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校在书会堂举行2013——2014学年秋学期教职工总结大会
1月16日下午,我校在书会堂举行了2013——2014学年秋学期教职工总结大会。党委书记、校长陆丹,校领导沈为平、沈关宝、秦杰锋、王勋铭、沈建勇出席大会,全体教职工参会,会议总结学期工作,谋划未来发展,公布激励政策,鼓舞教职工士气。大会由校领导沈建勇主持。

党委书记、校长陆丹发表重要讲话
党委书记、校长陆丹发表重要讲话,他首先从关系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饭堂质量、住房政策、子女入学、退休养老福利待遇等方面开篇,对学校一直致力于为教职工更好地工作、生活、发展而提供理想环境、创造更高平台的努力方向及具体措施进行了简要说明,赢得了全体教职工的热烈掌声。
随之,陆丹与全体教职工围绕大学的内涵建设和大学教学评估、群众路线教育、民办大学发展三个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关于大学的内涵建设和大学教学评估,陆丹首先强调大学接受评估是大学的本分,是大学各级管理者、大学教师和职员的职责所在,是按照标准办学的基本要求。
陆丹谈到,大学教育教学质量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大学教学和大学的科研、社会服务、文化培育和辐射等一同包含于大学教育的概念中,大学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是对大学教学为核心(包括办学条件、两支队伍、科学研究)的质量评估,是对大学教学质量基础建设的检阅。他将大学迎接评估类比为学生迎接考试,通过考试,整理思路、充实知识、总结经验、弥补缺失;同样,大学通过合格评估,对大学的办学信心和信誉,也是一种鼓励。

校领导王勋铭代表校党委、校行政做2013年学校工作总结
关于群众路线教育,陆丹表示,群众是建设和推动大学发展的根本力量,本学期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我校开展以来,学校在一心一意谋划和推进事业的同时,更多的关心群众的愿望和利益,经过努力,目前学校治理结构进一步明确,党委会、校务会、学术委员会、教代会(工会)各司其职;各二级委员会更有益于集思广益,专家参与、群众监督。一系列保障群众参与学校建设和监督管理制度的出台有利于学校发展和竞争力提升,有利于师生进步和满意,更为重要的是它逐渐培育着三亚学院崇尚学术的良好生态,促进着三亚学院人遵循学术和学习规律,尊重学术和学习规范,尊重学术和学习成果,尊重学者学人学生的身份、地位、人格。
大学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实现推动大学的理念、文化进步,进而适应并呼应着社会进步。因此,从推动事业与关心人的起点出发,群众路线不仅促进了我校干部作风建设,更重要的是以此借力推动大学的全面进步。

校领导沈建勇主持大会
作为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的陆丹借大会之机,向全体教职工坦言自己以三亚学院的发展实践为探索基础,试图建构中国民办教育新的社会价值评价体制的志向。他认为,中国民办大学的存在意义,绝不仅仅局限于为国家提供办学效率的改革试验。因此,在对其评价时,只用现行的与公办大学一样的评估标准是必要,建构中国民办大学新的社会价值评价体制同样也是必要的。
陆丹在会上和教职工梳理了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三亚学院面临的政策、市场、区位发展资源和优势。理性辨识资源,客观评价得失是为了更好的科学谋划发展,陆丹勉励广大教职工一起理性分析学校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志同道合、愿景共同、努力共担、价值共享的探索中国民办大学改革发展新路径。
会上,校领导王勋铭代表校党委、校行政做2013年学校工作总结。他对教育实践活动、制度机制、学科内涵、科学研究、人才队伍、学生工作、国际合作、品牌宣传、办学条件9大项工作取得的成绩进行了通报;高度凝练概括了各学院、教学部过去一年的工作亮点,肯定成绩的同时提出了各项工作改进的方向和具体提升举措;明确了2014年学校工作的思路,提出要重点做好六大方面的工作:治理结构和科学管理效能提升,基层党建和党建科学化水平加强,以迎评促内涵建设,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一体化建设,信息化系统推动管理和服务效能提高,校园综合治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提升。

校工会主席贾朋社对学校教职工的相关福利政策调整进行了简要说明
校工会主席贾朋社还对学校教职工的相关福利政策调整进行了简要说明,进一步落实了工作能力、工作绩效与工作待遇成正比的配套激励机制,极大地鼓舞了广大教职工的工作士气,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基层活力,为做好新一年学校工作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文:袁欣)
(图:印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