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分院长声音同心协力,书写2010年新辉煌(下)

发布时间:2010-04-27浏览次数:1文章来源:三亚学院


分院长畅谈新学年工作   编者按:继旅业管理分院、理工分院、法学分院及人文分院院长结合院党委书记、执行院长陆丹在2009年学院干部大会上所提出的“轴性设计”理论畅谈分院新年工作之后,大学生通讯社的记者们又相继采访了财经、外语、社会发展、艺术以及公共基础分院各位院长,来一起听听他们关于“轴性设计”理论的一些看法和各个分院新学期围绕轴性理论展开的工作计划和工作目标。 社会发展分院院长沈关宝:积极探索万人大学的内涵发展之路   经过五年的跨越式发展,三亚学院已迈入万人大学行列。按照学院的总体部署,在陆丹院长“轴性设计”理念的指引下,学院正紧张有序地推动内涵发展。具体到社会发展分院,去年我们引进了数位资深的教师,师资力量加强,教师结构趋于优化,这为我们转向内涵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可以说是好风凭借力,正道有东风,这是社会发展分院五年努力所建立的良好声誉带来的必然结果。国际旅游岛建设对于我们引进人才来说,是个机遇,抓住这个机遇,社会发展分院的人才引进工作将会更加顺利。社会发展分院在新学期里会突出三个重点来加强内涵建设:   首先,以专业建设为分院内涵发展的龙头。分院各专业都以制度为中心,各有侧重,我们将努力形成优质的专业构成,培养社会需要的优质人才。打造社会学精品。通过近五年的办学积累,社会学在学院阳光事业中创造了多个第一:《社会学概论》为学院第一个省级精品课程;社会学教学团队被评为第一个省级优秀极爱学团队;我本人也荣幸地被评为海南省教学名师。这都为社会学专业建设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我们将继续引进全国一流名师,培养自有师资,力争创办海南省社会学会,并加强国际国内交流,办成精品。社会工作顺势而上,抢占先机,力争上游。社会工作有社工师考试和专业社工硕士的助力,发展势头强劲,本学期将积极争取加入国际社工协会和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应用心理学继续以培养健康人格为中心推进特色建设,适时引进资深教师,引导年青教师迅速成长。当前,社会学和应用心理学面临专业评估,社会工作的师资力量亟待加强,城市文化规划与设计专业正筹备申报,我们的专业建设任重道远,我们将不断认清重点专业的工作方向,不断稳定完善教学计划,提升专业特色和影响力,促进中青年教师扎实而快速成长,使我们的专业建设在2010年上一个新的台阶。   其次,以教学为中心,调动广大师生的“三风”建设积极性。新学期,我们将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交流,促进教风、学风、考风建设。如与学院教学评估中心合作,与我们邀请的特聘教授、专家学者合作,开展形式活波的交流。通过交流,要达到教师教学能力提高、学生学风改善的目标。师资的引进,使我分院的师生比例达到全院最低的状况,这有利于我们的各项交流。今年将迎来社会学专业评估,这个专业将是我们各项教学交流的重点,其他专业的教学交流也着力推进。  最后,加大科研工作力度,促进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力争多出优秀的科研成果。分院已成立了科研规划交流小组,研究讨论诸如科研规划、科研选题、科研人才培养、科研项目申报等问题。2010年会在科研上有新的突破。自编教材是我们长期坚持的一条提升教师科研和教学能力的措施,我们将力争有新的突破。社会发展分院的社会学背景深厚,这个背景要求我们的教学工作必须密切联系社会,联系变迁的当代中国社会,联系发展的海南地方社会。我们培养的学生不能只会“啃”被引进的西方教科书,而应该学会认识自身所在的社会,自编教材,吸收国内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我们对于海南社会的调查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培养出中国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这三项工作都充分体现了学院轴性设计理论中三个带动轮(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作用, 将育人放在首位,科研与社会服务相结合,共同促进社会发展分院更完善的发展。 财经分院院长陆德明:紧抓师资队伍建设,驱动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   对于陆丹院长在学院干部大会上关于“轴性设计”的理论,我认为该理论把中国大学现状和弊端的刻画入木三分。“金字塔式”的科层制结构导致的大学行政错位,出现官僚化倾向,致使教师们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被压抑。其次,陆丹院长关于理想型大学与成长型大学的“轴型设计理念”富有创意。