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同学们还没有返校上课,学校行政管理和教学管理机构却已经开始了新年工作的筹划和部署。2月21日,学校召开新年干部工作会议,校领导陆丹做重要讲话,校领导王勋铭、沈建勇,组织部长刘庆生、人事处长杜新华分别就学校党务、教学、人事、学工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安排和部署。党办主任李长禄主持会议。
新学期干部工作会议现场 陆丹在会议上明确宣布,根据十年卓越进程要求,今年被确定为学校内涵发展的“学风建设年”。
校领导陆丹围绕内涵发展的首要任务“学风建设”发表讲话 从建校以来,学风建设工作一直是学校从上到下所倾心关注的问题,不断地想办法、找路子,为了能让一所新建设的大学从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学风教风,学校提出了以党风促教风、养学风的基本思路并逐步落到实处。自2011年起,学校迈入“十年卓越进程”,全面提升内涵建设,作为前五年的夯实基础阶段,学校把今年确定为“学风建设年”,全方位地梳理学校各项工作和学风建设的深层联系,形成“内涵建设中各项工作理念全聚焦于学风”, “各级各类组织功能全转换、全促进学风”,“学生德智体发展全定位于学风”,“教师发展道路全关联学风”,实现全面促进学校学风建设的进一步提升。 陆丹表示,今年学校党政下决心把内涵建设的质量建构首要关注点落在“学风建设”之上,学风建设要做好规划。如果外延发展主要是围绕“扩容”做文章,那么“内涵发展”阶段就主要是围绕“安装”下功夫。可以卸载程序,更要自建程序,要有新工具、新内容,新办法,解决新问题,完成新任务。所以,学风建设也是内涵建设的一部分,内涵建设是发展的一部分,学风建设也是发展的一部分。当然,他指出,学风建设是质量建构的首要任务,但不是唯一任务。领导干部们应有大局观,重点突出,协调发展。 在学风建设工作的具体分析上,陆丹分析,根据中国社会发展的价值多元化走向对90后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尤其是我校的大学生,在中国改革30多年以后,社会结构趋于定型,纵向、横向的流动趋于减少的背景下并没有减弱对自我设计的需求与欲望,相反,他们自我设计的欲望和需求都更为强烈,但他们的恒心和毅力会相对薄弱,他们在多元化的选择下迷茫也会更多。应该认识到这是学校办学、育人长时期的常态环境,因此,也就是我们开展各项工作的认识起点和改进、推进学风的逻辑起点。 在这个环境前提下,陆丹提出了学校工作理念围绕学风建设的全聚焦,要求以“学得好”来落实让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的学校使命;以“学得到”来落实当前教学为主科研为基础的学校几大功能的相互关系和高等院校的办学定位;以“学得实”来落实应用型、实用性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学得正”来体现党建工作,德育工作的成绩;以“学得有内动力”、“学得自觉”来落实愉快学习,自主成长的育人理念和目标。相应地,要求人事工作、管理工作都要围绕学风建设积极主动地配套开展和配套落实。 陆丹表示,为了实现以上目标,学校进行了一系列的机构改革,便于进一步打通学风建设的各个环节,并适应新的结构优化了各项相关制度。比如以学生的学业周期将常规教育系统化、规范化;比如让学风建设具有班级化、社区化、专业化、社团化、个体化的基本特征,无学风不成班级,无学风不成社区,无学风不成专业,无学风不成社团,无学风不成学生。以一个个具体抓手有的放矢,有效落实。形成人人谈学习,人人愿学习的校园环境、校园风气。 同时,还将通过科研的方式,确定一批新的课题,解决深化学风建设过程中的问题,用理论研究贯穿于实践中,探索改革新路,总结改革成果。
校领导王勋铭、沈建勇部署新学年工作任务 会上,王勋铭通过教学工作的两个指导思想: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一体化以及坚持质量工程的规范建设和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永恒质量两个方面展开,详细分析了今年的教学工作改革及目标,阐述了其必要性、可能性和具体的实施路径。王勋铭强调,本学期主要教学工作上,各学院要结合学校“十年卓越进程”的总体目标,进一步完善学院“五年发展规划”,进一步提升质量工程的规范化建设,把学风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长抓不懈,专业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再创新成绩,试验实践教学再拓新路子。 沈建勇分别就校团委、社区工作、宣传工作和后勤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社区工作上重点强调了辅导老师办公地点前置进入社区,贴近学生,开创班级管理新路子的具体做法。 他表示,下放辅导员的工作重点,升级社区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目标,主要是为了把过去班级管理的模型,向社区管理倾斜,便于辅导员和学生更好地交流。在宣传工作上提出将进一步畅通校、院两级的宣传工作渠道,让宣传工作全面起到对外塑形象,对内提正气,养精神的作用。后勤系统则会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在科研设备采购等环节通过技术手段保障公平、公正、公开。
刘庆生、杜新华就党建工作、人事工作做专题发言 刘庆生围绕学校坚定不移地办“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好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党政一体化”的工作理念阐述了党建工作的新年要求,从发挥党员模范先进性、进一步提高组织生活质量和发展学生党员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工作方法和目标。他强调,要进一步发挥好党建工作对学风的导向作用。 杜新华就学校进一步打造教职工职业发展的有关通道的工作思路进行了通报,她表示,学校将坚持“用平台凝聚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用环境吸引人才”的工作思路,既关注每个教职工的工作业绩,也关注教职工个体的发展和成就,不断搭建发展平台,对不同类型的人才实行不同的选拔方法,进一步加大中青年骨干队伍的培养力度,继续增加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投入,为中青年骨干提供进修、深造、交流、培训的有利条件,积极支持他们参加校内外学术交流、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为他们的科研工作提供便利,并有计划地分批选送进一步深造。希望能通过多种形式进一步推动教职工全面参与学校发展,推进教学质量提升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无限活力,让老师们感受到身为学校主人翁的自豪和责任。 大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各学院、各部门随即进入了紧张而忙碌的工作中,为新学年的到来做好充足的准备,共同迎接新的发展高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