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磨一剑,三亚学院在全体教职工的艰苦奋斗中、师生共同努力下,终于完成了今日的华丽转身。在这激动人心的时刻,见证三亚学院发展历程的阳光学子们学生们回忆过往,展望未来。
法学院城规0901 刘伟博 我们的爱 我们的家
他们是同学,却胜似兄弟;他们是老师,却更是亲人。三亚学院一直秉承着“以人为本”的育人思想,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培养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多方面交流。 三亚学院是我追梦开始的地方,在这里我从刚入校的懵懂无知,成长到现在的成熟稳重,而我每阶段的变化成长,都离不开老师对我的关怀,同学们对我的帮助。回想大一刚进落笔有声广播电台的时候,我缺乏一定的责任感与自信心,但是在与广播台朋友一起工作、为梦想而努力拼搏的日子里,我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得不到的体验。 在这个以“我们的爱,我们的家”为主旨的地方,我感受到了同学似兄弟,老师似亲人的情怀,留给我许许多多终身难忘美好的回忆。感谢三亚学院,感谢落笔有声广播电台,感谢这个给我爱,让我成长的地方。 学院的转设成功让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转设晚会的激情表演,淋漓尽致的展现了三亚学院作为一所阳光大学无与伦比的风情。同时更希望我的母校能够乘风破浪,一展宏图。在世界大学之林中独树一帜。
人文与传播学院播音1001 张�F蕾 人性化教育培养优异人才
学校以李书福先生提出“走进校园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走向社会”为教育理念,尽可能地为我们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培养能为社会所用的优质人才。 在校的这两年里,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学校先进的育人理念和办学模式。老师不仅会在课堂上教授我们理论知识,还会在课下的实践和锻炼给予我们专业的指导,学生在学习之余还可以参加各类的学生组织,比如学习新闻专业的我加入了大学生记者团,作了一名学生记者参与报道了各种校内外的活动,在丰富自己实践的同时收获了专业上的训练。而我们学校的暑期实践更是让广大的学生走向社会,锻炼自己。因为只有这样,学校培养出来的才是社会的实用性人才。这种“课堂内”和“课堂外”教育两手抓培养出更多全面发展的阳光学子。 7年的时间不算很长,但是这7年来,我们学校的成就却很大。从一个不怎么被人熟悉的学校蜕变成一所得到社会肯定和广大师生员工热爱的大学,一所能为三亚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独到服务的大学,这是教育界的骄傲,更是我们广大学子的光荣。希望我美丽的学校越走越辉煌!
外语学院英语0904 何忻 我在这里快乐成长
“愉快学习,自助成长”一直都是我校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学校打破了旧式教育模式下学生学习的死板、僵化,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从迈进学校大门至今已经接近三年了,三年来,学校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教学团队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学校重视为开发各种学习资源,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学习思考,开拓眼界的机会。 我们可以在集艺术和实用与一体的书德楼聆听来自世界各地的名师演讲引并思考;在时尚、简约的白鹭溪美术馆学习美、享受美;在现代化设施齐全的计算机、实验中心,和老师同学尽情探讨,学习、模仿、创作;在藏书丰富的书海馆里博览古今中外各类文鉴书刊,汲取精神食粮。如此校园,谁都能在这毫无压力、轻松愉快地学习。 此次学校转设成功,无疑是三亚学院十年卓越进程的里程碑。我由衷为母校所获得的成绩感到高兴,并为自己能亲眼见证看学校的发展感到自豪,同时,身为学生会干部,很高兴能自己能够有机会为学校的发展尽一份微薄之力。在此,感谢学校老师对我们的辛勤培养,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锻炼自己,展现自我的平台。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学生会全体干部祝愿学校越来越好,十年卓越进程取得骄人的成绩,再创辉煌。
