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人:李振钱(三亚学院图书馆馆长)
◆《看风景》
◇查尔斯·莫尔、威廉·米歇尔、威廉·图布尔著 李斯译
◇北方文艺出版社 2012年3月
美国深度旅游者、设计师、园艺家最推崇的园林书,把园林写得像诗一样美。全球著名风景历史学家为我们讲园林,讲风景,讲世界文化遗产!
《看风景》将带领你了解各种建筑和风景园林的故事和历史,展现全世界20多处人类最伟大的园林奇观,如中国的颐和园、圆明园、杭州西湖,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日本的桂离宫和龙安寺等,并有500多幅插图与之相配。像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风靡中国大江南北一样,本书也风靡东西方的许多国家,极富亲和力。作者以一种博学的才识和非凡的想象力,从一种新的角度重现了人与自然的特殊关系。
◆《论中国》
◇[美]基辛格著 胡利平、林华、杨韵琴、朱敬文译
◇中信出版社 2012年10月
《论中国》是美国前国务卿、“政坛常青树”亨利·基辛格唯一一部中国问题专著。他以一位资深外交家和思想家的独特视角,分析和梳理了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外交传统,从围棋文化与孙子兵法中探寻中国人的战略思维模式,特别是试图揭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战略的制定和决策机制,以及对“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抗美援朝、中美建交、三次台海危机等等重大外交事件来龙去脉的深度解读。作为历史的亲历者,基辛格博士还在书中记录了自己与毛泽东、邓小平等几代中国领导人的交往。
本书用世界视角、国际眼光重新解读中国的过去和未来,凝结了基辛格博士的战略理论以及对中国问题数十年的研究成果,注定将成为让世界认识中国、让中国重新认识自己的一部重量级作品。
◆《正能量》
◇[英] 理查德·怀斯曼著 李磊译
◇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2年8月
到底什么是正能量?科学的解释是:以真空能量为零,能量大于真空的物质为正,能量低于真空的物质为负。而在此书中,正能量指的是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 书中的内容深入浅出,为读者打开了一扇重新认识自己和他人的窗户,并结合多项实例,教会我们如何激发自身的潜能,引爆内在的正能量。
通过种种实验和数据,理查德·怀斯曼向我们阐释了伟大的“表现”原理,破除了我们过去秉持的“性格决定命运”“情绪决定行为”等认知。运用“表现”原理激发出的正能量,可以使我们产生一个新的自我,让我们变得更加自信、充满活力、也更有安全感。
《正能量》告诉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是带有能量的,而只有健康、积极、乐观的人才带有正能量,和这样人交往能将正能量传递给你。而人的意念力来自于我们内在的能量。
◆《曾经的辉煌》
◇托马斯·弗里德曼、迈克尔·曼德鲍姆著 何帆译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年9月
我们正面临着四种决定美国未来的挑战。我们正束手无策,而如果时机一再延迟,那么我们会无法将美国梦代代传承。在《曾经的辉煌——我们在新世界生存的关键》中,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专栏作家之一托马斯·弗里德曼,以及美国外交政策思想领袖之一迈克尔·曼德鲍姆,既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同时也在号召我们立刻采取行动。这两位作者一同对全球化、信息技术革命、国家财政赤字、能源消耗模式等四大挑战进行了分析,并仔细阐述我们如何做才能使美国保持持续的增长,以及在全球政治中的重要地位。两位作者对以下问题作出了解释:冷战的结束是如何麻痹了美国,使其没有及时解决上述这些困难;中国成功的教育发展、强大的工业基础和迅猛的技术进步是如何提醒我们“过去的美国”的成功之道;美国瘫痪的政治体系和受到腐蚀的核心价值观又是如何使得那些急需执行的政策受到了重重阻碍。然而托马斯·弗里德曼和迈克尔·曼德鲍姆相信,美国重新回到往日的繁荣和伟大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美国历史提供了五种成功秘方,只要继承这些传统。就能让美国人战胜目前面对的困难。在书中,他们仔细描述了那些还未丧失美国特有的勇敢无畏思想和行为的个体。他们认为最具生命力的美国传统的重新发现和第三党运动的开创将会激励我们,为这个国家走出深渊而指出了一条道路。《曾经的辉煌——我们在新世界生存的关键》不仅研究了美国目前的社会情况,同时为美国的重生吹响了号角。
◆《同一颗树——致兵落笔2012》
◇王致兵著
◇吉林大学出版社 2012年12月
