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年9月1日15点整,我独自一人背起沉重的行李踏上了飞往三亚的航班。我是海南大学三亚学院09级的新生。当我得知被这所热带海滨大学录取时,我幸福得闭上了眼睛,对妈妈讲:“妈妈,你知道吗?我见到了天堂。”我告诉自己,我要去三亚,一个人去,伴随生命的足迹去揭开这座神秘城市的面纱。同时,我也清楚的知道。自己孤身一人,跨过大半个中国,来到这个完全陌生的城市,爸爸妈妈会有多么的不赞同。多么的担心与不舍,多么的紧张与牵挂。直到今天,我依然清晰的记得,当我走出家门,转身离去的一刹那,向来传统古板的父亲,眼睛溢满了泪水,那眼泪,划过父亲那张写满担忧的脸颊,刺入我的心底,我生平第一次感受如此的痛。 15点20分,伴随飞机轰隆隆的鸣声,飞机准时起飞,我望向窗外的云层,愁思开始蔓延,生活了18年的城市,在我的视线中渐渐缩小,远去,无尽的失落顿时涌上心头。除去年少轻狂,对于父母,我有太多的牵挂,对于未来我有无尽的茫然。我不知道自己拒绝父母送我到学校的要求是否正确,但是我坚信,自己选择的路,无论怎样艰辛,无论怎样曲折,都要执着的走下去,并且走到尽头。尽管前方路途遥遥,充满未知。其实自己孤身一人前往三亚学院报到,不仅父母紧张,我也有过许多的彷徨,我不停的告诉自己,如果没人接机,绝对不可以流泪,如果学长很凶,绝对不可以哭,即使出现了许多如果,我都应该要坚强! 18点35分,飞机平稳的降落在三亚市凤凰机场,下了飞机,我环视整个大厅,突然感受到强烈的无助感,我自嘲一笑,背起沉重的行李向出口走去。或许是离家的愁思过于浓厚,或许是肩上的行李过于沉重,又或许是通往未来大学生活的路过于艰难,我脚下一滑,差点儿跌倒地上,大概是扭伤了脚,满腹的委屈涌上大脑,我鼻子酸酸的,,好想哭、想爸爸的臂弯,想妈妈的怀抱。我不知所措,一种对于未知的恐惧猛地向我袭来,我继续前行,正当我无计可施时却发现接机口许多身穿印有海南大学三亚学院学生会标志的淡紫色上衣、深色长裤的青年男女,他们用关注的眼神急切的向我的方向搜寻,最后目光与我相遇,她们亲切的问道:“请问是09届的新生吗?我们是海南大学三亚学院学生会迎新组的成员,请问需要帮助吗?”我呆呆的望着他们一言不发,这并不是我在耍酷,而是在享受这触电的感觉。此时我一直在想,他们就是我的救星,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奇迹般的出现在我面前,他们身上那淡紫色的学生会制服此时此刻在我的眼中显得是那般柔美亲切。正当我还在沉思的时候,一位学姐似乎看出了我的窘境,对她旁边的一位学长说:“这位小学妹的脚踝似乎是崴伤了,我们是不是应该进去将她接出来。况且她的行李好多,自己应该是拿不动。”那位学长无奈的对学姐说:“机场有规定,接机人员是不可以进入等候行李的大厅的,站在这里都是我们极力争取的结果,若我们再提要求我担心工作人员会把我们撵出去。”学姐用关切的目光看着我,坚定的对学长说:“没有试过怎么知道。她是09届新生,我们来到这里的不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帮助他们顺利的走进校园吗?”我呆呆的看着学姐跑到机场工作人员面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弯腰鞠躬,讲尽好话,希望能够获得特许,将我从里面接出来。 我看在眼里,暖在心中!我始终认为:一个人,作为子女,她代表着父母,作为学生,代表着学校。在这位学姐的身上,我看到了三亚学院人的修养、品质以及内涵。这一切,都让我对三亚学院这所著名的热带海滨学府充满了期待。终于,在学姐的努力下,凤凰机场展现了它人性化的一面,我被学长学姐们扶了出来,坐上了开往学校的专车。整个过程中,我都显得有些精神恍惚,我自己一时还无法完全接受从孤独无助的一个人变为有学长学姐照顾这一事实,只是觉得自己幸福极了。