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教学入脑、入心是党委书记、校长陆丹教授对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要求。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围绕该目标进行了诸多探索和创新,近日教学研究工作又有新动态。
规范教学管理 严守教学质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了“首周听课检查”活动
新学期伊始,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了“首周听课检查”活动,行政领导和资深教授交替分组,听取了全体教师的首周首课。听课检查内容主要包括:教师是否提前15分钟到堂准备教学及测试教室的教具、空调能否正常使用,教师的教案首页、授课计划、学生名单、详细教案、教学大纲和电子课件是否准备齐全,首课班级的到勤情况和课堂纪律情况,并认真填写了《2014—2015学年春学期期初教学检查教师考核表》。
随后,该院又派出了武�隆⒑蠖�升、赖伟均、赵隽四位教师参加2014年下半年海南省《形势与政策》集体备课会,结合8月份在北京举行的全国高校《形势与政策》报告会情况,组织听取了有关专家就“学习全国职教会议精神”、“亚洲安全观与亚洲安全形势”、“抗日战争与中日历史问题之争”、“国际竞争方式新变化”、“乌克兰危机的多维透视”、“学习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人生信仰问题”等七个问题的专题报告,发挥教学组的集体力量,深度解读当前形势,丰富教学内容。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参加2014年下半年海南省《形势与政策》集体备课会
早在2008年,《光明日报》就曾关注报道过我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创新模式,指出思政课改革在贯彻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改变课程结构,把讲史与理论加以融汇综合,构建新的课程体系,使学生充分理解我国在现代化推进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和面临的问题。与此同时,改变授课方法,变灌输法为谈话法;改变考试方法,变笔答试卷为学习实践相结合。三方面的创新教学工作,都取得了可喜成果。
如今,针对90后大学生的群体特征,思政教学与时俱进,紧抓课程的时代性和实践性特点,开发了网络教学平台。尽管教学方式不断变化,但思政课教学管理规范和教学质量要求始终未变。
优化资源配置 提升思政教研水平

全体教师共同参与见证揭牌仪式
日前,“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民办高校德育研究院”在我校正式揭牌,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共同参与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民办高校德育研究院落户马克思主义学院,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吴潜涛教授任首席专家,学院五位教师被首批聘为专兼职研究员。
研究院发挥三亚学院民办大学的平台作用,整合与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科合作优势,通过设立课题,集结全国民办高校的研究力量,为民办高校的德育工作提供学术支撑和智力支持;组织全国性的高层次学术会议,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力求完成探索研究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变的研究任务。
一系列科研项目的落地实施,对培养我校思政教育的骨干队伍,提升教研水平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文图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袁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