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九月讲座精选智汇三亚大讲堂

发布时间:2012-09-30浏览次数:2文章来源:三亚学院


  九月的三亚学院,名家荟萃、百家争鸣,我校邀请北京语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上海社科联等多位国内知名专家、教授来校举行讲座,传递前沿学术信息,丰富学生课堂,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促进我校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变。我们选取了来自国内知名专家的四场讲座加以简单回顾,以飨读者。 
北京语言大学   教授   陆薇    《从紫禁城到四合院——建筑中的中国文化》 人物简介:陆薇,英美文学硕士,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士。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院英文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华/亚裔美国文学和文化研究。现任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中国美国文学研究会会员,北京外国语大学华裔美国文学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文与比较文学系访问学者,中国美国文学研究会会员和中国比较文学协会、世界比较文学协会会员。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翻译。 讲座主要内容:围绕北京古代传统建筑如四合院、故宫、王家大院等详细介绍了各式古代建筑的构造以及建造目的,深刻分析了建筑背后所存在的文化意义。并且将古代建筑与现代建筑相比较,突出自然与人文应和谐共处的中心思想。 “may we also have the peaceful coexistence and prosperity of human beings the environment and all living things in the world.”——“天人合一,万物和谐,共生,共存,共荣”。 中山大学   教授   蔡禾  《城市社会管理:从统治到治理》 人物简介:蔡禾,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院长,中法合作工业与技术社会学中心主任,广州市政协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社会学学科规划(评审)组成员,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社会学会副会长。学术特长为城市社会研究、经济社会学。 讲座主要内容:大城市与小城市间的差异,功能不同,需求也不同,重点阐述我国大城市社会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在我国这种政治体制下解决此问题。以广东省的治理为例,具体的解释“从统治到治理”的含义,实现政府、企业、公民之间的合作,就是实现了从统治到治理。 上海交通大学  教授   胡昊    《工程管理创新》 人物简介:胡昊,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国际航运系主任、工程管理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英国皇家特许工程师。 讲座主要内容:围绕三个主题展开,第一,为什么工程领域要进行管理和创新;第二,现代工程项目特点;第三,如何进行工程项目创新。讲座上,胡教授对以上三个问题做出理论性解释,并以实际案列做出分析。胡教授表示因为工程领域面临严峻的挑战并且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工程项目组织和实施管理上存在巨大差异,因此工程领域必须管理和创新。通过上海外滩地下通道项目这一案例分析现代工程项目的特点,风险大并且投资也大。胡教授针对工程的风险提出了“风险管理门”。 上海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教授    沈国明   《法治社会的建设》 人物简介:沈国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评审委员会法学组成员,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华东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曾获国家人事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国务院津贴,省部级一、二等奖项。 讲座主要内容:根据9年的专职地方立法工作经验和法理学学术经验分析了中国现代法制社会的现状、前景以及在课堂中学习如何培养法律理性思维等,沈教授认为法治成为中国民主建设的目标,中国的法治会继续向前推进,但是法治建设会有曲折,法治需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上百年的努力,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但是法治要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步,经济社会发展如果处于一个比较低的阶段,或者如果跨不过中等收入线,法治会在这个阶段反复徘徊,逐步推进法治进程,需要设置合理阶段性的目标,逐步接近目标,还有全面提升人的素质,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只有人的素质变高,法治才能真正的发挥作用。    学术讲座与学术交流是大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聆听讲座,同学们如同徜徉在学术的海洋里,感受着浓浓的书卷气息。讲座上,专家们娓娓道来,层层推进,又幽默风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多位师生提问,积极与专家交流。三亚大讲堂从开设以来,亦已迎来数百位来自海内外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在我校开坛讲学,启迪阳光学子,惠及社会文化。 (文:大学生记者团 梁晨 张潇�@)(图:大学生记者团 张桢干 蒋晔峻 周子灏 侯婷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