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法学院】前进,迎接我们的2012

发布时间:2012-01-30浏览次数:1文章来源:三亚学院

         法学院的老师们给全校师生拜年          龙腾瑞气,兔跃阳春,走过了收获的2011年,迎来了新的2012,站在新年伊始回首过去,是六年来的奋斗、拼搏和汗水,也有着沉甸甸的收获。法学院自2005年成立以来,一直秉承“走进校园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走向社会”的育人理念,根据高等教育的规律,深入探索学生的培养模式。苦心人,天不负,法学院的育人模式结出累累硕果,桃李遍天下。在新的一年里,法学院更是吹响了前进的号角,迎接着崭新的2012年。  廉洁党风保教风    作为高校教育基层党组织,法学院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学院的全局发展,努力把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贯彻落实到日常工作的各个方面。法学院定期组织党员教师学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不断提高党员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修养;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员教师在教学和科研的阵线上总是走在最前面;鼓励教师爱岗敬业才能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更要以德育人,法学院全体教师因此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尊严和威信。伴随着几年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法学院的教学工作卓有成效,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国际私法、商法、企业与公司法、婚姻家庭法等课程的教学模式深受学生欢迎,良好的教学传统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得以传承。通过6年的努力,法学院现在建成校级重点课程——海商法,拥有模拟法庭和速录实验室各1个,承担各级科研项目12项,主编全国教材2部,参编教材8部,在国内外公开发表科研和教学论文80余篇。在新的一年里,法学院党政干部将坚持廉洁自律的优良传统,坚定围绕办学使命,坚持学校的基本图景、基本理念、基本价值、基本文化不动摇,带领学院上下团结快乐求上进,以志业、敬业、专业、乐业的职业化精神共同耕耘,共同拼搏,力求培育更多的优秀人才。  严谨教风育学风    法学院自始至终倡导严谨治学、从严治教的作风,把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营造阳光开明的校园文化,弘扬刻苦学习、顽强拼搏的求学精神和求真务实、明理诚信的道德风尚,引导学生愉快学习自主成长。我院在保证日常教学活动的同时,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帮助学生增长知识,运用知识。在每年的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和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法学院的学子们活跃在三亚市的大街小巷,为广大市民服务;在模拟审判、观摩庭审等专业延伸教育活动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得到全面提升;在读书活动月的推动下,学生不仅要读专业书、经典书籍更要广泛地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走出校园服务社会,树立起了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学生是学风建设的主体教师是主导,良好的学风的基础是严谨的教风,没有严谨的教风就不可能有良好的学风。正是法学院强化了育人意识,促使教师与学生建立相互尊重的现代师生关系,鼓励教师以崇高的人格魅力影响和带好学生,以优良的教风带动学风建设,以良好的学风促进教风发展,形成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生动局面,才能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培育出众多的人才。  优良学风促“三考”    在优良的学风环境熏陶下,法学院大力主抓“三考”——考司(国家司法考试)、考研、考公务员以促进学生的就业和将来的发展。每个学生从大一进校起,教师和辅导员在平时就和学生交流“三考”的问题,并且结合每位同学的具体情况,为其制定科学的学习方法。特别是在司法考试、研究生考试中,每位同学都有专门的辅导教师,定期为其解决学习上和心理上的种种难题。正是得益于法学院全体师生的不懈努力,法学院2009届毕业生中9人通过国家司法考试,8人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17人通过国家和地方的公务员考试,成为公检法、各级政府部门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2010届的毕业生中通过国家司法考试的人数达到36人,16人考上研究生,20人考上公务员;2011届毕业生60人通过国家司法考试,22人考上国内外各大高校研究生,25人考上公务员。法学院紧跟学校十年卓越进程,结合“311”人才培养模式,要培养法学专业的学生具有“涉法、涉海,涉商,涉外”核心竞争力,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要成为“懂法、会速录、知外事”的新型管理人才。         新的一年,学校发展面临更多机遇,法学院作为其一份子,也将继续奋进,帮助我们的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龙年腾飞! (文\图:法学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