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让更多人享受运动快乐!――校领导陆丹谈体育欢乐节

发布时间:2010-11-20浏览次数:15文章来源:三亚学院

       11月,在三亚最舒适的季节里,体育欢乐节在师生的期待和惊喜中拉开了帷幕。体育欢乐节究竟有哪些特点?它仅仅是运动会的“升级版”,还是有着更加深刻的内涵和意义?带着种种问题,记者采访了校领导陆丹,了解体育欢乐节的特色。 变运动会为体育节,让更多人参与盛会,享受运动乐趣   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相信每位同学都经历过许多次运动会。而学校却从这种几乎已经成为惯例的活动中发现了弊端。陆丹从社会学角度向记者解释,一个组织在架构之初,思路总是非常清晰的。党的教育方针要求学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然而这些基本的理念,在组织源起的时候通常比较清晰和明确,但在组织发展中却会不断受到价值变化的影响和挑战,使人们偏离了最初的设想。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里的体育往往被变成了课程,运动会则把作为生活习惯的长年运动变成了2~3天内的运动,甚至变成了仅仅属于运动员的活动。这样,就远离了体育运动会作为全体师生的运动会的目的,偏离了通过运动会促使师生参与运动,享受运动,强身健体的意义,偏离了大学里育人要面向全体学生的目标。 因此,体育欢乐节采用了时间跨度大,活动种类丰富,时间灵活的形式,与教学活动相辅相成,全员参与,充分挖掘运动乐趣,让师生们都能够以“更紧张、更活泼、更团结”的状态,全面参与运动、享受运动。 以“欢乐”为核心字眼,与“愉快工作、愉快学习”理念并轨同行   体育欢乐节,为什么被冠名“欢乐”呢?陆丹称,这是因为师生们在紧张的教学、学习活动中总是面临着很多竞争,而体育运动可以以一种更为轻松的方式,帮助师生们面对面地感受另一种竞合关系,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增进了解,加深感情,让平时繁重的课业压力得到缓解,情绪得到放松。同时,体育欢乐节也使教师们“愉快工作”,同学们“愉快学习”多了一个新的载体。面对教育大众化的时代步伐,为同学们提供更多的个性化价值选择,更多潜力挖掘下的个性发挥空间,是学校在教育个性化上探索和实践的一个具体举措。之所以将其作为一个节日。是因为节日带有更多的纪念意义。相比于某一次的运动会而言,节日更具文化传承的意味,更具神圣性,也更能带给每个人美好的记忆和怀念。三亚学院作为一所年轻的大学,一直以来有着自己的文化和精神,而体育欢乐节正是这样一种可以传承的文化样式。 节日口号彰显制度特色,目标直指人才培养   今年体育欢乐节的口号是“自成格局 永续发展 年年奥运 天天健身”。针对这个口号的解释,陆丹表示,楼阳生常委对三亚学院提出建设“三冠大学”的目标和要求,其中“理念创新”之冠即意为国内没有先例。自成格局的意思,也正表示这是一种初次的创新形式,是培养人才的一个新举措。而永续发展,则表示这并非一次即兴活动,而是长期的,制度化的。体育欢乐节将成为健康人格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纳入人才培养模式体系。 同时,陆丹还表示,希望能通过这些实践得出更多经验,对国内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启示。 冬季到三亚来运动,青春激情助力城市品质提升   除了传统的项目之外,陆丹表示,本次体育欢乐节更有环绕三亚市区的火炬传递等邀请三亚市领导、游客、中小学生共同参与的环节。之所以有此举措,则主要出于大学要为城市建设服务的考虑,希望通过更为广泛的参与,以占三亚市十分之一市区人口的三亚学院大学生的青春热情影响市民和游客,形成一种积极的示范力量,增加城市活力,以“冬季到三亚来运动”形成三亚全新的旅游关注点。为打造健康城市、品质生活提供全新思路和有效助益。 (陈莎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