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毕业了

离别的不舍和眷恋

再见了,我挚爱的母校
编者按:天空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流下不舍的泪水,因为今天他们就要离开了;夜幕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不愿降临,因为今天他们就要与母校分别;海风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凉爽,因为它要送走学院的2010届毕业生;学院的师生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激动,因为他们对所有的毕业生充满无限的期望。 22日下午,三亚学院2010届毕业生开始陆续离校,天空似乎也感受到了他们的悲伤,淅淅沥沥的下起了雨。
雨中情深 走在校园的林荫路上,记者看到很多毕业生拉着行李箱,背着旅行包,缓缓的走着。虽然下着雨,但是他们却没有选择坐车而是三三两两的拖着重重的行李漫步校园。记者好奇的问:“天下着雨,为什么不坐车呢?”一位毕业生告诉记者,马上要离开学习、生活了四年的母校了,我们有太多的不舍,以后再也找不到学生的感觉了,现在我们是在走路,更是在感受,感受学院的氛围,感受学院的气息,感受我的学生时代。祝愿母校越来越好。 艺术分院的优秀毕业生王娜告诉记者,毕业本是一件伤感的事,但是同学们阳光般的微笑让我感觉心里暖暖的,现在雨水打在脸上,心中有一种莫名的感动。突然不想离开,不想分别,哪怕再给我多一点的时间让我驻足这片土地,让我回头仔细看看这所承载了我的梦想的校园。我与学院共同成长了4年,对母校有一种难言的眷恋,现在我只想说感谢,感谢我的母校为我们提供的良好学习环境,感谢所有老师的辛勤劳作,感谢我的同窗好友在困难时提供的帮助,感谢你们与我一同走过。
走出校园,走向社会 记者身边的一位毕业生激动的主动提出要说些什么,看到他急切的表情,记者不禁为之动容。“现在才知道什么是不舍,什么是伤感,什么是勇往直前。大学是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它很好地培养了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优美的热带风景,安静的校园环境,为我们全身心投入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学习的同时,锻炼自身综合能力也十分重要。在大学中,我加入了学生组织并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使我在大学的生活更加充实。“明确定位、树立目标”是我进入大学完成的第一件事,这也是我顺利考上深圳大学刑法学专业研究生的原因之一。在离校之际,心里萦绕着对母校的感恩与不舍之情,感谢母校对我四年的培养。请老师们放心,走出校园我将更好地走向社会。”法学分院0601班苏占伟说。 大学经历了四年的磨练,景晓航从学生会的干事渐渐地成长为一个分院的主席,“这四年里我付出了很多,以前是我送学长、学姐离开,今天却到了我离开的日子了。现在的我已经在学院以外的平台上展开了新的画卷,开始了新的旅程,在学院努力的日子是我取得成功的基础,没有这里的磨练就没有我的今天。我相信母校的明天会更好。”
离开的不舍,明天会更好 大学校园里最重要的是团结,我是前经管分院田径队队长,每一次我们比赛夺冠,都能让我深刻的体会这一点。今天,即将离校的我们,心里充满了不舍。四年里留给我们的是快乐的记忆,我们今天虽然分开了,但是希望大家彼此之间不要断了联系。我的朋友和老师,四年内我从他们的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如今我们离开,是为了以后取得成功,若干年后,成功的我们要在三亚学院再相会。
母校会前进,全社会和母校也会关注你们的成长——陆丹院长 6月的伤感,6月的感动,6月的期盼都是因为你们的离开。校园花池里的茉莉花还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校园的路灯还会彻夜的明亮。母校已经迈入卓越进程,今天你以母校为荣,明天母校会为你为荣,在铺筑辉煌人生的路上,有陆丹院长和全体老师们最深情的祝福,有学弟学妹们最真诚的祝愿,你们一定能够成功!
再听一听他们的声音: 感谢老师四年的培养,同学们四年来的互相帮助,相信我们明天会更好! ——艺术分院 陈卓 按照自己的轨迹去做,相信命运会出现奇迹。 ——人文与传播分院 何江 环境虽然可以造就人,但是主要的原因还是取决于个人。 ——外语分院 李菁 拿出自己最好的状态,把握自己的人生。 ——社发分院 杨君 相信自己,相信态度决定一切。 ——艺术分院 王娜 希望老师们不要太辛苦,在我们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三亚学院会越来越好! ——社发分院 景晓航 厚积薄发,破茧成蝶 ——理工分院 王丽雪
编后语:遥远的路程,昨日的梦,以及远去的笑声;再次的见面我们又历经了多少的路程;不再是旧日熟悉的我有着旧日狂热的梦;也不是旧日熟悉的你有着依然的笑容;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我们;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回忆的青春。 (文字:张悦 拍摄:胡启蒙 王思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