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展现学术魅力,多位知名学者三亚大讲堂新学年开讲

发布时间:2009-09-20浏览次数:1文章来源:三亚学院


  三亚大讲堂作为三亚学院践行学院使命,活跃学术氛围,提高广大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三亚城市文化品位,打造城市品牌的舞台之一,学院三亚大讲堂总是闪耀着智慧之光。新学年伊始,三亚大讲台再次迎来了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知名高校的近十位专家学者作客,为学院师生和三亚市民提供丰盛的精神盛宴。 张乐天:  田野工作的文化自觉   张乐天,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为社会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研究的领域涉及城市社区、农村社区、人民公社等。9月13日晚张乐天教授针对“田野工作”和“文化自觉”这两个概念在三亚大讲堂开讲。   张教授指出,“田野工作”是人类学的核心,是一种实地获得文化理解的方法;而“文化自觉”是一种深刻的文化思考,是一种广阔的文化境界,是对“田野工作”理念解释的升华。“田野工作”不单是一门学术,更是一门艺术,他从“田野工作”与理论的实际出发,教导同学们“作为一个田野工作者要用耳朵去倾听,用眼睛去观察,用心去体会,理解当地人的生活”。针对国内对“田野工作”领域的研究匮乏这一现状,他殷切希望同学们能够学以去惑、学以致用,把“田野工作”发扬成为国际社会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当嘉宾主持人沈关宝教授说到张教授未来可能在学院开设一到两门课程时赢得了社会发展分院以及法学分院师生的一阵欢呼。张教授表示,他热烈欢迎三亚学院学生报考复旦大学的研究生,考进他的门下,并以自己亲身经历激励同学们要自立更生、合力更新,践行学院校训,完成学院使命,更好走向社会。 丰子义:  发展理论研究的兴起与发展   丰子义,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系党委书记。兼任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国人学学会副会长。9月14日晚,由他在三亚大讲堂为学院师生带来题为“发展理论研究的兴起与发展”的专题讲座。   他就发展理论所涉及的各个领域、国内国外的发展研究状况、以及古典发展理论与现代发展理论的差异与进步做了详尽的阐述。他指出,在当今社会,发展的范畴不应只包含在经济领域,而应当考虑到资源的合理配置、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延伸等诸多领域。他还强调,发展理论的研究应当趋于综合化,将各学科的发展观相融合,但不取消界限,注重以人为本,整体把握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内在统一,多提建设性意见,这样才能扩大视野,进而在发展研究领域去得新的突破与成绩。   在接受校内记者采访时,他寄语三亚学院的莘莘学子,积极吸收国外发展的先进成果,自觉担当社会责任,使发展理论的研究和实践相结合,为中国发展理论的研究与兴起奉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同时,他鼓励当代大学生,大学期间一定要做好学习生涯与职业生涯的规划,做一个有目标、有方向感、有责任感的新青年。 徐永祥: 现代社会工作与和谐社会建构   徐永祥,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社会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自强社会服务站总社董事长。15日下午,徐教授在书德楼学术报告厅为社发分院师生做“现代社会工作与和谐社会建构”的专题讲座。   徐教授一开始就向大家讲授了社会工作服务社会的发展过程,源于06年深圳市247名无名残疾儿童离奇死亡引发的思考和关注,在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中才明确提出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由此社会工作的专家学者开始研究社会工作,一个个社会工作服务站拔地而起。社会工作不仅是一种“助人自助”的科学门类,也是一种社会职业和社会组织的类型,更是现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徐教授还对社会工作的本质、价值体现、服务领域、服务对象及作用逐一进行详细讲解,指出社会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坚持“助人自助”宗旨,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组织、群体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徐教授结合大家对心理工作与社会工作的疑惑,针对性的分析了二者的区别,给学习社会工作的同学答疑解惑。   随后,徐教授从现代社会工作发展背景及特点阐述了作为现代社会制度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工作,社会工作在和谐社会中的制度与体制建构功能以及社会工作在和谐社会中的服务建构功能等五个方面给师生们系统全面的介绍了作为工业化与社会转型必然产物的社会工作,东西方的背景差异及我国同东南亚国家相较的不同特点;徐教授结合中国社会工作的实际,分析了社会工作在制度体系下的政府与社会分工合作的原则,体现社会服务的公益性、非营利性特征和专业化、职业化的工作体制,同时简洁讲授了社会工作在社会体制改革创新这一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中的作用和力量,当面对一些政府无力的情况下,社会工作者能立马先行。   徐教授在接受学院记者采访时说,社会工作现在发展很迅速,形势很好,一小部分地区没有社会工作站(比如海南),这些地区应该从老年、青少年及残疾人群出发,建立救助服务系统,培养系统服务工作人员,保障弱势群体的生活。 (钟江涛) 备注: 由于文章篇幅的关系,所有讲座的内容不一一详细阐述,仅列出相关内容以飨读者。具体内容请关注学院网站相关视频。   9月14日晚,在五百人礼堂由电子科技大学工程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建国为学院师生做题为“成长、成才、成功:大学学习方法漫谈”的学术报告。   9月14日晚,上海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城市规划专家赵民在艺术大楼216教室和社发分院师生交流分享“城市发展规划:概念和案例”。   9月15日下午,中山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蔡禾在书新综合楼307教室做了题为“科学与人文:社会学的分析立场”的专题讲座。   9月15日下午,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三亚市落笔洞文化研究所所长葛剑雄在书德楼417室为学院师生做“在旅途感受历史文化”的专题讲座。   9月15日下午,香港著名中国专家,香港理工大学中国商业中心主任陈文鸿博士在五百人礼堂做了“金融海啸的启示”的专题讲座,深入剖析了金融海啸发生后市场经济主体的变化。   9月15日晚,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美国哈佛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朱学勤在艺术大楼报告厅以“激荡三十年”为题举行专题讲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