财经学院财务管理1001 胡瑞星 国际化的校园 带给我们别样的感觉
少年强则中国强,三亚学院作为培养青少年的摇篮,积极地与国外知名大学交流合作,走国际化办学道路,吸取成功经验,不断创新进取,成为国内民办大学的先行军,开拓者,这一点在学院外事处做学生助理工作的胡瑞星同学感触颇深。 我们学校坚持走国际化办学,与国外诸多学校建立合作关系。现在还有佛德角、土耳其、意大利的留学生在本校就读,每年还组织同学们去美国参加暑期实践活动。在不断吸收外来师资力量后,我校现有多名外籍教师。学校完善的教学管理体系更为学生的学习、实践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这些都为我们的学习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转设成为独立学院是势在必得,三亚学院积蓄的师资力量、教学系统足以使我们成为更好,更强的大学。我相信这所中国最南端的学校一定会办出中国高水平的大学,以中国教育南大门的姿态去迎接更多国际化的机遇和挑战。
法学院08级行政管理 考研毕业生 李志恒 我在三亚学院愉快学习 快乐成长
以412分考上海南大学研究生的李志恒对于母校的培养感激万分,在毕业之际能目睹母校的光辉成就他倍感荣幸自豪。 见证三亚学院历史性的变化使我更加有理由坚信三亚学院的未来的美好的。学分建设和内涵发展让今年我校考研人数大幅提高,学生们的求知欲,自觉性也不断增强。现在每天现代化的图书馆中都座无虚席,宽敞的自习室里灯火辉煌,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浓郁的读书氛围。 考研是一条艰难的路,但是学校强大的师资团队披荆斩棘,为我们创造出良好的校园学习环境和浓厚的学习氛围,解决了我们后顾之忧。专门设置的考研教室,老师的勤于辅导,考研生的各种特殊优待让我们心无旁贷地认真学习。我很感激给我们提供良好条件的学校和一直帮助关心我的老师。回忆那些在学校里的日子,计算机实验室敲击键盘的声音,标准游泳馆击打水花的声音,高尔夫球场上的喝彩声,白鹭溪旁朗朗的读书声……这些声音这都为我最宝贵的回忆。祝福我的母校越来越好,发展为海南一流、中国一流、甚至是世界一流的大学。
人文与传播学院广告0901 黄琪雅 见证母校的变化
七年磨一剑,三亚学院从“零”开始,造就了现代化、高水平的大学,成功地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本科学校。七年中的那些变化由我们学子来一 一见证。 三亚学院的转设成功不是偶然,不是幸运而是大势所趋。 08年就入校的我陪伴学校一路见证了它在软、硬件设施发展上所做出的努力。师资力量的逐渐雄厚、教学设施的不断更新、学习氛围日渐浓厚……学校日新月异的发展让所有人感到惊喜。
不仅如此,学校在注重规模发展速度同时更注重质量和内涵的发展。学校一直在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方面每年都能有一大批赫赫有名的学术专家加盟我校任教,另一方面学校也鼓励青年老师创新教学。学院的国际化办学理念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迄今为止,我校已与国内外多所大学交流教学、与知名企业共建合作平台、与政府展开教育合作等。这也是我们学院给学生提供的独具特色的锻炼平台。担任学生工作的我深刻体会到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学校培养的应用型、实用性的人才扎根于社会实践,符合当下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我们学校的学子也获得诸多合作单位的好评。 学院迅速发展,栖身于独立学院前三的排名,华丽转身,成功专设为民办高校。但这只是个开始,我相信三亚学院一定会越来越好,并祝愿我的母校在新的起点上昂扬斗志,不懈前进,十年卓越进程顺利进行,学风建设进一步加强,我们更好的走向社会。
理工学院软件工程1001 任点军 
转设成功,阳光学子无一不表示欢喜,纷纷用自己的方式来向学校祝贺,这里我特地用一首小诗现给大家,以分享转设成功的喜悦。
踏浪而来欲腾空,七年出世秀灵钟。借问卓越何处始,白鹭溪旁落笔峰。 (文:大学生记者团 张潇�@)(图:大学生记者团 蒋晔峻 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