学生赴美交流、学术科研合作等项目已陆续开启。两校间本硕连读项目、高年级学生合作毕业设计、网络课程研究开发等系列合作项目也将逐一启动。与此同时,学校还将陆续派送管理干部前往美国迈阿密大学进行访学,全方位探究现代大学管理的方方面面,这一全新举措不仅体现了学校在国际化办学上的信念与章法,更是以国际化视野深化民办高校改革创新的必由之路。
首位赴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归来的艺术学院院长陈博用11个片段式的文字,记录了自己置身于完全陌生的环境下,在语言、文化、思维等方方面面的碰撞、交流与感触,以剪影的方式逐渐汇聚成了全局性的整体感知。
从10月20日起,新闻网开辟了“东行漫记·一个学者的访美手记”专题,每周连载陈博的这十一篇随笔,以飨读者。
题记
2011年,陆丹校长初次率团考察迈阿密大学,3年的持续交流,于2014年三亚学院与迈阿密大学缔结“姐妹学校”。两校开始系列合作,其中包括管理骨干的率先分别体验考察迈阿密大学前世今生的方方面面。
来到迈阿密大学,等于到了完全陌生的环境。由于语言不通,认知外部环境的途径非常有限。主要是通过在与环境产生沟通交集时的碎片化的感受,而逐渐拼贴形成整体认识——这也是我目前能够选择的唯一方式。考虑过先做一些案头功课,通过别人的描述对目的地有些了解。但是如同新生儿一样,完全依靠本能,对外部刺激作出反应的诱惑是如此强烈。所以还是选择了直接启程,且行且体验。
目录:
1、体面的年长者
2、简单规则
3、教室,很好
4、只对你说——公共区域的信息播报
5、健身与信仰
6、擦手纸与烤肉
7、国是 三三 迈阿密
8、课程设置
9、在迈阿密的食堂用餐
10、美国是个样子社会
11、审美素养
擦手纸与广场免费烤肉
在迈阿密,看到的男士卫生间少有超过设置四个马桶的,其中会设有一个无障碍的宽体蹲位。即使是在人数密集的购物中心和教学楼里也是如此。其他的设施还包括:不少于两个的面盆以及良好的照明;能把手背的皮子吹出涟漪纹样来的强力烘(手)干机;宽大的塑料垃圾箱。不少于两个的擦手纸盒——每个隔开的马桶蹲位里另外配有手纸盒——这个是专用于擦手的纸。对了,这里要说的就是卫生间里供应的纸。
都是大卷的纸,每盘纸卷直径得有四十公分,纸卷外面再罩个塑料盒子。这么样挂在墙上就是个庞然大物了。这种纸盒分感应的和手动的两种。所谓感应的就是你把手伸到纸盒下面,就会吱的一声出来一张纸。而手动的则是你要转动盒子侧面的圆形转钮,纸就会一点点的出来。面对这种情况,大家另有一种简易方法——都是直接扯住纸头往下拽。好用。一个月的时间里,每天都要出去,还没有碰到不好用或没纸的情况。
用的多了才发现,擦手与擦屁屁的卫生纸是不一样的。擦手的纸厚,毛茸茸的质感。方形,正好放的下两只并排的手掌。你如果仔细一点正反用,每次擦手一张纸足够。擦屁屁的纸和国内的尺寸一样,宽度有十公分吧。但它是单层纸。这有点奇怪,国内都是双层纸对不对。细想来,应该是怕单层纸一下就会渗透了——这个解释很合理吧。但是,这里却只提供单层擦屁屁纸。

人性化设计满足不同需要
其实,用多了能体会到,单层纸也好用——叠两层使用就不会有问题。在国内双层纸也是叠着用的。想起国内即使在机场航站楼的卫生间,很多也在马桶间里放一个纸篓,用来装费纸。对于迈阿密这里只提供单层的这种现象,我找到的解释是不易堵塞马桶。这样,卫生间里就不会出现费纸篓,不用放置疏通用的皮拔子。发现这个现象以后,专门对比过厨房用的吸油纸、面巾纸——能够看出每种纸的纤维密度都不同。
这是迈阿密的卫生间总是显得清清爽爽的原因吗?环环相扣的细节协调一致,在设定的系统中,每一样东西都能够充分发挥它应有的功能。
