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里的好书”(第六期)阅读分享活动精彩回顾

发布者:朱翼宇发布时间:2025-11-24浏览次数:20

       小雪将至,书香正浓。11月20日下午,由新文科研究发展处、科研处、教师发展中心、学生中心联合主办的“图书馆里的好书”第六期阅读体验分享活动在鹭溪·艺境—USY人文艺术素养协同发展中心如期举行。 

       本期活动邀请到健康产业管理学院院长陈小勇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功名教授、应用科技处处长汪源教授三位跨学科嘉宾,与同学们共赴一场关于阅读、健康、文化与科技的深度对话。


陈小勇:饮食中的健康智慧


“民以食为天”,陈小勇教授从即将到来的小雪节气谈起,深入浅出地揭示了“药食同源”的古老智慧。他不仅分享了其主编的《海南药食同源资源与产业》一书的创作心得,更将健康理念落到日常实处。

他详细解读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的饮食原则:控制碳水化合物、保障优质蛋白、科学摄入脂肪,并生动阐述了肠道菌群与饮食习惯的密切关系。他鼓励大家从一粥一饭开始,了解自身体质,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让传统养生智慧在现代生活中焕发新生。



王功名:阅读经典与为学之路


王功名教授以“读书如行路”为引,阐述了读书在于构建知识体系、提升综合素养和塑造正确价值观的核心目标。他提出,大学生应做到勤读、善思、能写、会说”,最终实现从实干、肯干到巧干的跃升。

在推荐《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时,他并非简单罗列,而是耐心梳理了三种不同的排序逻辑——按篇幅、按内容深浅、按作者年代,揭示了经典编纂的匠心所在。他还分享了分层阅读方法,引导同学们由浅入深,真正将经典读透、读活,融入自身的成长血脉。




汪源:双主线解码科技史



汪源教授围绕《全球科技通史》一书展开分享。该书以“能量”与“信息”为主线,系统梳理了人类科技发展的完整脉络。
能量维度,书中展现了从掌握火种到农业革命,再到工业革命开发利用化石能源的完整历程,揭示了能量利用效率如何推动文明进步。在信息维度,则呈现了从语言、文字到印刷术,再到互联网的信息传递革命,展现了网络密度的增加如何改变社会组织形式。

汪源教授特别分享了书中一个重要观点:科技的发展是叠加式进步的,不同于依赖灵光乍现的艺术创作,技术能够在代际间持续积累并不断突破。这部著作为理解文明演进与展望未来趋势提供了深刻启迪。



互动环节:教育如何与当代青年共鸣

   

  在随后的交流中,嘉宾们就“如何让经典走近当代青年”“教育如何回应学生真实需求”等议题与在场师生展开坦诚而深入的探讨。大家一致认为,教育需要新的语言和视角,让古老的智慧与鲜活的生命体验对话,才能激发内驱力,实现真正的教学相长。


系列活动圆满收官


至此,本学期的“图书馆里的好书”系列阅读分享活动已圆满收官。六期活动,六场思想的盛宴,我们与多位师者共读好书,在校园内持续播撒阅读的种子。

活动有期,阅读无界。愿书香常伴,思想永续!



(活动现场茶歇)

文:冬至  图:李鼐  排版:王思宜

一审一校:葛耀

二审二校:朱翼宇

三审三校:陈博