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满怀信心踏上事业之路――新进教职工座谈感悟

发布时间:2010-08-30浏览次数:1文章来源:三亚学院


陆丹院长和老师们亲切交流老师们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    8月28日,学院党委书记、执行院长陆丹和20余位即将走上行政岗位和担任辅导老师职务的新进教职员工座谈后,其凝结着教育家、管理者的辩证思想和对老师们的殷切期望,让每个参与座谈的老师都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在此,我们来一起聆听和分享他们的心声。  林琳:双赢教育,让自己和学生共享收获   应该感谢这次座谈,让我对学院的教育理念和阳光文化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陆丹院长提出的一个观点,他说教育工作者不应该是一根蜡烛。从懂事开始,我们羡慕老师这一职业,因为高尚,因为被人敬仰,更因为“教师是一根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感人肺腑的立志豪言。慢慢的长大了,我一直对这句话表示怀疑,因为绝大多数人做不到那根蜡烛,即便真的有这样的“蜡烛”教师,那么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来看,这个过程也并不利于整个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在这个观点上,我有幸与陆丹院长不谋而合,这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我认为最健康的教育理念是——双赢教育。什么是双赢教育?“双赢教育”理念是在2005年由赵雨林先生在国内首次系统地提出并倡导的。其宗旨是实现“素质和应试的双赢,家长和学生的双赢,学习和生活的双赢,心理和生理的双赢”。但是我所定义的双赢教育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赢。那就是不仅仅要教育出各类不同的人才,教育工作者本身还要在教育工作中不断的成长、更加专业、更能磨砺自己的意志,而不是把他人点亮,牺牲自己。教育也要顺从社会的发展进程,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教育,如果说是牺牲自己的,照亮别人的教育,那我们就失去了一半的利益,浪费了资源的同时,不利于教育工作的推进和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讲,也就失去了教育本身的光彩。尤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要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也许,真的要老师牺牲去点亮学生,在目前的体制下,是很难找到这样的老师的,有也是寥寥无几。所以说,这个传统的教育理念已经随着时代的变革和社会的发展被淘汰了,但是我仍然在一些幼儿园和小学甚至大学的橱窗还是会看到这样的标示语,我们很难说这样的标示语还能起到多少积极的作用,反而从侧面说明了这样的学校的体制和主流思维方式还比较传统,和嬗变中的教育形式存在着较大落差。     校园应该是思维的发散地和创新的发源地。我们应该允许新思想的存在,学校该是一个有容乃大的思想海洋。健康的校园应该在老师在教育工作中和学生的学习生活中随时随地迸发出新的思想火花,这些火花经过提炼可以给学院不断的注入新鲜血液。我认为教育中的创新是一件头等大事。那么如何做到创新?对于新的事物不要打压,而应该鼓励,并且敢于接受新思维的挑战。我们三亚学院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我们有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和灵活的机制,所以,三亚学院可以培养出在创新道路上敢想敢做敢干的“仁才”,而不是默默地接受着传统僵硬的套路知识的“人才”。   从三亚学院对教师和学生的培养方向以及发散式思维理念,我看到了希望和方向,现在,她正等待着我们继续前进的脚步。   何江:相伴母校,我与学院共成长。   我是人文分院06届的毕业生,何江,我很荣幸可以在这里完成我四年的学业,更庆幸我可以留在母校,为她的发展尽自己一份绵薄之力。     对于这次座谈会的召开,起初我很惊讶,并不完全理解此次座谈会的意义,心情略显紧张。但当轮到我发言的时候,我的紧张感已经完全消除了,因为很多话是我在平时就已经默念了很多遍的。我谈的最多的也是我心中想的,那就是对母校的感激。我很珍惜可以留在母校工作的机会,经过在学院四年的学习,我也深刻理解到个人和团队的关系、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正是一直都处在“执行文化”这个大环境中,所以在提到工作方向的时候,我并没有太多的意见,因为正像陆丹院长会上说的那样,如果一个工作做不好的话,其他的工作也一样。    铁人王进喜曾经说过: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当年三亚学院正是靠着这种“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拼搏干劲在落笔峰旁建设出这座万人规模的现代化大学。而三亚学院这种大气、豪气、正气也必然会在我们这些从三亚学院走出来的人身上延续着。   当所有新进教职工都简单介绍过后,陆丹院长对我们的发言进行了点评和总结。陆丹院长亲切的讲话就像是家长与孩子般的对话,让人感觉不到所谓的身份级差。陆丹院长言辞中表达出的对我们这些新进员工的殷切希望,使我倍加感动,也让我对以后的工作有了莫大的信心,使我更加明确今后的道路该怎样走,才能走的直,走的正!   张琼:谨记“认真做事,踏实做人”   陆丹院长的谈话令我感触颇多,受益匪浅。     首先,使我非常感动的是陆丹院长以一个长辈和朋友的方式对我们这些刚刚离开校园,带着几分青涩的年轻人的谈话。有很多话是陆丹院长许多年来的经验积淀,需要我们经过许多历练才能学会的经验之谈,这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是一次丰富的收获,能够让我们少走不少弯路。其中让我感触最大的一句话是 “认真做事,踏实做人”。年轻的我们刚刚踏入工作岗位,这是我们性格的第二次诞生。一个好的开始会帮助我们以后整个人生都向着一个良性的方向前进。在我来这工作之前,我的亲人,长辈们对我说了很多与此有关的肺腑之言,在这里经过多次培训,我更加明白了健康人格的重要性。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工作、什么样的事情,包括和别人的交往,我们都需要用“认真做事,踏实做人”来要求自己。如果失去这些,那么我们做什么其实都是失败的,肤浅的,不能够站稳脚跟。以后我会用这句话来经常鞭策自己。     这么多天的三亚学院培训生活,是我第一次接触到一个大学的文化,只有自己深入其中,方能领悟其中之道。刚开始我不太理解为什么三亚学院如此看重大学文化。在培训中我渐渐明白这些东西会慢慢渗透进每个教职工的理念里,使大家形成一个共同的价值观,形成一个团队。当一所大学有了共同的创业愿景,价值观,才会挖掘出我们极大的创新,创业精神,那么这将是作为一个组织的成功所向披靡的武器。所以从最初的了解三亚学院文化,慢慢转变为认同,到现在我在学着理解其中的精神之道。今后我会更加努力的学习,领会三亚学院的文化。鞭策我去行动,给自己一个方向,这就是我对培训的想法。     最后,提出对自己的要求,希望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不仅埋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其次要用肯吃苦,能吃苦来要求自己。认真做事,踏实做人。来回报三亚学院的知遇之恩,来和三亚学院共同成长,进步!   赵惟升:满怀信心踏上事业之路   像一个博学的智者,谆谆教诲,让在座的每个人都如沐春风。   像一个仁厚的长者,丝丝关怀,如涓涓细流温暖每个人的心怀。   他努力换位思考,像对待自己的孩子般教导我们。   他为我们讲授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他鼓励我们修身有为,“人之本,志明;人之性,可善”,正确看待负面的事物,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价值。   陆丹院长用他的智慧的话语,传授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讲授孔孟之道,鼓励我们用挫折磨练自己;用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要求我们年轻人要提高自己的行动力。“不管别人怎样看待,自己要看得清自己”“别把自己当回事”陆丹院长这些人生箴言也足以让我们一生受益。在我们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时候,陆丹院长的讲话给了我们最及时的鼓励,让我们对三亚学院阳光事业更加充满信心。   (文字:陈莎莎)(摄影:於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