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遗产保护与文化教育论坛在三亚学院举行 人民网海南视窗8月17日讯(余恒平、通讯员陈莎莎 於丹摄影报道): 日前,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万里行抵三亚,并在落笔洞古人类遗址旁的三亚学院举行“遗产保护与文化教育”论坛,万里行文化使者和各高校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了高等院校等教育机构如何保护好、利用好身边的文化遗产。 出席论坛的专家学者指出,建国以来,国务院先后颁布了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最具影响的一些院校校址,如北京大学红楼、燕园建筑群、清华大学古建筑群、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等十七所院校名列其中。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宣传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优秀的文化精神,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已成为教育所肩负的使命。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杨志军、海南省文物局文物处处长潘先若出席论坛

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孙机、武汉大学教授余西云、北京大学副教授张晓梅等出席论坛 专家们认为,近年来,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不断创新,保护水平不断提高、保护投入不断加大,保护内涵也更为丰富多彩,形成了保护、传承、教育、科学研究等范畴的系统性、全方位的保护。教育机构特别是文化遗址所在的学校,要充分利用和保护好身边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优秀文化。

三亚学院党委书记、执行院长陆丹作总结发言 海南大学三亚学院党委书记、执行院长陆丹教授作了总结发言。他说,遗产保护和教育有天然亲和性,而如何更好地整合这两个概念,与会代表都提出了很多思考,尤为难能可贵的是我们的大学生主动参与到这次活动中来,有所行,有所思,让我们看到了青年一代在中国文保事业上的责任感。作为坐落在古文明遗址旁的大学,三亚学院把落笔洞保护视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并成立了“落笔洞文化研究所”。学院将文保教育观念植入每个大学生的心,以此丰富学生们的文化视野,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让遗产保护这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通过文化教育环节成为政府主导、企业有责、社会关注、大学担当的事业。 据了解,中国遗产保护与文化教育论坛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联合北京、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等七省市文物局、文管办及清华大学共同主办,海大三亚学院协办。 来源:人民网海南视窗 作者:余恒平、陈莎莎、於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