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陆丹与新进教师谈为师之道新教职工培训首课开讲

发布时间:2014-08-20浏览次数:2文章来源:三亚学院



我校新教职工培训首课开讲 听党委书记、校长陆丹教授讲授为师之道
  8月20日上午,我校新教职工培训首课开讲。书德楼报告厅座无虚席,新教职工齐聚于此,听党委书记、校长陆丹教授讲授为师之道。

  陆丹首先和新教职工一起分析了东西方大学改革创新史。他说,不难发现,大学的创新路径是两条轨迹并行交织的发展历程:一方面,大学的学科知识不断分化、分层、分细,在此过程中产生竞争与创新,进而产生更大的想象空间;另一方面,大学学科知识也在不断进行跨界和交融,寻找集体的温暖,不同学科可以从不同视角去解读同一问题。
 
  当下中国,正发生着剧烈的变革,大学作为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创新必然带有深刻的时代烙印。经过数百年岁月的沉淀,大学承继了诸多优秀的经典传统,但也不可避免出现了许多同质化的发展乱象。对经典传统必取其精华,对糟粕必以改革去之,在这样的过程中,大学教师又该如何行为?
 
  陆丹勉励大家:“作为学者,大学教师首先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切忌人云亦云,要秉持严谨的科学精神,用自己的学习研究、比较探索,来回应时代下的大学改革之需”。
 
若有所思 体悟良多
  陆丹还强调,大学教师不但自己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还要以批判但不极端的思维方式,用平和的心态来传授平衡的知识。大学教师的重要职责是为社会培养有出息的年轻人,不仅传授知识,还要对其进行思维方式和人格教育。如何塑造青年人健康的人格,如何教会他们用科学合理的思维、积极向上心态去应对快速变化的社会,考验着教师本身的道德与心态。
  
  陆丹特别强调,大学教师要有开放的心态和头脑应对职业挑战。每一次课堂教学都是一次思想冒险的经历,在这种创造性行动中,如果你只是复制知识,就会显得相当无趣。因此,大学教师要以开放的心态和头脑应对职业挑战:要对所有知识保持开放的头脑;要对历史、世界、生活、传统等保持开放的思维;更重要的是,要对教育对象保持开放的态度。
 
  陆丹提出,大学要有教无类、民主管理、学术自由,需要各方面的努力。三亚学院办学近十年,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比如我校副高以上职称教师退休后能够享受公办教师同等退休待遇的政策支持。除此之外,为了能够让更多教职员工退休后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学校正与美国知名大学进行学术合作,共同研究“终身教授制”。
 
   “我们深知创建一所好大学,绝非易事,但我们一直努力,我们不仅是大学教师,更是一名真诚教育的劳动者”。 陆丹坚信,“我们全体教职工戮力同心促内涵建设,定能实现共建理想大学的夙愿。”
 
(文:袁欣)
(图:大学生记者团 陈昶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