这和烤肉有什么关系?联系在于从“卫生纸”引出的第一个话题,即“供应充分,取之有度”。前者看到社会管理系统的服务水准,后者看到百姓作为有教养的国民的素养。青岛一同来的李老师,在聊天时曾经感慨:青岛曾经在有些公厕提供过如此服务,但总是被人一抢而光。这样子把公厕用纸一卷一卷的抽出来往家拿谁也抗不住,公厕随即废止了供应卫生纸的做法。其实,这话都说烂了,——我们知道,哪里都这样。某地举办活动,工作人员发放t恤时直接被人群挤了出来,之后被一抢而光,还相互厮打,其实平常都是看起来很和善的人。所以,在8月28日牛津镇举办的全镇人都参加的活动中,看着一排排免费供应的烤肉,薯片、瓶装水,还有各种免费发放的小礼物,我没来由的一阵紧张——这,这,这还不得抢疯了。
走到发放食物的遮阳蓬处,有志愿者递给纸盘子,附带着一张纸巾。然后可以挑选不同口味的烤肉。还有热狗和素馅汉堡,酱料、瓶装水以及袋装薯条在末尾的箱子里,任人自取。人人都吃的很开心,食量大的,吃完了再去拿。肉实在吃不下了,就找冰激凌吃。边吃边看乐队演出——很棒的老年乐队。警察挎着枪也摆个摊子,在给小孩子做信息登记。显然,没有旁边做彩绘的摊子人气旺盛——很多小孩子兴奋的炫耀刚化成的骷髅或彩蝶面孔。路边停着消防车,车门大敞,穿制服的队员在给小孩子免费发放儿童消费帽。腿脚不灵便的老年人,几个人一起找个视线开阔的地方。把轮椅排开,神态安详的晒着太阳,满头的银发和整洁的衣服,让人心里很是踏实。爵士乐队的歌手——很胖的女士,会间歇拎着个大口袋出来,边演唱边冲着台下广场挥洒一些糖果,引的小孩子疯抢。有几个随着音乐玩的很投入的女士也冲到前面,伸手抢拾,拿到一个就会兴奋的大叫着跑回座位。广场草坪上,摆满自带的轻便座椅,不同年龄的人就那样坐着,每首歌曲结束,礼貌的鼓掌。就这样子坐上几个小时,直到活动结束。

欢庆活动现场热闹且愉快
活动快结束时,听说剩下的烤肉就会被处理掉,我又去要了一个烤肉汉堡,准备带回去做第二天的早餐。在回去的路上,好多大学生也都人手一个纸盘子——和我一样都打包了。整个活动过程中,大家会很兴奋的指点喜欢的品种,敞开肚皮多吃几样食品,但确实没有让人不愉快的情况——争抢或弄出个袋子来狠命往里装。
这节日听说原来是警察和消防局合办,以普及安全知识为目的。随着大学在镇子里所占的分量越来越重,逐渐变成了每年一次以大学生为主而惠及全镇(当然也包括迈阿密大学)的欢庆活动,提供免费的音乐和食品。对于返校的迈阿密学生来讲,这顿大餐过后,就意味着假期正式结束,紧张的学习开始了。
阅读链接:
《东行漫记•一个学者的访美手记(一): 体面的年长者》
http://www.sanyau.edu.cn/a/index/xinwensudi/2014/1020/1992.html
《东行漫记•一个学者的访美手记(二):简单规则》
http://www.sanyau.edu.cn/a/index/xinwensudi/2014/1029/2143.html
《东行漫记•一个学者的访美手记(三):教室,很好》
http://www.sanyau.edu.cn/a/index/xinwensudi/2014/1104/2151.html
《东行漫记•一个学者的访美手记(四):只对你说——公共场合里的信息播报》
http://www.sanyau.edu.cn/a/index/xinwensudi/2014/1111/2161.html
《东行漫记•一个学者的访美手记(五):健身与信仰》
http://www.sanyau.edu.cn/a/index/xinwensudi/2014/1118/2177.html
(文图来源:陈博)
(插图设计: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