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每周资讯汇编】营造浓厚科研学术氛围,创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平

发布时间:2013-10-18浏览次数:1文章来源:三亚学院



  周一到周五,一个需要辛勤付出的工作周期。本周的资讯汇编将为您暂时放松心情,开启周末的大幕。本周资讯汇编为您汇集了科研学术活动、新媒体助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毕业生就业指导等多个方面内容。请跟随编者的笔触,走进本周资讯汇编。
 
营造“崇尚学术”校园文化 我校积极开展科研学术活动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文军博士到我校开展学术讲座
  10月17日,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博士后徐东日教授,为我校社会发展学院的师生们带来了一场题为“朝鲜朝使行录与东亚共识”的精彩讲座。徐教授从朝鲜的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学等多个方面,为师生们呈现了朝鲜一个别样丰富的领邦形象。

  从9月份开始,社会发展学院已分别邀请了现任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中国城乡发展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曹锦清教授和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上海市社会工作协会副会长文军博士等多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了主题为“社会建设”与“亚洲社会发展”的系列讲座。学术讲座场场爆满,师生们在讲座中探究性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培养,也收获了许多学术研究上的先进经验。

  记者从科研处了解到,为了切实落实我校“十年卓越进程”和“二次创业”的工作要求,努力营造“崇尚学术”的校园文化。本学期学校将鼓励和提倡各学院在进行学术研究的同时,积极开展各级各类学术讨论和学术讲座,并将适时举办“专题学术周”活动。通过各项举措让师生们不断提升科研素养,培育更为浓烈的校园学术氛围。
 
信息平台助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信息平台助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在新媒体飞速发展的新时期,为确保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扎实的顺利开展,方便师生们及时掌握最新动态,各二级学院积极利用信息平台配合教育实践活动。旅业管理学院从本月开始组织各班团支部建立微信群,利用微信平台实时传递实践教育活动最新信息、及时发布学院最新动态。

  “微信平台的建立让我们能够随时了解学院动态并加以关注,为学院的建设贡献一份微小的力量。”同学们对微信平台的建立纷纷表示支持和欢迎。

  和旅业管理学院一样,其他二级学院的团支部也纷纷建立支部qq群、微信群,方便师生们的交流沟通。而我校团委早在去年就建立了三亚学院校团委官方微博。“学校开发网络互动平台,是为了让同学们能够更加透彻的理解党的群众路线,让同学们更靠近党。通过微博这些新的媒介形式开展组织生活,环境也会更宽松、自由、和谐。”我校团委相关负责老师告诉记者。
 
毕业生就业,指导先行


我校音乐学院副院长柴勇为即将毕业的学生做就业指导

  “走进校园是为了更好的走向社会。”这是我校的办学使命。在就业季即将来临之前,我校各学院已针对就业工作开始展开各项专题活动,帮助大四学生为“更好的走向社会”进行准备。

  10月11日晚,我校音乐学院副院长柴勇,围绕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如何在现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求职、就业等方面问题,为大四应届生做了一场内容丰富且细致的就业指导。随着就业指导的开展,“实战”的机会也随之而来,10月14日,艺术学院举行了该院本学年第一场专场招聘会。“学校给我们提供如此优越的条件,我们自然要好好把握,希望能够把四年所学所知都用上,能如愿的拿到企业的‘通行证’。”艺术学院大四学子王梓凌信心满满。

  就业指导和招聘会的开展,标志着又一个新的毕业周期正式开启,我校将竭尽全力帮助毕业生积极面对在未来的求职就业道路中面临的各种问题,让阳光学子更好的走出校园,走向社会。
 
我校教师圆满结束赴韩国访问学者活动


社会发展学院许寿童副教授圆满完成了为期一个月的赴韩访问学者活动,顺利返校
  10月7日,社会发展学院许寿童副教授圆满完成了为期一个月的赴韩访问学者活动,顺利返校。

  许寿童副教授在访问期间收集了大量学术资料,与韩国学界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先后访问了釜山的东亚大学、大邱的启明大学、首尔的东国大学和庆南大学极东问题研究所等韩国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并同这些大学的校领导和教授就学术交流、学生留学事宜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在赴韩访问期间,许寿童副教授还以“日本的历史认识问题与中韩的应对”为题,在东亚大学、启明大学和东北亚历史财团做了三次演讲,受到了到场师生的一致好评,并就许副教授的演讲内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本次学术交流与调查研讨,是应东北亚历史财团的邀请而完成的。东北亚历史财团是致力于东北亚历史研究和历史和解的学术研究机构,隶属于韩国教育部,每年从全世界招聘10名左右的访问学者。
 
我校教师赴五指山市进行科研考察活动


我校艺术学院学术委员会成员赴五指山市番茅村黎族织锦传习所开展科研考察
  日前,我校艺术学院学术委员会杨丹、杨洋、徐启春、马永超、陈睿均等五位老师组成考察小组奔赴五指山市番茅村黎族织锦传习所进行本学期第一次科研考察活动。

  考察小组根据本次考察对象“黎锦”,选择了五指山市番茅村作为考察地。五指山地区是最早建立黎族织锦传习所的地方。考察小组在当地黎族织锦能手、织锦传习所的创建者黄慧琼的引导下,参观了黎锦传习所,观看了织锦的全过程。“这次考察黎锦传习所收获很大,我们不仅了解了黎锦的历史还亲眼参观了其织造流程,这对我们今后的艺术教学方面有很大的帮助。”考察小组的老师表示此次考察受益匪浅。

  黎锦是我国海南省黎族古老的手工艺品,历史悠久。所有的黎锦织造过程,全部由纯手工完成。2006年5月被列入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编辑:思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