作者是三亚学院学报编辑。本书大部分是2012年作者在南岛晚报上所撰写的专栏文章以及一些博客文章。内容基本上是一些对社会与生活中碰到的小事的记录、对社会事件的思考、思想情感的沉淀,作者从中悟出人生和哲学的道理。
◆《恰似东山山上月》
◇张正桥著
◇吉林大学出版社 2012年7月
本书作者是三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大四学生。该书是作者在大学三年学习期间习作的积累。全书分为三辑,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写出自己对社会、对生活、对爱、对人生等各方面的感悟与探索。
◆《海权、革命与现代的诞生》
◇林国基 王恒著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年12月
《海权、革命与现代的诞生》为“海国图志”第七辑,其“研究”专栏主题特选刊对与培根《新大西岛》及英国内战与现代性崛起的精彩研究作品。“国民阅读”栏目刊登乔治·凯南的《苏联行为的根源》一文,可一窥古人博览西学的捷径。“藏书”栏目亦呈献多篇妙趣横生的小品文,以飨读者。
全书以古典文本入手,探讨当下议题。以史观今,以外观内。
◆《遇见未知的自己》
◇张德芬著
◇华夏出版社 2008年1月
《遇见未知的自己》为华语世界第一部影响了数千万人的身心灵成长小说,销量过百万。《遇见未知的自己》借由我们每天都可能遭遇到的种种事情,帮助我们看到主宰自己人生的模式是如何形成的,又如何在操控我们的身心,并以故事的形式来分享张德芬多年的心灵成长感悟,来帮助我们解除现有的人生模式,帮助我们从思想、情绪和身体的桎梏中解脱出来,从而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找回原本真实、快乐的自己!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辛夷坞著
◇朝华出版社 2007年8月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连续81周领衔当当网图书畅销榜,连续两年青春类小说销量冠军,迄今销量突破60万。
该书讲述的是一个乐观向上的女孩的成长故事。自喻为“玉面小飞龙”的郑微,洋溢着青春活力,心怀着对邻家哥哥--林静浓浓的爱意,来到大学。可是当她联系林静的时候,却发现出国的林静并没有告诉她任何消息。生性豁达的她,埋藏起自己的爱情,享受大学时代的快乐生活。却意外地爱上同学校的陈孝正,板正、自闭而又敏感、自尊的陈孝正却在毕业的时候又选择了出国放弃了郑微。几年后,林静和陈孝正都出现在郑微面前,而工作后的郑微也纠葛在工作、感情甚至阴谋之中。郑微感情的天平,会倾向于哪一个呢?
◆《民主的细节——当代美国政治观察随笔》
◇刘瑜著
◇上海三联书店 2011年10月
《民主的细节:当代美国政治观察随笔(修订版)》是作者过去几年给一些期刊报纸写的专栏文章结集,其中主要是给《南方人物周刊》的文章。全书中以讲故事的形式,把“美国的民主”这样一个概念性的东西拆解成点点滴滴的事件、政策和人物去描述。可供各大专院校学生及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阅读使用。
◆《送你一颗子弹》
◇刘瑜著
◇上海三联书店 2010年1月
这本书里记录的是作者2005—2009年左右(尤其是2006—2007年)生活里的点点滴滴。在这本书里,被“审视”的东西杂七杂八,有街上的疯老头,有同宿舍的室友,有爱情、电影和书,大到制度,小到老鼠。由于我写这些东西的时候,出发点并不是写一本书,所以不同文章往往风格迥异,长短不一,质量不均,随着社会形势、荷尔蒙周期以及我逃避生活的力度而起伏。
◆《孤独的狂欢》
◇《三联生活周刊》编辑部编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9年3月
《三联生活周刊》正式以半月刊方式连续出版的时候,设计的最后一个栏目为《生活广场·大家谈》。就栏目而言,是沿袭原来的设计。之前,钱钢在《三联生活周刊》创办试刊期间,就设计了“生活广场”这个栏目,杨浪在《三联生活周刊》以月刊方式正式创办时,改成为“百姓广场”。“广场”是当时三联书店的领袖董秀玉先生特别喜欢的一个概念,那是一个无拘无束开放交流的文化空间。 虽为“广场”,其实能做到集会、演讲交汇之气势并不可能,要想将一种思想有寄附之地,文字在千字之内也不可能。我一开始求助于文学圈最熟悉的朋友,王小波、余华、苏童、史铁生,他们都具备最好的文字表达能力。记得王小波在“生活广场”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叫《个人尊严》,提出的问题是,“一个人不在单位里、家里,不代表民族、国家单独存在时,居然只能算是一块肉”。
这些书籍仅仅是浩瀚书海中的一小部分,我们相信“开卷有益”,我们更希望每个同学能在欢度寒假,喜迎新年的同时,不忘手中的书本,在品尝年夜饭的美味时也尝到更美好的精神食粮。更欢迎大家把你们的读书体会与我们分享。
(编辑:张剑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