选择了三亚学院,果然没错。 从凤凰机场到三亚学院有一段路程,随着校车的前行,坐在我身边的学长不时的向我介绍附近的人文环境,对于我这个北方来客而言,一切都是那样的美丽,那样的令我好奇,令我惊叹!我不断的问各式各样的问题,学长耐心的一一解答,在这种宽松惬意的氛围中,三亚学院这所富有浪漫色彩的学府渐渐的为我展开了它的神秘面纱,出现在我面前。 19点30分,我从校车上缓缓地走了下来,被眼前这座依山近海富有浓厚热带丛林气息的庞大建筑群所深深震撼!没错!就是震撼!我来自北方重工业基地吉林延边,我从未想过钢筋水泥的建筑群会有这样富有生命力的一面,在椰林与美人蕉的簇拥下,在山水建筑之间,生存变成了生活,真是惬意极了! 19点50分,我紧随学长来到风雨运动场,一些学生会的学长学姐们正在布置场地,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认真,眼前的一切告诉我,正如学姐所说,迎新工作正在筹备当中,新生要4号才可以报到,在这之前我需要入住酒店,然而面对这所热带风云十足的校园后我真的无法说服自己离去。我可怜兮兮的望着学长,希望能够唤起学长的同情心,不要将我送到校外住宿。或许是我的眼神足够哀怨,或许是学长能够理解我的所思所感,或许是时间真的很晚学长担心我的安全,几经周折后将我安排在大二学姐的寝室借住,我长舒一口气,终于留下来了。 次日9点左右,我睁开朦胧的睡眼继续开始我的新生生活。15点整,我撑一把碎花洋伞独自一人漫步在校园的林荫小路上,感受着这里的蒙蒙细雨。经过一天多的休整。我的状态恢复了许多,回想起近2天里如梦幻般的事情,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暖意,有一种家的感觉在我的心底蔓延。 细雨飘洒在我的脸上。我仰望天空,雨丝润湿了我的双眼,我挂着幸福的微笑走到了林荫路的尽头。站在石阶上,将目光放向远处,一排烫金大字吸引了我的目光。“学生走进校园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走向社会”,这是我们三亚学院的育人理念。台阶上,一些拿着笔记本和相机的人进进出出,询问之下,发现他们都是学生,学院的网络新闻和院报就是出自他们之手,我羡慕极了。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自信的面容,我不禁在想,如果有一天,我也能在这里工作,那会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幸运的是,也许是我的目光引起了他们的注意,我被破例留了下来,被允许参加他们的会议和工作,于是,我又多了一个身份和角度,去了解这所美丽的学校。 忙碌和兴奋带来了让我意想不到的情况,我是一个十足的北方女孩,跨过大半个中国来到素有南国之称的三亚,必然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这些由于激动而被忽视的问题在此时却爆发了。一切都来得那么突然,在那个潮湿的下午我突然感觉自己喉咙干痒,紧接着便开始咳嗽,到了傍晚时分整个人都昏昏沉沉,躺在床上脸色泛白。学姐们都紧张极了,一遍又一遍的跑去校医务室,说明情况,请求帮助。但是水土不服的情况基本是无药可医,校医也是无可奈何,只是开了一些清热解毒的茶水喝,可是效果欠佳。 22点10分左右,咳嗽愈加严重,学姐们见状亦是心乱如麻,一位学姐连忙拿出自己的小药箱。从去痛片到健胃消食片,从创口贴到生命一号,可谓应有尽有。学姐拿起这个,看看那个,总之是没有一种敢拿给我吃的。最后,她苦恼的将药品扔到一边,跑到我的床前,看到我那张布满痛苦的脸,学姐决定给我讲故事,借此来分散我的注意力。她从王力宏讲到黄晓明,从梁朝伟讲到陈冠希,讲他们的家世背景,讲他们的年薪绯闻,讲着我们90后共同关注的话题。