因为管理学理论认为,相对于金字塔式科层制的组织是“扁平结构”,它贴近市场。但这主要适合于商界。“轴型设计”的创新之处在于“大学”针对性。大学的驱动力不同于企业。   理解“轴性设计”的两个驱动轮(行政、教师)与三个主动轮(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中,关键在于行政与教师“两轮驱动”。自上而下行政驱动的动力源在学院,我们分院一层要做的是服从和执行。具体通过分院和系(专业)两级行政班子的建设,做好执行中的“二传手”,上通下达。同时充当“两轮驱动”的传动履带。创业型大学需要行政强推动。但创业期一过,应及时转向教师驱动为主,以利于带动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以利于大学成长,上水平,上台阶。    本学期财经分院主要抓“教师驱动轮”。即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工作中心和重点,全面带动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工作。   师资队伍建设我们将着重做好招人、吸引人与用人三个环节。首先是敞开大门、兼收并蓄,广纳贤才。既坚持标准,又不拘一格。我们的原则是“大门永远打开,门槛不断提高”。其次是营造一个愉快工作、鼓励作为的小环境。我们将一手抓文化建设,另一手抓制度建设,努力塑造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赏罚分明、公平竞争的和谐环境。让每一个教职工都自愿作为、愉快工作。同时逐步创造条件,变单向人、吸引人为双向柔性流动。第三,放开手脚,大胆用人。特别是对青年教师,将把使用与培养结合起来,创造条件使他们尽快上岗,让他们的职业生涯与三亚学院一起成长。   只要师资队伍建设好,良性驱动,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工作等就可有效带动。首先,教书育人是学院中心工作。本学年将继续抓好学风、教风与考风“三风”建设;努力抓好一二门精品课程建设;上半年重点做好就业促进工作,下半年着手抓好一二个教学团队与特色重点专业建设。其次,科研方面我们将重点抓住两条主线:为学科建设服务与为海南地方建设服务。前者力争联合其他独立学院同行一起启动编写一套系列教材;后者积极鼓励教师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献计献策。第三,在优先保证做好常规的教学工作的前提下,组织教师适当开展社会服务工作。校内方面,将继续做好学生的各种考证培训辅导工作,并不断改进、巩固和提高。校外方面,本学年重点做好三亚市的科级干部在职培训工作。并尝试开展企业edp培训课程。     轴性结构的办学模式是陆丹院长在学院干部大会时提出的科学理论,它为我院的建设提供了更加科学的理论指导,相信在此理论的指导下,我校的发展方向将更加科学,发展机制更加完善,发展速度更加迅速。  外语分院院长汪士彬:走学院特色之路,迎教学整改之风   外语分院本学期的工作计划以“教学整改”为中心。以三亚学院全新的办学理念为指导,提高外语分院的教学水平和师资力量。本学期教学整改措施共分五项:第一项,是加强口语训练,培养应用能力。突出语言专业的特色,让学生不仅能开口说,还能达到一定的交际深度,符合陆丹院长的“让学生开口讲外语”的要求。第二项是要组织集体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办好外语角,外语文化节,同时筹建外语活动中心。本学期5月份开展的外语文化节,是建校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文化节。它将起到增强学院外语学习的氛围,培养学生学习外国语言文化的兴趣的作用。第三项是要重视课外学习,培养自主能力。让学生自己摸索出作为一名成年人在新人生阶段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兼顾学习效果,加强跟踪检测。与此同时抓好专业考试,提高实际应用能力。第四项是完善师资队伍,合理安排岗位。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发挥老教师的优点,激励青年教师不断自我提高,勇于尝试和担当重任。第五项是注重教研相长,协调发展。明确“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基础”的运行定位,这也是外语分院本学期最大的特色。鼓励青年教师不断探索,寻求突破,并融入教学实践,全面提高教师个人素质及水平。   外语分院各专业都将培养应用型、实用性高级外语复合人才作为自己的育人使命,这同我院所倡导的“轴性”结构的大学模式是相辅相成的,即将育人放在首位,科研与社会服务相结合,从而达到让学生更好的走向社会的育人理念。艺术分院副院长陈博:科研教学两手抓   新年伊始,每个分院都在安排自己分院的工作事宜,艺术分院也在统筹安排。 本学期的工作计划就是在陆丹院长所提出的“轴性设计”理论指导下展开的。     