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阳光学子玩转新媒体微时代展现大风采

发布时间:2014-05-06浏览次数:1文章来源:三亚学院

 
  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革新,社会传播介质和传播形式也在不断变化,从固定终端到移动终端,从网站、博客到微博、微信,新媒体应运而生。其快速的传播速度、丰富的信息总量、多样的互动特征影响和改变了整个世界,并不断俘获着大量年轻受众群体的心。
 
  认知新媒体、应用新媒体,被青年学子公认为时代潮流所需。近日,我校也刮起了一股强势的新媒体风,阳光学子利用“微平台”沟通着校园资讯,交流着热点话题,展现出青春新风尚。
 
微直播 扫描二维码看壹壹不舍晚会
 
晚会微直播预告
  “想看三亚学院壹壹不舍的晚会直播吗,还等什么,快快扫扫我吧。”五月四日晚七点,我校音乐学院主办的“‘yiyi’不舍·欢送10级毕业生暨11级舞蹈专业专场晚会在书德楼喷泉广场精彩上演,党委书记、校长陆丹与青年学子欢聚一堂,共度五四青年节。
 
  在现场,观众在观赏演出的同时,还不断通过扫描微信公众号“微联众”社区的官方二维码,参与晚会微直播互动。大量观众点击回复并参与评论,赢取精美奖品。
 
晚会话题引来热评
  记者了解到,“微联众”当晚共发布了30个晚会话题,共有近2000多名访客通过扫描二维码或朋友圈转发链接点击进入该平台浏览了晚会直播全程。“微联众”分享晚会精彩,“致青春、致同窗壹壹不舍”等主题引起了同学们的强烈共鸣,不少同学还通过微博、贴吧、qq等社交平台进行转发,形成了病毒传播之势。
 
  据音乐学院晚会组织负责人介绍,为此次晚会提供全程专业微博直播的技术团队并非校外机构,而是来自我校大学生创业团队的友情赞助,该团队由传媒与文化产业学院学生余剑宇、理工学院学生黄旭晖、人文与传播学院学生林碧菱等8人组成。他们有活力、有创意,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专业技能,正在积极进行自主创业,联合创办三亚微联众信息传播有限公司。
 
  余剑宇介绍到,该公司基于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打造集成了“微官网、微商城、微会员、微活动、微预约”等功能的微信公众服务平台。
 
微摄影  发见最美日晕
 
阳光学子手机拍摄日晕天象
  五四青年节当天正午,我校天空突现天文现象“日晕”,持续时长近一个小时,光晕使天空逐渐变暗,太阳周围不断出现红、黄、绿等颜色的交错变化,阳光在天空中映射出五彩的光环,为青年学子送来别样的青春祝福。
 
  日晕突现的第一时间,同学们纷纷拿起手机拍照更新微信动态,快抬头看天空,一句话快速疯传网络。“日晕,你看见没;三亚的天永远那么特别;希望太阳永远别生病;三亚的日晕有一种‘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即视感……”不到10分钟,朋友圈几乎全是有关日晕的话题,不少同学则感叹手机被日晕刷爆了。
 
法学院学生陈昶军微博发起“三亚最美日晕摄影pk赛”
  看到网络上的日晕疯传照,酷爱摄影的我校法学院学生陈昶军灵机一动,在新浪微博上发起了“三亚最美日晕摄影pk赛”,只要发布你拍下的日晕且关注提到@陈昶军@三亚学院大学生记者团,即可有机会抽选为幸运小伙伴并赠送“微博会员”一个月,大家快动起来,且拍且珍惜。在其1900多位粉丝的集体点赞传播下,该消息在网络迅速走红,并受到了海南当地媒体的关注。
 
  作为一名拥有实名认证的微博主,陈昶军可以算的上是个不折不扣的微博微信控,采访中,他向记者道出了热爱使用新媒体的心态:顺应时代潮流,第一时间了解社会热点,知晓朋友动态;同时,新媒体作为传播媒介,能为自己提供营销平台和话语表达的机会。
 
微时代 校园网络平台再给力
 
  2014年1月4日,党委书记、校长陆丹在第一届第二次教代会上代表学校“两委会”做题为《卓越目标近一步 卓越进程需加力》的报告,报告中网络一词共出现13处,网站一词出现了2次。其中总结十年卓越进程已有成绩时,校园建设工程部分用两个小点专门提及网络系统平台建设和网站建设;在对2014年总体工作思路进行解读时,报告用了两个小点专门提到学校网络建设的发展和要求,其中之一就是要建设好校园网络平台。
 
  这充分说明学校在面对新媒体迅速发展和师生对便利网络需求不断增长方面,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重视。开学以来,报告中所提出的校园网络平台建设的相关举措正在加紧落实。目前,学校教学办公区域已经实现了全wifi覆盖,方便了师生更快捷上网的初衷,满足了学生进行学习、实践、创业,老师开展教学、科研的需要。这些举措的不断推进,无疑会为师生更好的发展提供更多更给力的支撑。
 
 
(编辑:袁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