学姐的故事讲了很久,我的心暖了一夜,余温存入心底,永远······ 9月3号,一位学长领着我熟悉这座城市的环境,讲述这里的人文。十几次讲到新生注意事项,感性的我仿佛看到我的妈妈出现在我面前。我又一次想家,然而这次却是美美的。 9月4号10点30分,当我再次站在风雨运动场上时,我感慨万千。三亚学院高效率的执行文化再一次给了我很深的触动。短短的时间里,原本空荡荡的运动场变得热闹非凡。各个分院的宣传栏井然有序的摆放在指定地点,学生会的学长学姐们身穿统一制服,挂着和善的笑脸热情地为新生服务,不厌其烦的解答着新生的疑惑,汗水浸湿了他们的衣服,弄花了他们的脸,但他们依旧坚守岗位。他们用热情将三亚学院在新生中点亮。我按照学长的一路指示朝外语分院走来。在这里,一位学姐告诉我,需要先到缴费处交费,领取交款凭证,然后交档案,安排宿舍,最后领取军训服装。想着这一系列的程序我委屈的望着学姐,希望再一次得到援助,然而这次却不一样,学姐严肃的告诉我学生的自主成长应从独立报到开始。无奈之余,我穿梭在人海中一步一步走完我该走的路。也许这也是“自立更生、合力更新”的一种体现吧! 13点35分,我在学长的帮助下来到了北寓22楼,在这里将有一间寝室是属于我的,我握着手中的钥匙,不停的告诉自己,三亚学院终于完全接纳了我,我终于在三亚学院扎下了根。 14点25分,我站在寝室的阳台,俯瞰整个三亚学院,青山绿水,鸟语花香,远处是我心中的圣地——新闻中心,望着眼前的这一切,我踌躇满志、心潮澎湃。我知道,这里就是我所追求的。 18点30分,夜幕尚未降临,我独自一人登上举砚台,感受三亚的黄昏,好美!沐浴在黄昏下的三亚学院,好美!我静静的坐在石阶上,拿起手机传送着这样一条信息:“爸、妈,女儿长大了,你们放心了吗?” 9月5 日 凌晨4点, 夜好深,好静,我依旧在键盘上敲打着我经历的一切······ (日语09级新生:李琪)
一位09级新生的自述我是新生
09 年9月1日15点整,我独自一人背起沉重的行李踏上了飞往三亚的航班。我是海南大学三亚学院09级的新生。当我得知被这所热带海滨大学录取时,我幸福得闭上了眼睛,对妈妈讲:“妈妈,你知道吗?我见到了天堂。”我告诉自己,我要去三亚,一个人去,伴随生命的足迹去揭开这座神秘城市的面纱。同时,我也清楚的知道。自己孤身一人,跨过大半个中国,来到这个完全陌生的城市,爸爸妈妈会有多么的不赞同。多么的担心与不舍,多么的紧张与牵挂。直到今天,我依然清晰的记得,当我走出家门,转身离去的一刹那,向来传统古板的父亲,眼睛溢满了泪水,那眼泪,划过父亲那张写满担忧的脸颊,刺入我的心底,我生平第一次感受如此的痛。 15点20分,伴随飞机轰隆隆的鸣声,飞机准时起飞,我望向窗外的云层,愁思开始蔓延,生活了18年的城市,在我的视线中渐渐缩小,远去,无尽的失落顿时涌上心头。除去年少轻狂,对于父母,我有太多的牵挂,对于未来我有无尽的茫然。我不知道自己拒绝父母送我到学校的要求是否正确,但是我坚信,自己选择的路,无论怎样艰辛,无论怎样曲折,都要执着的走下去,并且走到尽头。尽管前方路途遥遥,充满未知。其实自己孤身一人前往三亚学院报到,不仅父母紧张,我也有过许多的彷徨,我不停的告诉自己,如果没人接机,绝对不可以流泪,如果学长很凶,绝对不可以哭,即使出现了许多如果,我都应该要坚强! 18点35分,飞机平稳的降落在三亚市凤凰机场,下了飞机,我环视整个大厅,突然感受到强烈的无助感,我自嘲一笑,背起沉重的行李向出口走去。或许是离家的愁思过于浓厚,或许是肩上的行李过于沉重,又或许是通往未来大学生活的路过于艰难,我脚下一滑,差点儿跌倒地上,大概是扭伤了脚,满腹的委屈涌上大脑,我鼻子酸酸的,,好想哭、想爸爸的臂弯,想妈妈的怀抱。我不知所措,一种对于未知的恐惧猛地向我袭来,我继续前行,正当我无计可施时却发现接机口许多身穿印有海南大学三亚学院学生会标志的淡紫色上衣、深色长裤的青年男女,他们用关注的眼神急切的向我的方向搜寻,最后目光与我相遇,她们亲切的问道:“请问是09届的新生吗?