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从清华大学到三亚学院――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万里行文化使者抵达落笔洞

发布时间:2010-08-15浏览次数:2文章来源:三亚学院

  车队顺利抵达本次活动终点站——三亚学院  每辆车上都有“清华大学——三亚学院”的字样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姚兆副主任高度肯定本次活动意义三亚学院院长沈为平教授阐述大学精神和文化保护的发展关系欢迎仪式现场除了车队文化使者还有阳光的三亚学院学子 院长沈为平教授接受媒体采访文化使者接受媒体采访 合影留念     8月14日,由国家文物局批准,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联合北京、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等七省市文物局、文管办,共同主办的“2010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万里行——清华大学早期建筑至三亚学院落笔洞文化与遗产和谐之旅”活动历时8天抵达终点三亚学院。学院师生在巍巍落笔峰下举行盛大的欢迎仪式,和众多媒体记者一起迎接文化使者们的到来。   8月7日起,车队从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清华大学出发,途经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广东,直抵海南省三亚学院落笔洞遗址,历时10天,行程约4000公里。   近年来,随着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不断创新、保护水平不断提高、保护投入不断加大,保护内涵也更为丰富多彩,形成了保护、传承、教育、科学研究等范畴的系统性、全方位的保护。同时,伴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宣传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优秀的文化精神,提高民族文化素质,成为教育所肩负的使命。最具影响的一些院校校址本身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在国务院公布的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就有北京大学红楼、清华大学建筑群、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等17所院校的旧址。在此背景下,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主持开展的以“2010’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万里行”为主题、以文化教育与遗产保护和谐共处为内容的“清华大学早期建筑——三亚学院落笔洞文化与遗产和谐之旅”活动,探寻文化教育与遗产保护的关系发展,旨在宣传文化遗产保护,促进教育发展。   大学作为文化遗产研究和传播的重要场所,在文化遗产受到国内外高度重视的今天,应当成为文化遗产的研究者、继承者、发扬者和传播者,肩负起积极挖掘、研究文化遗产资源,宣传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优秀的文化精神,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的历史使命。落笔洞文化遗址坐落于三亚学院内,从三亚学院建院起,就主动承担起了保护该遗址的责任,不仅在周围设立防护网防止人为破坏,而且成立“落笔洞文化研究所”对其中诗文、书法等遗迹进行研究。沉寂万余年的古老人类文化遗址,在大学校园的怀抱中渐次苏醒,并在现代化大学精神的浸润下再度焕发了青春。许多专家学者说“三亚学院的历史应该从落笔洞算起,而落笔洞的地位为世人所知悉,三亚学院功不可没。”如今的落笔洞,巍巍青峰坐落在三亚学院白色的建筑群中,宛如玉冠上镶嵌的宝石,熠熠生辉。   除落笔洞外,本次万里行活动还探访了重要文物保护单位如满城汉墓、殷墟遗址、登封少林寺、岳阳楼、开平碉楼、海瑞墓等,并走访如武汉大学、湖南大学、海南大学三亚学院等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高等学府。欢迎仪式上,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姚兆副主任对这次活动的意义高度肯定,三亚学院沈为平院长更对这次活动在青年人尤其是大学生中弘扬文保意识,传承中华文化中起到的积极作用表示赞赏。   据了解,8月16日上午,数名文保界、教育界的专家学者还在终点站三亚学院内举办遗产保护与文化教育关系发展论坛,旨在探寻文化遗产保与教育发展的关系,宣传文化遗产保护,促进教育发展。(文字:陈莎莎)(摄影:周嵩�玻�(编辑:陈莎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