艺术分院本学期工作理念是使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   教学上,因为教学队伍比较年轻,因此加强行政管理。完善组织人员,构建工作模式流程。教务工作上,软件上要重点抓专业特色,硬件已经上报。市场定位方面,教学与市场结合。抓重点教学团队建设。形成自己特色的教学队伍。抓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组织课程建设,原来一教师带三门课程,现在改为一教师带一门课,做出精品,做出特色。学生活动方面,着重围绕培养学生能力开展,活动中心专业化、主题化。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把学生活动和专业评诂结合起来,06级的毕业设计我们就采用这种形式。围绕国际旅游岛建设,我们提倡环境整治。具体做法:以班级为单位每班分成16个卫生小组展开不留垃圾运动,把活动纳入评优、评先进的环节,培养一批骨干。     科研上,科研部分还有待加强。我们既要强调传统创作,也强调理论创新,积极鼓励我们教师在学报、学刊、论文集上发表文章。九月份之前会做一个“落笔有道”的刊物。      另外,在教学科研的同时还需做好党务和师资队伍建设。党务工作中,我们党员有几百人的队伍,产生了很多的遗留问题,这阶段要理顺关系,形成一支组织机构严谨,讨论气氛活跃的党员队伍。师资队伍中,我们的师资队伍目前不断扩大,素养品质也正不断提高。我们要抓住机遇实施更替制。把专业教育、产业发展和为社会服务结合起来。现有的师资也提供了更加优良的办公条件,时常开展一些轻松小活动,愉悦教职工身心。例如,我们每次开完例会后有一个20—30分钟的培训项目(课件制作技巧),我们还教社交礼仪相关技能。开展这些活动的目的是让教师们能得到足够关怀,在工作紧张后能放松心情,安心生活,积极工作,快乐人生。     最后,关于未来的展望与设想上,将打开对外工作平台。并通过两个方式开展工作:首先通过建立高端研究中心所与大知名公司合作,围绕白鹭溪艺术中心设计前卫、时尚的作品。打造文化中心。其次,策划学术周,邀请专家讲学,提升学术水平。     艺术分院着重抓教学和科研,兼顾服务社会,这些正好符合了轴性理论中两个主动轮,三个驱动轮的理论。将使系级行政与一线教师之轴成为主动轮,自发主动推动三轮齐转,使艺术分院得到良性发展。 公共基础分院院长潘钧:新学年新气象——有思路才会有出路   公共基础教学分院自2009年9月成立以来,经过一个学期的整合,各项工作已基本纳入正轨,教学团队的框架建设已初步完成,目前正步入实质性的内涵建设阶段。目前根据分院的实际情况,制定了2010年的工作规划。我院以“走进校园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走向社会”为育人理念,以“311”课程为人才培养模式,以教学团队建设为重点,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基础,以国家级考试为硬指标,以人才基地班为亮点,创造性地做好分院各项工作。陆丹院长在学院干部大会中提到的“轴性设计”理论将在本学期工作计划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本学期的工作将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团队建设、教学建设和科研建设。   首先,本分院现有5个教学团队,加强各教学团队的建设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分院将进一步完善“包产到户,责任到人”的办法,团队负责人必须有很强的事业心,爱岗敬业,开拓进取,千方百计搞好团队工作。   其次,教学建设指的是各教学团队要进一步细化教学管理,规范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注重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统一。各教学团队要加强内部师资培训,加强集体备课,集思广益,优势互补,将每个人的长处都最大限度地转化为集体优势。在大学英语课、计算机课基础课、思政课、中文应用写作课、体育课这些课程上各有建树,与此同时也要创精品课程。   再次,科研方面分院要切实抓好在研的4个省级、3个校级科研项目的结题工作,要避免重立项、轻结项的倾向。分院将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和帮助教师出版书籍和发表文章,同时注意引导和鼓励学生发表文章和各项研究。    相信在科学的理论指导和管理、教学两支团队的努力奋斗下,新的学期各个分院的工作定会圆满完成,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大学生通讯社也将持续为您带来分院工作的多方面报道。 (供稿:大学生通讯社)(文字:李苹 赵江波 熊玲莉 苏芳艳 徐婷)(摄影:郭战龙 湛铭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