我们是海南大学三亚学院学生会迎新组的成员,请问需要帮助吗?”我呆呆的望着他们一言不发,这并不是我在耍酷,而是在享受这触电的感觉。此时我一直在想,他们就是我的救星,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奇迹般的出现在我面前,他们身上那淡紫色的学生会制服此时此刻在我的眼中显得是那般柔美亲切。正当我还在沉思的时候,一位学姐似乎看出了我的窘境,对她旁边的一位学长说:“这位小学妹的脚踝似乎是崴伤了,我们是不是应该进去将她接出来。况且她的行李好多,自己应该是拿不动。”那位学长无奈的对学姐说:“机场有规定,接机人员是不可以进入等候行李的大厅的,站在这里都是我们极力争取的结果,若我们再提要求我担心工作人员会把我们撵出去。”学姐用关切的目光看着我,坚定的对学长说:“没有试过怎么知道。她是09届新生,我们来到这里的不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帮助他们顺利的走进校园吗?”我呆呆的看着学姐跑到机场工作人员面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弯腰鞠躬,讲尽好话,希望能够获得特许,将我从里面接出来。 我看在眼里,暖在心中!我始终认为:一个人,作为子女,她代表着父母,作为学生,代表着学校。在这位学姐的身上,我看到了三亚学院人的修养、品质以及内涵。这一切,都让我对三亚学院这所著名的热带海滨学府充满了期待。终于,在学姐的努力下,凤凰机场展现了它人性化的一面,我被学长学姐们扶了出来,坐上了开往学校的专车。整个过程中,我都显得有些精神恍惚,我自己一时还无法完全接受从孤独无助的一个人变为有学长学姐照顾这一事实,只是觉得自己幸福极了。选择了三亚学院,果然没错。 从凤凰机场到三亚学院有一段路程,随着校车的前行,坐在我身边的学长不时的向我介绍附近的人文环境,对于我这个北方来客而言,一切都是那样的美丽,那样的令我好奇,令我惊叹!我不断的问各式各样的问题,学长耐心的一一解答,在这种宽松惬意的氛围中,三亚学院这所富有浪漫色彩的学府渐渐的为我展开了它的神秘面纱,出现在我面前。 19点30分,我从校车上缓缓地走了下来,被眼前这座依山近海富有浓厚热带丛林气息的庞大建筑群所深深震撼!没错!就是震撼!我来自北方重工业基地吉林延边,我从未想过钢筋水泥的建筑群会有这样富有生命力的一面,在椰林与美人蕉的簇拥下,在山水建筑之间,生存变成了生活,真是惬意极了! 19点50分,我紧随学长来到风雨运动场,一些学生会的学长学姐们正在布置场地,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认真,眼前的一切告诉我,正如学姐所说,迎新工作正在筹备当中,新生要4号才可以报到,在这之前我需要入住酒店,然而面对这所热带风云十足的校园后我真的无法说服自己离去。我可怜兮兮的望着学长,希望能够唤起学长的同情心,不要将我送到校外住宿。或许是我的眼神足够哀怨,或许是学长能够理解我的所思所感,或许是时间真的很晚学长担心我的安全,几经周折后将我安排在大二学姐的寝室借住,我长舒一口气,终于留下来了。 次日9点左右,我睁开朦胧的睡眼继续开始我的新生生活。15点整,我撑一把碎花洋伞独自一人漫步在校园的林荫小路上,感受着这里的蒙蒙细雨。经过一天多的休整。我的状态恢复了许多,回想起近2天里如梦幻般的事情,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暖意,有一种家的感觉在我的心底蔓延。 细雨飘洒在我的脸上。我仰望天空,雨丝润湿了我的双眼,我挂着幸福的微笑走到了林荫路的尽头。站在石阶上,将目光放向远处,一排烫金大字吸引了我的目光。