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校领导陆丹接受媒体采访,为"两会建言

发布时间:2012-02-13浏览次数:1文章来源:三亚学院

 
校领导陆丹做客南海网“新闻会客厅”接受“两会”专访 校领导陆丹为海南发展建言    编者按:今年的海南“两会”上,校领导陆丹接受了媒体采访,对创新型政府管理、高等教育建设等多个问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陆丹代表:做法治型政府建和谐“基层社区”   省人大代表、海大三亚学院院长陆丹对社会管理有着自己独到见解。   陆丹说,社会管理要科学规划,要有前瞻性。现在三亚遇到的城市社会管理问题,是成长中的烦恼问题,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产生的效应。    针对今年春节,大量游客涌入三亚,给城市管理带来了一些难题。陆丹建议,作为一座知名的旅游城市,当然欢迎八方游客,但当下政府应从建设“游客的度假天堂”和“百姓的幸福家园”目标出发,避免同质市场,做有差别的市场,并针对自己的目标游客做一些服务,经营好自己的目标游客。     陆丹说,要加强社会管理,各级政府要做法治型政府,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还要加强“基层社区”建设。陆丹说,由于三亚发展较快,不可避免地会带来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建议政府加强立法,提高服务能力和行政效能。三亚是个“移民社会”,简单地靠公共道德来约束很难,必须要依靠法律的约束,建议三亚建设好更多和谐的“基层社区”,因为政府管理是人的“脚”,“基层社区”是“头”。  提高民办高校质量关键在于内涵建设      谈到民办高校的质量,陆丹说,这是民办高校生存的根本,而提高高校的质量关键在于内涵建设。   “第一,要跟观念要质量,第二,要向投入和管理要质量。”陆丹认为,大学的管理更多的是提供优质的服务,才能加强内涵建设。     和公办高校不同的是,作为民办高校,陆丹的管理里面更倾向于,先把教学放在首位,形成良性运营后,加强科研。目前,海南大学三亚学院已经在国际化上领先了一步,与俄罗斯的莫斯科大学互派留学生,与美国中央阿肯色州立大学缔结姊妹大学,双方在学生、职员、院系之间开展广泛的教学、科研交流。     “目前,我们正在和英国一所排名靠前的大学洽谈合作,在海南进行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培养,这样我们可以学习别人的管理、观念之长,民办教育的国际化距离也在缩短。”谈到与国际院校的交流,陆丹充满欣喜和希望。“我想海南民办教育的梦想,应该是不断学习国内优秀大学之长,还搭乘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东风,走上国际化。”      “海南民办教育的发展得益于海南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陆丹认为,并不是所有经济发展薄弱的地方的民办教育都落后,海南的公办教育盘子不大,也给民办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发展空间。 民办高校生也是好学生     陆丹说,由于办学体制的优先性有着差异,国内公办大学的优先性是显而易见的,大家也必须心平气和地认识到这是一个客观情况,但是民办教育也有它自身的前途空间和优势。     对于民办高校生直接定义为差等生的说法,陆丹并不认同。他说,很多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但是这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可能非常优秀。职场上,有很多工作岗位需要发散性的思维,这样的学生在高考的棒子下可能埋没了他的潜能和天才,他们的个性化发展、发散性思维、公共交往中的自信和能力往往是在高考的尺度下考量不出的,但是民办高校恰恰为这类学生提供了广阔空间。     陆丹认为,一所好的民办高校需要有明确的办学定位,并为此定位做出一系列改革,才能在体现一所民办高校的优势。     同时,陆丹也指出,在观念根深蒂固的大环境里,要转变观念并非容易的事,在这方面,海南大学三亚学院做了探索。在办学定位上,三亚学院是为社会培养实用性的高级管理和技术人才,围绕这个定位,学校的教学的计划、教师的教学方法、学校的管理、评估的机制、学生观念都要改变。“我们会让学生转变观念,虽然未来是做高级的管理和技术工作,但是要从灰领做起,从管理和技术最基础工作做起,而不是一开始就高高在上。”     陆丹说,目前很多岗位需要实用型的人才,正是民办高校的一系列的探索和转变,从民办高校校园里走出去的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并不输于公办高校的学生,“我想,对一个大学生来说,一所大学开放的态度应该是包容不同个性的人的潜质和自需,包括就业的需求。”陆丹说。  视频新闻链接:http://www.hinews.cn/news/system/2012/02/12/014040343.s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