“学生走进校园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走向社会”,这是我们三亚学院的育人理念。台阶上,一些拿着笔记本和相机的人进进出出,询问之下,发现他们都是学生,学院的网络新闻和院报就是出自他们之手,我羡慕极了。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自信的面容,我不禁在想,如果有一天,我也能在这里工作,那会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幸运的是,也许是我的目光引起了他们的注意,我被破例留了下来,被允许参加他们的会议和工作,于是,我又多了一个身份和角度,去了解这所美丽的学校。 忙碌和兴奋带来了让我意想不到的情况,我是一个十足的北方女孩,跨过大半个中国来到素有南国之称的三亚,必然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这些由于激动而被忽视的问题在此时却爆发了。一切都来得那么突然,在那个潮湿的下午我突然感觉自己喉咙干痒,紧接着便开始咳嗽,到了傍晚时分整个人都昏昏沉沉,躺在床上脸色泛白。学姐们都紧张极了,一遍又一遍的跑去校医务室,说明情况,请求帮助。但是水土不服的情况基本是无药可医,校医也是无可奈何,只是开了一些清热解毒的茶水喝,可是效果欠佳。 22点10分左右,咳嗽愈加严重,学姐们见状亦是心乱如麻,一位学姐连忙拿出自己的小药箱。从去痛片到健胃消食片,从创口贴到生命一号,可谓应有尽有。学姐拿起这个,看看那个,总之是没有一种敢拿给我吃的。最后,她苦恼的将药品扔到一边,跑到我的床前,看到我那张布满痛苦的脸,学姐决定给我讲故事,借此来分散我的注意力。她从王力宏讲到黄晓明,从梁朝伟讲到陈冠希,讲他们的家世背景,讲他们的年薪绯闻,讲着我们90后共同关注的话题。学姐的故事讲了很久,我的心暖了一夜,余温存入心底,永远······ 9月3号,一位学长领着我熟悉这座城市的环境,讲述这里的人文。十几次讲到新生注意事项,感性的我仿佛看到我的妈妈出现在我面前。我又一次想家,然而这次却是美美的。 9月4号10点30分,当我再次站在风雨运动场上时,我感慨万千。三亚学院高效率的执行文化再一次给了我很深的触动。短短的时间里,原本空荡荡的运动场变得热闹非凡。各个分院的宣传栏井然有序的摆放在指定地点,学生会的学长学姐们身穿统一制服,挂着和善的笑脸热情地为新生服务,不厌其烦的解答着新生的疑惑,汗水浸湿了他们的衣服,弄花了他们的脸,但他们依旧坚守岗位。他们用热情将三亚学院在新生中点亮。我按照学长的一路指示朝外语分院走来。在这里,一位学姐告诉我,需要先到缴费处交费,领取交款凭证,然后交档案,安排宿舍,最后领取军训服装。想着这一系列的程序我委屈的望着学姐,希望再一次得到援助,然而这次却不一样,学姐严肃的告诉我学生的自主成长应从独立报到开始。无奈之余,我穿梭在人海中一步一步走完我该走的路。也许这也是“自立更生、合力更新”的一种体现吧! 13点35分,我在学长的帮助下来到了北寓22楼,在这里将有一间寝室是属于我的,我握着手中的钥匙,不停的告诉自己,三亚学院终于完全接纳了我,我终于在三亚学院扎下了根。 14点25分,我站在寝室的阳台,俯瞰整个三亚学院,青山绿水,鸟语花香,远处是我心中的圣地——新闻中心,望着眼前的这一切,我踌躇满志、心潮澎湃。我知道,这里就是我所追求的。 18点30分,夜幕尚未降临,我独自一人登上举砚台,感受三亚的黄昏,好美!沐浴在黄昏下的三亚学院,好美!我静静的坐在石阶上,拿起手机传送着这样一条信息:“爸、妈,女儿长大了,你们放心了吗?” 9月5 日 凌晨4点, 夜好深,好静,我依旧在键盘上敲打着我经历的一切······ (日语09级新生:李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